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21篇
神经病学   47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42篇
综合类   83篇
预防医学   20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1.
目的:探究老年股骨颈骨折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血栓位置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南开医院和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2017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708例。入院后,对患者行常规超声多普勒扫描以评估患者双下肢是否有深静脉血栓,将有血栓者为病例组(112例),无血栓者为对照组(596例)。提取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人口学信息、合并病、受伤情况和入院时实验室结果,采用单因素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DVT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共112例(15.8%)患者诊断为DVT,84例(75.0%)为远端型,21例(18.8%)为近端型,7例(6.2%)为混合型DVT。75.9%(85/112)的患者DVT发生在骨折侧肢体,12.5%(14/112)发生于双侧肢体,11.6%(13/112)发生于未骨折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大、D-二聚体升高(>0.5 mg/L、受伤至入院时间长、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35 g/L)和血小板计数(>262×109/L)是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入院时DVT发生率较高,近端DVT达到6%。多个相关危险因素与DVT独立相关。  相似文献   
312.
目的:探讨蜂蛰伤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患儿的救治与护理体会。方法:对收治的5例蜂蛰伤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患儿实施精心治疗与护理,包括对患儿生命体征、临床表现、皮肤状况等进行动态监护,及时进行机械通气、血液净化治疗,积极预防和处理并发症,加强对患儿及家长的人文关怀和健康指导。结果:经过1个月的精心治疗及护理,5例患儿均痊愈出院。结论:对蜂蛰伤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患儿尽早开展血液净化治疗,积极配合呼吸支持是抢救的重要手段,其中护士综合监护技能的提升是救治顺利完成的保障。  相似文献   
313.
目的分析2014—2018年宝鸡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宿主动物监测情况,为宝鸡市HFRS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4—2018年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率;采用夹夜法调查鼠密度,酶联免疫法检测鼠血抗体,使用RT—PCR法进行汉坦病毒检测和基因分型;秩相关统计方法分析宿主动物监测数据与人间HFRS发病关系。结果2014—2018年共捕鼠1240只,属7种。总鼠密度为1.28%,野外鼠密度高于居民区鼠密度(χ^2=85.17,P<0.01),其中野外鼠种以黑线姬鼠和小家鼠为主,居民区以小家鼠为主。鼠血抗体阳性率为33.92%,鼠带毒率为1.84%。2014—2016年带毒宿主均为黑线姬鼠,2018年带毒宿主以黑线姬鼠、小家鼠、褐家鼠、黄毛鼠为主。2018年汉坦病毒分型中6例为汉滩病毒型汉坦病毒,4例为大别山型汉坦病毒。鼠密度与人间HFRS发病呈正相关(r_s=0.900,P=0.037)。结论宝鸡市HFRS宿主主要为黑线姬鼠,疫区为以黑线姬鼠为主的混合型疫区,且出现大别山型基因型,应加大宿主动物监测,及早预测出血热发病。  相似文献   
314.
小骨窗开颅内镜辅助治疗自发性脑出血1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内镜微创手术治疗自发性脑出血。方法 采用小骨窗开颅内镜辅助手术治疗自发性脑出血患者12例。结果 血肿完全清除7例,大部清除4例。术后再出血1例,2例为血管畸形。随访3~6个月,GOS分级良好3例;中残4例;重残5例;无一例死亡。结论 内镜手术清除自发性脑出血手术创伤小,能在直视下操作。对小血管畸形导致自发性脑出血也可应用内镜微创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15.
钏艾莉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13):1951-1952
正马红球菌是红球菌属,革兰染色阳性。马红球菌感染主要发生在细胞免疫功能受损人群。据相关研究报道,约66%的马红球菌感染者为艾滋病患者~([1])。本院微生物室从2018年3月14日收住感染科的1例败血症患者的两次骨髓培养中均检出马红球菌,同时该患者伴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阳性,现将诊治过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16.
患者男,58岁,2年前在无明显诱因下发现右颞头皮肿块,质软,无压痛,无红肿化脓,大小0.5 cm×1.0 cm×2.0cm,一直未予重视,后肿块逐渐增大,1年前大小4 cm×3cm×2 cm,超声检查示右颞头皮肿块,未予治疗;肿块继续有所增大,3 d前再行超声复查示"右颞部占位性病变:神经鞘瘤?".查体:右颞头皮肿块,大小5 cm×4 cm×2 cm,质韧,无压痛,边界不清楚,表面未见回流血管;头颅CT(图1)示右侧颞肌明显肿大呈肿块样改变,最厚层约2.5 cm,邻近肌间隙消失,邻近骨质未见明显异常改变.于2008年3月26 日在全麻下行右颞肌肿块切除术.  相似文献   
317.
目的 探讨基于CT影像组学列线图鉴别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与结节性甲状腺肿(NG)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图像。术前2周内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PTC 113例,NG 119例;以7∶3的比例随机分层抽样划分成训练集(n=162)和测试集(n=70)。从CT平扫及双期增强图像中提取甲状腺结节相关征象和影像组学特征,通过临床影像征象和影像组学特征筛选,训练集与测试集均构建4个独立模型并计算影像组学评分,基于影像组学评分和临床模型构建联合模型,并基于联合模型绘制列线图。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曲线下面积(AUC)、连续净重分类改善度(NRI)及综合判别改善度(IDI)等多个指标评估各模型对PTC与NG的鉴别诊断效能,利用校准曲线直观的评估列线图的可靠性与准确性,使用决策曲线评估列线图的临床实用价值。结果 平扫、动脉期、静脉期分别保留了6、4、3个影像组学特征,分别构建单期相影像组学模型。单期相中,平扫模型鉴别诊断效能最优,6个独立预测因子用于构建临床模型,基于联合模型的列线图对PTC与NG具有最高的鉴别诊断效能(训练集:AUC为0.980...  相似文献   
318.
疼痛是一种机体损伤或潜在损伤的防御性反应, 也是创伤骨科中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在创伤骨科的临床诊疗中, 疼痛对明确损伤病因和确定诊治方案至关重要。创伤后的急慢性疼痛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 还可诱发多种并发症, 若评估管理不当, 极易造成漏诊和误治, 延长治疗周期, 影响生活质量。目前, 疼痛对明确创伤骨科疾病诊断和指导治疗的管理尚缺乏规范的标准。张英泽院士团队针对疼痛评估不充分、病因分析不全面、诊断思维不缜密等问题, 总结多种创伤骨科患者的疼痛特点, 追本溯源, 凝练出顺"疼"摸瓜这一创新理念, 从而达到快速精确诊断和早期治疗的目的。笔者对顺"疼"摸瓜创新理念的内涵及其在创伤骨科中的应用进行阐述, 探讨这一创新理念的应用价值, 实现创伤骨科疾病的快速精确诊断, 为制订合理诊治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19.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微血管减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二叉神经痛的效果。方法运用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探查三叉神经并分离责任血管,在微血管与三叉神经间垫人Teflon涤纶绵。结果20例患者术后疼痛完全缓解19例,仅1例仍有轻微疼痛,无永久性并发症。结论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是三叉神经痛的一种病因性治疗,疗效确切,三叉神经功能可以得到保护,是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