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8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02篇
内科学   4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84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33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王璎瑛  雍永宏  许迪 《江苏医药》2013,39(8):941-943
目的 比较实时三维全容积法、Simpson's法和面积-长度法评估左房容积的价值.方法 选择63例住院患者.胸骨旁长轴切面应用M型超声测量左房前后径,心尖四腔心切面分别用面积-长度法、Simpson's法和实时三维全容积法测量左房容积.所有测量均在左室收缩末期,二尖瓣开放之前.结果 实时三维全容积法、Simpson's法和面积-长度法测量并计算的左房容积指数(左房容积/体表面积)分别为(24.0±3.8) ml/m2、(23.5±4.1)ml/m2和(24.1±4.3) ml/m2(P>0.05).实时三维全容积法测量结果与Simpson's法、面积-长度法的报告有较好的相关性(r1=0.87、r2=0.84,P<0.01).标化的左房内径(左房前后径/体表面积)与上述三种方法的相关性较差.结论 实时三维全容积法测量左房容积与Simpson's法、面积-长度法均能准确方便地评价左房的大小和功能.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健康成人上腔静脉(SVC)血流频谱的特点及随呼吸运动的变化规律。方法健康成人志愿者均取平卧位,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经右侧锁骨上窝探测上腔静脉,记录平静呼吸时上腔静脉的频谱曲线,测量同一呼吸周期中频谱曲线各波峰值及速度时间积分(VTI),计算其呼吸变化率。结果经右锁骨上窝SVC长轴切面获取SVC多普勒图像较为清晰。所有所得SVC血流频谱中,S波与D波的波幅均远大于心室收缩期反向波VR波和心房收缩期反向波AR波。平静呼吸时上腔静脉频谱主波变化明显(P<0.05),吸气时增大,呼气时减小(P<0.05),整个呼吸周期S波峰值大于D波,VR波与AR波变化不明显(P>0.05)。主波速度时间积分的呼气相变化率小于吸气相变化率,差异明显(P<0.05),D波速度时间积分的呼气相及吸气相变化率大于S波的变化率(P<0.05)。结论经右锁骨上窝探测SVC血流频谱可获得清晰图像,自主呼吸对SVC血流频谱形态及各波峰参数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53.
目的 应用速度向量成像(velocity vector imaging,VVI)技术分析DDD起搏前后心室心肌运动速度、应变、应变率变化规律,初步探讨VVI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7例DDD起搏患者于术前术后采用VVI技术检测心室各节段心肌收缩期纵向运动速度、应变、应变率和径向运动速度、环向应变及应变率,并比较术前术后差异.结果 术前术后左、右心室各室壁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收缩期纵向峰值运动速度依次递减,基底段的速度最大,心尖段的速度最小;收缩期纵向应变、应变率在基底段、中间段及心尖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心室各室壁收缩期径向峰值运动速度、环向应变及应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右室后间隔与游离壁术前、术后平均峰值运动速度与应变率和术后平均应变均高于左室后间隔与侧壁,术后右室平均应变及应变率均高于左室.与术前相比,术后左室平均应变显著降低.结论 VVI技术能准确地定量评价DDD术前后节段性室壁功能及其变化.  相似文献   
54.
经食道超声诊断心内外肿块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陆凤翔,许迪,陈莉,朱必须,雍永宏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是诊断心内肿块,特别是粘液瘤首选的非侵入性诊断方法。它对瓣膜赘生物、钙化的巨大血栓等也有重要的诊断价值[1]。但如患者有胸廓畸形、肺气肿和...  相似文献   
55.
目的 应用速度向量成像(velocity vector imaging,VVI)技术分析DDD起搏前后心室心肌运动速度、应变、应变率变化规律,初步探讨VVI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7例DDD起搏患者于术前术后采用VVI技术检测心室各节段心肌收缩期纵向运动速度、应变、应变率和径向运动速度、环向应变及应变率,并比较术前术后差异.结果 术前术后左、右心室各室壁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收缩期纵向峰值运动速度依次递减,基底段的速度最大,心尖段的速度最小;收缩期纵向应变、应变率在基底段、中间段及心尖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心室各室壁收缩期径向峰值运动速度、环向应变及应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右室后间隔与游离壁术前、术后平均峰值运动速度与应变率和术后平均应变均高于左室后间隔与侧壁,术后右室平均应变及应变率均高于左室.与术前相比,术后左室平均应变显著降低.结论 VVI技术能准确地定量评价DDD术前后节段性室壁功能及其变化.  相似文献   
56.
