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9篇 |
免费 | 15篇 |
国内免费 | 8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5篇 |
口腔科学 | 4篇 |
临床医学 | 30篇 |
内科学 | 10篇 |
神经病学 | 22篇 |
特种医学 | 16篇 |
外科学 | 17篇 |
综合类 | 82篇 |
预防医学 | 18篇 |
眼科学 | 16篇 |
药学 | 30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18篇 |
肿瘤学 | 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8篇 |
2020年 | 8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8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10篇 |
2013年 | 18篇 |
2012年 | 20篇 |
2011年 | 12篇 |
2010年 | 17篇 |
2009年 | 22篇 |
2008年 | 17篇 |
2007年 | 14篇 |
2006年 | 18篇 |
2005年 | 13篇 |
2004年 | 16篇 |
2003年 | 10篇 |
2002年 | 15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6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61.
谢兵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1998,10(4):223-223
情绪因素是晚期血吸虫病人(以下简称晚血)肝昏迷、上消化道出血的诱因之一。在治疗晚血病人时,应重视心理分析和护理,使病人的心理状态向有利方面转化,促使病人早日康复。笔者结合临床实践,对此作一粗浅的阐述。l心理分析与护理方法1.l悲观失望。心理因晚血目前治疗效果不太理想,且病情易反复发作,乃至危及生命。患者因工作能力丧失,形体变异,部分患者由于生活不能自理等变得心灰意冷,从而出现少数患者拒绝治疗,有的患者脾气变得古怪,暴躁易怒,对医务人员大吼大闹。这类病人一般。心理应激水平较低,自我调控能力较差。此时… 相似文献
262.
目的研究鼠胃癌组织粘附分子JAM-1,E-cadherin及β-catenin的表达情况,探讨胃癌的转移机制。方法诱发大鼠胃癌模型,用免疫组化及免疫印迹方法检测大鼠不同病理分期胃癌组织中JAM-1、Ecadherin及β-catenin的表达。结果 JAM-1表达水平随着胃癌的进展而下降,在癌细胞、血管和淋巴管表达的面密度随着胃癌的进展而下降。E-cadherin和β-catenin在胃癌细胞的阳性表达率随着胃癌的发生、进展而下降,E-cadherin表达于正常胃及胃癌组织的血管,β-catenin阳性表达于淋巴管而未见血管。结论 JAM-1,E-cadherin,β-catenin在胃癌组织表达水平随着胃癌的进展而下降,可能参与癌转移机制。 相似文献
263.
LASIK矫治PRK术后屈光度欠矫及回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用于矫治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后欠矫及屈光度回退的效果。方法 2 6例(4 9眼)因PRK术后屈光度欠矫及回退再行LASIK矫治。49眼PRK术前的屈光度为-5 . 5 0D~-10 . 0 0D ,平均(-6 2 5±1 .5 0 )D ,PRK术后欠矫及回退的度数为-2. 2 5D~-5 . 75D ,平均(-3 0±1. 12 )D。观察LASIK矫治术后裸眼视力、屈光度、最佳矫正视力及并发症。术后随访6月以上。结果 裸眼视力≥0 .5者42眼(85. 71% ) ,其中≥1 .0者2 3眼(4 6 .94% )。实际屈光矫正度在预测矫正度的±0. 75以内者为43眼(87 .76% ) ,1眼发生角膜瓣下上皮植入。结论 PRK术后屈光欠矫及回退而残留的近视度数可以用LASIK手术矫治,且疗效好、安全性高,但远期效果尚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264.
265.
天然产物是发现抗肿瘤药物的重要途径,建立天然抗肿瘤活性成分快速有效的筛选方法对研究抗肿瘤药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DNA拓扑异构酶、端粒酶、微管蛋白、肿瘤新生血管生成抑制和DNA G-四链体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天然抗肿瘤活性成分的筛选方法,为抗肿瘤药物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66.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 RNA(long non -coding RNA,lncRNA)肌动蛋白纤维相关蛋白1-反义 RNA1(actinfilament -associated protein 1-antisense RNA1,AFAP1-AS1)在乳腺癌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 PCR 方法检测76例乳腺癌组织及其对应癌旁组织中 AFAP1-AS1的表达情况。选取表达差异最大的5对组织,结合核浆分离的方法,检测 AFAP1-AS1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位置。分析AFAP1-AS1表达与乳腺癌主要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生存曲线的相关性。通过 siRNA 干扰 AFAP1-AS1在乳腺癌细胞 SKBR -3、MCF -7中的表达,MTT 法检测其表达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AFAP1-AS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相较癌旁组织明显下调(P <0.05),并且这一表达差异主要发生在细胞质。沉默AFAP1-AS1的表达会促进乳腺癌细胞增殖。同时,AFAP1-AS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与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 <0.05),且与患者生存率也明显相关(P <0.05)。结论:lncRNA AFAP1-AS1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下调,影响乳腺癌细胞增殖,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有关,可能成为新的乳腺癌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267.
