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8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02篇
内科学   4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84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33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高血压患者心肌背向散射临床意义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心肌不同程度肥厚背向散射参数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根据左室重量指数(LVMI)将高血压患者分成三组,分别为组Ⅰ<125g/m2(n=23),组Ⅱ125~174g/m2(n=26),组Ⅲ≥175g/m2(n=22),分别测定各组心肌背向散射参数.结果室间隔与左室后壁部位三组IBS%、CVIB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三组间TGIB室间隔部位无显著性差异(P>0.05),左室后壁部位则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室间隔厚度(IVSd)与IBS%、左室后壁厚度(LVPWd)与其IBS%之间均存在相关性(r=0.54,P<0.05与r=0.51,P<0.05);左室重量指数(LVMI)与室间隔的IBS%亦存在相关性(r=0.61,P<0.01).结论心肌背向散射参数可以用于评估高血压患者心肌肥厚的不同程度.  相似文献   
42.
为左上腔静脉永存合并右上腔静脉缺如患者植入起搏导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对左上腔静脉永存合并右上腔静脉缺如患者的心室起搏导线植入方法作初步探讨,方法 为3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2例三度房室阻滞患者植入VVI起搏系统,导线经左上腔静脉、冠状静脉窦、右心房、三尖瓣口而固定于右心室心尖部(4例)或至心大静脉远段(1例),靠近心外膜左缘。结果 5例患者的导线均成功放置分别随访3个月-7年,起搏功能良好。结论 对左上腔静脉存伴右上腔静脉缺如患者植入心脏起搏系统,通过适当地操作,一般可将导线定侠于右心室心尖部;而经冠状静脉窦作左心室心外膜起搏亦是可以选择的。  相似文献   
43.
速度向量成像评价DDD起搏前后心室收缩功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应用速度向量成像(velocity vector imaging,VVI)技术分析DDD起搏前后心室心肌运动速度、应变、应变率变化规律,初步探讨VVI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7例DDD起搏患者于术前术后采用VVI技术检测心室各节段心肌收缩期纵向运动速度、应变、应变率和径向运动速度、环向应变及应变率,并比较术前术后差异.结果 术前术后左、右心室各室壁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收缩期纵向峰值运动速度依次递减,基底段的速度最大,心尖段的速度最小;收缩期纵向应变、应变率在基底段、中间段及心尖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心室各室壁收缩期径向峰值运动速度、环向应变及应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右室后间隔与游离壁术前、术后平均峰值运动速度与应变率和术后平均应变均高于左室后间隔与侧壁,术后右室平均应变及应变率均高于左室.与术前相比,术后左室平均应变显著降低.结论 VVI技术能准确地定量评价DDD术前后节段性室壁功能及其变化.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健康成人上腔静脉(SVC)血流频谱的特点及随呼吸运动的变化规律。方法健康成人志愿者均取平卧位,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经右侧锁骨上窝探测上腔静脉,记录平静呼吸时上腔静脉的频谱曲线,测量同一呼吸周期中频谱曲线各波峰值及速度时间积分(VTI),计算其呼吸变化率。结果经右锁骨上窝svc长轴切面获取svc多普勒图像较为清晰。所有所得svc血流频谱中,S波与D波的波幅均远大于心室收缩期反向波VR波和心房收缩期反向波AR波。平静呼吸时上腔静脉频谱主波变化明显(P〈0.05),吸气时增大,呼气时减小(P〈O.05),整个呼吸周期S波峰值大于D波,VR波与AR波变化不明显(P〉0.05)。主波速度时间积分的呼气相变化率小于吸气相变化率,差异明显(P〈0.05),D波速度时间积分的呼气相及吸气相变化率大于s波的变化率(P〈0.05)。结论经右锁骨上窝探测SVC血流频谱可获得清晰图像,自主呼吸对SVC血流频谱形态及各波峰参数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讨冻干重组葡激酶 (r Sak)对正常人出、凝血及纤溶系统的影响 ,为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翔实的依据。方法 健康志愿者 2 0例静脉注射不同剂量r Sak(1、2 5、5、10、15mg) ,观察临床出血情况以及动态监测用药前后BT、BPC、APTT、PT、TT、Fg、D D、PL∶A、α2 PI∶A。结果  2 0例中 4例有轻微出血 ,以皮肤粘膜为主 ,可自行止血 ,无 1例伴内脏出血。其中 3例牙龈渗血 ,2例穿刺部位出血。 4例有D D轻微异常 ,其余以上指标皆无变化。实验显示本药为高度选择性溶栓药 ,对正常人出凝血相无改变。结论 在本试验剂量范围内 ,该药是相对安全的 ,可很好耐受 ,但用于临床的最佳剂量有待进一步临床验证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分析双腔(DDD)起搏前后右心室心肌运动位移的变化规律,初步探讨VVI技术在评价右心室运动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23例DDD起搏患者术前术后均采用VVI技术检测右心室室壁各节段心肌收缩期纵向运动位移,并比较术前术后之差异。结果术前术后右心室各室壁不同节段心肌收缩峰值位移表现为从基底段到心尖段依次降低,其中基底段与心尖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术前相比,术后后间隔、游离壁及右心室整体位移较术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DDD起搏后右心室心肌运动位移较术前明显降低;VVI可精确测量DDD起搏前后右心室心肌位移的程度,从而客观反映右心室之运动状态,进而判断右心室之功能。  相似文献   
47.