目的 应用斑点追踪成像技术检测正常人及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左心室扭转角度、达峰时间及角度扭转率等指标,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获取正常对照组(21例)、肥厚型心肌病组(20例)标准短轴二尖瓣、心尖水平图像;分别测量和比较肥厚型心肌病组与正常对照组二尖瓣及心尖水平的旋转角度、达蜂时间及角度旋转率,并计算左室扭转角度及角度扭转率.结果 从心尖向心底观察,左心室心尖水平收缩期各节段均呈逆时针旋转,心底水平收缩期各节段均呈顺时针旋转.与对照组相比,肥厚型心肌病组左室扭转角度及速度增加,而舒张早期反扭转速度降低,时间延迟.在基底部顺时针旋转之前出现一个逆时针旋转,在正常人此旋转角度和持续时间比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要长.结论 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能够较好地评价肥厚型心肌病左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57.
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对肥厚型心肌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斑点追踪成像技术研究正常人及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左心室长轴纵向、短轴径向及圆周应变改变规律,探讨其I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获取正常对照组(27例)、非对称型肥厚型心肌病组(20例)标准心尖四腔、三腔、两腔和短轴二尖瓣、乳头肌、心尖水平图像;分别测量和比较肥厚型心肌病组与正常对照组各节段的纵向、径向和圆周的收缩期峰值应变.结果 正常组左室长轴纵向应变在心尖部最大(P<0.05);短轴径向应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圆周应变在室间隔及前间隔较大其他室壁节段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肥厚型心肌病组,纵向应变平均值降低(P<0.05);短轴径向及圆周应变平均值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室壁肥厚的前间隔、后间隔及与之相邻的前壁、下壁圆周及径向应变降低(P<0.05).结论 斑点成像技术能够较好的评价肥厚型心肌病左室整体和局部的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58.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评价左心室收缩功能正常的高血压患者的左心房功能,探讨左心房功能与左心室重构之间的关系?方法:常规采集102例高血压患者及102例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人二维超声心动图?获得左心房主动收缩前的容积(LAVpreA)?最小容积(LAVmin)及最大容积(LAVmax)等数据?分别计算出左心房排空分数[(LAVmax-LAVmin)/LAVmax]?被动排空分数[(LAVmax-LAVpreA)/LAVmax]及主动排空分数[(LAVpreA-LAVmin)/LAVpreA],应用GE EchoPAC得出左心房收缩期?舒张早期及舒张晚期各壁的速度(Vs?Ve?Va)?应变(εs?εe?εa)及应变率(SRs?SRe?SRa)?结果:高血压患者的收缩期?舒张早期及舒张早期左心房整体应变?应变率及速度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 < 0.01)?高血压患者的左心房最大容积?收缩期前容积及最小容积皆显著大于正常对照组(P < 0.000 1),排空分数显著降低(P < 0.05);左心房整体二维应变参数与左心房的容积呈显著负相关,与排空分数呈显著正相关,与左心室质量指数呈显著负相关?结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血压患者左心房容积明显增大,功能显著降低,且与左心室重构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59.
目的评价黛力新联合多潘立酮治疗餐后不适综合征伴焦虑、抑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入选的80例餐后不适综合征伴抑郁、焦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黛力新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胃排空及HAMA及HAMD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05,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分别为[(17.08±6.76)分比(11.60±5.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0,P〈0.05);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分别为[(23.93±4.74)分比(14.53±3.97)分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62,P〈0.05)。两组胃排空率均较治疗前好转,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71.00±8.90)%比(65.23±7.7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5,P〈0.05)。结论黛力新联合多潘立酮能够明显减轻餐后不适综合征伴焦虑、抑郁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并改善的临床症状及胃排空。  相似文献   
60.
房间隔缺损患者介入封堵术后血栓前高凝血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房间隔缺损(ASD)患者介入关闭术后高凝血状态的机制及干预方法.方法 观察82例ASD患者介入治疗前后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Ⅲ,AT-Ⅲ)活性、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D-二聚体(D-dimer,D-D)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水平的变化以及肝素对它们的影响作用.结果 介入关闭ASD的患者术后30 min,血浆AT-Ⅲ活性较术前明显下降(P<0.01),Fib、D-D和t-PA浓度较术前明显升高(P均<0.01).术后第3天,血浆AT-Ⅲ活性较封堵术前和术后30min下降更加明显(P均<0.01);Fib和D-D浓度较术后3 0 min明显下降(P<0.01),但仍明显高于封堵术前(P<0.01);血浆t-PA浓度较术前和术后30 min明显下降(P均<0.01).ASD封堵术后30 min血浆Fib、D-D和t-PA浓度与心导管在心血管内的操作时间呈正相关(r分别为0.464、0.758和0.251.P<0.01,P<0.01,P<0.05).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3 d的患者在术后第3 d,血浆AT-Ⅲ活性明显高于术后只应用1d低分子肝素的患者(P<0.01),Fib和D-D浓度明显低于术后只应用1 d低分子肝素的患者(P均<0.01).结论 介入关闭ASD的患者术后抗凝血因子活性下降,促凝血因子活性增强,产生了高凝血状态,术后低分子肝素的应用可以减轻高凝血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