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15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47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99篇
预防医学   38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62篇
  1篇
中国医学   28篇
肿瘤学   2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分析我院极早产儿医院内感染的病原分布,探讨其可能的危险因素及不良结局的发生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2月出生,胎龄32周且出生体重1500 g的111例极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根据住院≥72 h后是否发生医院内感染分为感染组与未感染组,分析感染组患儿所感染的病原菌及其药敏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极早产儿发生医院内感染的潜在危险因素及不良结局的发生风险。结果极早产儿发生医院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菌,占54%,以铜绿假单胞菌最为常见;其次为真菌(41%),以白色念珠菌最为多见。药敏试验显示:革兰阴性菌对β-内酰胺类及碳青霉烯类均有较高耐药性,对喹诺酮类具有较高敏感性;真菌对伊曲康唑敏感性较低,对5-氟胞嘧啶和两性霉素B具有较高敏感性。早发败血症、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时间、激素暴露、肠外营养时间为极早产儿医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感染组早产儿肺部并发症的发生风险高于未感染组(P0.05)。与未感染组比较,感染组患儿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P0.001)。结论极早产儿医院内感染受多重因素影响,增加其不良预后的发生风险。临床应结合药物敏感分析,采取合理防治措施,改善极早产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术中肺血管结扎顺序对肺癌微转移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60例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患者,术前随机分为先扎动脉组和先扎静脉组,每组30例,术前、术中和术后取患者外周静脉血,巢式RT-PCR方法检测外周血中CK19 mRNA、LUNX mRNA表达.选取10名健康成年人(健康组)外周静脉血做阴性对照.结果:术前先扎动脉组患者外周血中CK19 mRNA、LUNX mRNA表达率与健康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先扎静脉组患者外周血中CK19 mRNA、LUNX mRNA表达率与健康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先扎动脉组和先扎静脉组间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但术中与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K19 mRNA、LUNX mRNA在术前、术中、术后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K19 mRNA、LUNX mRNA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腺癌与鳞癌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和Ⅲ期肺癌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术中先结扎肺静脉可减少癌细胞的微转移.CK19 mRNA、LUNX mRNA可以作为检测肺癌外周血中癌细胞微转移的2个指标,预测肺癌微转移.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CT结合内镜检查诊断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8例均经手术病理检验证实为GIST病人的CT及内镜检查资料。结果:(1)18例GIST的CT表现为类圆形或分叶状肿瘤,边界清楚,13例平扫及增强密度均匀,强化明显,5例瘤灶内有坏死液化区;肿瘤周围肠管不同程度受压移位或粘连。(2)15例源于胃、十二指肠及结肠的间质瘤均行内镜检查,4例瘤侧胃壁镜下所见黏膜呈外压性改变者未行咬检;11例伴有溃疡形成,溃疡处咬检获取病理组织。(3)18例均行手术后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检查,18例CD-117均为阳性,13例CD-34阳性,10例Vimentin阳性。结论:CT与内镜相结合检查,能提高胃、十二指肠及结肠GIST定位、定性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4.
甲状腺组织中CTGF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检测甲状腺组织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参数的关系。方法: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ogentic quantitative PCR,RFQ-PCR)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72例甲状腺癌、45例甲状腺瘤、71例单纯性甲状腺肿组织中CTGF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RFQ—PCR结果显示59.7%(43/72)甲状腺癌组织中CTGF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甲状腺组织,66.7%(30/45)甲状腺瘤和88.7%(63/71)单纯性甲状腺肿组织中CTGF mRNA表达水平低于病变周围甲状腺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果与RFQ-PCR结果基本一致。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淋巴结发生转移、高病理级别、肿瘤体积大和血清促甲状腺素(TSH)高水平是甲状腺癌CTGF mRNA高表达的危险因素,女性、高病理级别和TSH高水平是甲状腺癌CTGF蛋白高表达的危险因素;肿瘤体积大和FT4低水平是甲状腺瘤CTGF mRNA和蛋白高表达的危险因素;男性、FT4低水平和TSH低水平均是单纯性甲状腺肿CTGF mRNA和蛋白高表达的危险因素。结论:CTGF在甲状腺癌组织的高表达可能是肿瘤发生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其表达的蛋白产物可作为临床上甲状腺癌早期诊断和治疗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5.