牛磺酸对大鼠半乳糖性白内障抗氧化作用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牛磺酸对半乳糖性白内障大鼠晶状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36只大鼠分成3组:对照组、白内障组、牛磺酸组,采用d-半乳糖诱发白内障,牛磺酸组诱发当天开始球后注射15%牛磺酸。实验第30天取晶状体测定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抗氧化能力(T-AOC)、维生素E(VE)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结果 白内障组与对照组相比,GSH-Px活性、T-AOC及VE含量明显降低,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水平明显升高,而牛磺酸组上述指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 牛磺酸可保护晶状体免受氧化损伤,对半乳糖性白内障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268.
目的了解桶装饮用水生产企业的卫生管理、卫生设施及饮水卫生质量。方法 对桶装饮用水生产企业进行卫生监督检查,从同一批次的产品中随机抽样检测。检验项目,纯净水为:pH值、电导率、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矿泉水: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结果 共检测24家饮水生产企业,其中纯净水生产企业有18家,合格率为56.8%;矿泉水生产企业有6家,合格率为84.7%。结论 桶装饮用水的卫生质量不容乐观,应加大对桶装饮用水生产企业的卫生监督力度,尽快制定《桶装饮用水生产企业卫生规范》,以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269.
目的 观察不同细胞密度的微囊化人内皮抑素/293(hES/293)细胞生物学性状及其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增生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聚电解质络合法制作不同密度微囊化hES/293细胞,分为1×104个/ml组(A组)、1×106个/ml组(B组)、1×108个/ml组(C组);同时将微囊内不包裹hES/293细胞者设为对照组(D组);每组6个样本.培养后1、3、7、14、35 d,锥虫蓝染色计数微囊囊内细胞总数、活细胞数和存活率;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各组微囊化hES/293细胞的生长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微囊化hES/293细胞囊外内皮抑素(ES)蛋白释放量.取生长状态良好的HUVEC分别与A、B、C、D组微囊化hES/293细胞共同培养.于共同培养后24、72、120 h,MTT比色法检测微囊化hES/293细胞对HUVEC增生的抑制作用.结果 A、B、C组微囊囊内hES/293细胞总数和活细胞数均随时间延长而增多,囊内细胞存活率于培养后3 d最高.A、B、C组微囊化hES/293细胞生长速率比较,培养后1 d时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后3 d,A组较B、C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后7、14、35 d,B组较A、C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微囊化hES/293细胞囊外Es蛋白释放量比较,培养后1、14 d时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后3 d,A组较B、C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后7、35 d,B组较A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同培养后24 h,A、B、C组对HUVEC均未表现出抑制作用(P>0.05);共同培养后72、120 h,A、B、C组均明显抑制HUVEC增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胞密度为1×106个/ml的微囊化hES/293细胞生长稳定、存活率较高,可持续稳定的释放ES蛋白.不同密度的微囊化hES/293细胞均可抑制HUVEC增生.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icroencapsulated human endostatin/293 (hES/293) cells at different density and their inhibitory effects on the proliferation of 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 (HUVEC). Methods The microencapsulated hES/293 cells at different cellular density of 1 × 104 (group A) , 1 × 106 (group B) and 1 × 108 (group C) cells/ml were made by polyelectrolyte complexometry technology. The empty microcapsules were set as control group (group D). Each group has 6 samples. After 1, 3, 7, 14 and 35 days in culture, the number of total cells, viable cells was counted by trypan blue staining, and the survival fraction was measured. The grow status of hES/293 cells was measured by MTT assay,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endostatin protein in supernatant was measured by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HUVECs were co-cultured with hES/293 cells of group A,B and C. The proliferation of HUVEC at the 24, 72 and 120 hours after co-culture was measured by MTT assay. Results The number of total cells and viable cells were increasing and the survival fraction reached its peak after 3 days in culture in group A, B and C. The growth rate in group A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group B and C after 3 days in culture (P<0.05), but the growth rate in group B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group A and C after 7, 14 and 35 days in culture (P<0.05). The concentration of endostatin protein in the supernatant was the same in group A, B and C after 1 and 14 days in culture (P>0.05). However, group A had higher endostatin than group B and C after 3 days in culture, group B had higher endostatin higher than group A and C after 7 and 35 days in culture (P<0.05). The hES/293 cells of group A, B and C had no effects on the proliferation of HUVEC (P>0.05) after 24 hours co-culture, but can inhibit the proliferation of HUVEC after 72 or 120 hours co-culture (P<0.05). Conclusions The microencapsulated hES/293 cells at a density of 1 X 106 cells/ml can grow and survive, and release endostatin protein stably.The microencapsulated hES/293 cells at different density all can inhibit the proliferation of HUVEC. 相似文献
270.
目的观察支气管哮喘患者热敏穴的红外辐射特征。方法采用TSI-21型TTM热断层扫描成像系统分析5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体表热敏穴的红外辐射特征,并设立热敏穴上、下、左、右各旁开3 cm的4个对照点和背部对照区,观察指标采用绝对红外辐射强度(温度)和相对红外辐射强度(检测点与整体辐射强度的差值),比较热敏穴与对照点/区的红外辐射强度差异。结果 5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热敏穴的平均温度为31.15℃,热敏穴与整体辐射强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热敏穴与对照点的温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热敏穴与背部对照区平均温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敏穴具有高红外辐射强度的特点,并形成以热敏穴为中心的一定范围高红外辐射强度区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