48.
经导管Amplatzer双面伞堵闭器关闭继发孔房间隔缺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Amplatzer双面伞堵顺关闭继发孔房间隔缺损(ASDⅡ)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超声心图及临床诊断为ASDⅡ病人30例,选择经导管Amplazer双上房间隔缺损关闭治疗。结果:超声测定ASDII直径为13-25mm,ASDII最大伸展径及所选Amplatzer房间隔堵闭器为18-38mm,成功率为100%,超声心动图示术后即刻,24小时后及3个月后残余分流分别为40%,9.9%和3.3%,手术中除一过性房性心动过速和房室传导阻滞外,无其他并发症,3个月随访,所有病人临床症状及心脏大小改善,未发现并发症。结论:Amplatzer双面伞房间隔堵闭器关闭ASDⅡ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均好。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二维多普勒组织加速度图(2D-Doppler tissue acceleration,2D-DTA)技术对预激综合征(wolf-parkinson—white syndrome,WPW)旁道定位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选择60例体表心电图诊断为WPW的患者,在行导管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RFCA)术前,采用2D-DTA初步确定旁道位置即最早心室激动点,并以心内膜靶点准确定位标测做对照。结果DTA技术所确定的心室最早激动亮点出现时限与同步记录的心电图δ波出现时限完全相同,DTA技术对旁道定化的准确性79%。结论DTA能比较直观地确定旁道位置,评价RFCA的效果,该技术无创、安全、重复性良好,为心内电生理标测技术有益的补充。  相似文献   
50.
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伴左室肥厚和糖尿病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氨氯地平 (AM)对高血压 (HT)及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EHCD)患者心、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自身对照的临床试验法。结果 :19例 EHCD和 2 0例 HT伴有左室肥厚 (L VH)的患者进行超声左室结构和功能检测表明 ,AM治疗后 EHCD组左室重量指数 (L VMI)下降 (30 .35± 10 .94) g/m2 ,室间隔厚度 (IVSD)和左室后壁厚度 (L VPWT)分别减少 (0 .16± 0 .0 9) cm和 (0 .12± 0 .0 7) cm;HT组则分别下降了 (2 7.45± 18.99) g/m2 ,(0 .2 1± 0 .13) cm和 (0 .15± 0 .11) cm (P<0 .0 0 1) ,两组心输出量 (CO)和心脏指数 (CI)增加 (P<0 .0 5 ) ,峰值速度 A(PA)下降 ,PA:峰值速度 E(PE)小于 1,舒张晚期血流速度 -时间积分 (Ai) /舒张早期血流速度 -时间积分 (Ei)下降 (P<0 .0 5 ) ;AM降压治疗后 ,两组肾动脉内径均增大 ,搏动指数 (PI)和阻力指数 (RI)减小。结论 :AM对 EHCD和 HT患者均可通过消退室间隔、左室后壁肥厚而显著减轻左室重量 ;改善左心室舒张功能 ;并可降低肾动脉阻力 ,减轻肾脏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