玄冬冲剂的薄层色谱鉴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薄层色谱对玄参冲剂中的玄参、金银花、甘草等三味药材进行鉴别 ,方法简单 ,结果准确 ,为玄冬冲剂的质量检测提供了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46.
肺癌组织中Cyr61基因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人肺癌组织中Cyr61基因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60名肺癌患者的肺癌组织和癌旁肺组织的Cyr6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进行测量。结果:80%(48/60)肺癌患者的癌组织中Cyr61表达水平低于其配对的癌旁肺组织中的水平,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测定的结果相一致。统计分析显示,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42±4.165vs4.933±3.349,t=-5.112,P=0.000)。肿瘤恶性程度分级、淋巴结转移、病理学类型、吸烟状况及家族史等临床参数均可影响癌组织中的Cyr61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Cyr61对肺癌的进展起重要作用,因此Cyr61表达的蛋白产物可作为临床诊断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7.
目的:肝内肿块型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 peripheral cholangiocarcinoma,IHPCC)不典型 CT 表现易引起误诊或漏诊,本研究以病理学为基础,探讨其不典型 CT 表现,并结合相关文献分析,提高术前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06-01—2014-06-30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经术后病理确诊的20例 IHPCC 患者平扫及增强各期表现,与病理学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20例 IHPCC,13例为单一病灶,7例为多发病灶;14例平扫呈低密度,6例呈等或稍高密度;肿瘤最大径1.8~11.4 cm。根据平扫动态强化不典型表现分 A、B 和 C 组。A 组3例病灶呈“快进快出”表现,未见明确胆管扩张及肝包膜皱缩;病理上肿瘤实质细胞较多,纤维组织成分较少。B 组12例病灶呈“延迟强化”表现,未见明确胆管结石及胆管扩张;病理上肿瘤周边实质细胞丰富,中央以纤维组织为主。C 组5例病灶呈“轻度强化”表现,周围局部胆管轻度扩张;病理上肿瘤周边细胞偏少,中央坏死液化组织较多。结论IHPCC 不典型 CT 表现有赖于病理学基础,仔细分析有助于提高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48.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MSCT)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腮腺多形性腺瘤和腺淋巴瘤的诊断价值及其病理基础。方法对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多形性腺瘤和10例腺淋巴瘤的术前MSCT双期增强扫描及CDFI影像学资料进行病理学对照研究,并评价两种检查手段的诊断价值。结果①MSCT双期增强扫描显示多形性腺瘤呈延迟强化表现、腺淋巴瘤呈延迟排空表现,且二者双期强化程度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CDFI显示腺淋巴瘤的血供较多形性腺瘤丰富,二者的血流信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病理上多形性腺瘤组织内黏液样和软骨样组织间质丰富,血管结构稀少;腺淋巴瘤组织内淋巴样间质成分丰富,淋巴间质中和被膜内外均有大量血管分布。④CT延迟强化征象对多形性腺瘤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1.67%、90.00%,延迟排空征象对腺淋巴瘤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为90.00%、100%;CDFI对二者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5.00%、80.00%和80.00%、83.33%。结论腮腺多形性腺瘤和腺淋巴瘤的MSCT及CDFI影像学表现特征均与其肿瘤病理学基础相符;MSCT双期增强扫描较CDFI对二者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9.
医用压力传感器原理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阐述了一种作为医用压力传感器的固态压阻式传感器的基本原理以及在医疗测量仪器中的应用和使用中的注意事宜,目的在于提高对医用传感器的认识,更好地利用高科技为医疗装备的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50.
食管癌组织中Ebp1基因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人食管癌组织中Ebp1 mRNA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参数的关系。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220例食管癌组织和癌旁正常食管组织中Ebp1 mRNA表达水平进行测定。结果 150(68.18%)例食管癌样本中Ebp1 mRNA表达上调,单因素分析显示,与Ebp1 mRNA表达高度相关的临床参数包括年龄、家族史、淋巴结转移、肿瘤体积、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临床分期。而性别、病理类型和肿瘤位置与Ebp1 mRNA的表达无关。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家族史、肿瘤体积、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临床分期均是Ebp1 mRNA表达的危险因素,而病理类型是Ebp1 mRNA表达的保护因素,髓质型的Ebp1 mRNA表达比溃疡型和蕈伞型高。结论 Ebp1在食管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能作为食管癌病情进展的监测、转移潜能及预后评估方面的一个靶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