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66篇
  免费   1287篇
  国内免费   911篇
耳鼻咽喉   178篇
儿科学   199篇
妇产科学   160篇
基础医学   954篇
口腔科学   271篇
临床医学   3256篇
内科学   1895篇
皮肤病学   202篇
神经病学   392篇
特种医学   952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2111篇
综合类   6580篇
预防医学   2818篇
眼科学   311篇
药学   2833篇
  39篇
中国医学   2505篇
肿瘤学   700篇
  2024年   164篇
  2023年   558篇
  2022年   610篇
  2021年   832篇
  2020年   546篇
  2019年   596篇
  2018年   631篇
  2017年   373篇
  2016年   460篇
  2015年   509篇
  2014年   1126篇
  2013年   1137篇
  2012年   1342篇
  2011年   1512篇
  2010年   1383篇
  2009年   1323篇
  2008年   1299篇
  2007年   1220篇
  2006年   1148篇
  2005年   1114篇
  2004年   919篇
  2003年   869篇
  2002年   785篇
  2001年   749篇
  2000年   724篇
  1999年   552篇
  1998年   480篇
  1997年   450篇
  1996年   443篇
  1995年   378篇
  1994年   321篇
  1993年   212篇
  1992年   231篇
  1991年   193篇
  1990年   177篇
  1989年   149篇
  1988年   127篇
  1987年   117篇
  1986年   105篇
  1985年   115篇
  1984年   83篇
  1983年   64篇
  1982年   76篇
  1981年   44篇
  1980年   29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17篇
  1975年   8篇
  1960年   8篇
  195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分析肝门部胆管癌神经浸润的发生率、方式与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光镜下观察52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484张组织病理切片,分析肿瘤神经浸润的发生率、方式与规律;使用关联分析统计学方法分析神经浸润与淋巴结转移、血清CA19-9水平、血清CEA水平、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和肿瘤侵犯胆管壁程度的关系。结果肝门部胆管癌神经浸润总发生率为90.38%(47/52);高、低及未分化腺癌间神经浸润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浸润发生率与患者的肿瘤Bismuth-Corlette分型、血清CA19-9水平、血清CEA水平、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及淋巴结转移均无关(P0.05),而与胆管壁浸润程度有关(P0.01)。肿瘤浸润神经主要有4种方式,其发生率由高至低依次是:Ⅱ型Ⅲ型Ⅳ型Ⅰ型。浸润方式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χ2=31.04,P0.01)。结论肝门部胆管癌具有神经亲嗜性,神经浸润发生率高;肝门胆管癌神经浸润有多种浸润方式,浸润方式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肿瘤是否浸润神经与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程度无关,而与侵犯胆管壁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6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两组术后均随访2年,对其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手术切口、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2周、术后1个月,两组VAS评分、ODI指数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JOA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13%(P<0.05).结论 采用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明显改善手术相关指标,缓解疼痛,增强腰椎功能,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93.
目的:观察单人操作单、双缝线打结定位切割平面行环切缝合器式包皮环切术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配到传统环切缝合器组(组1)、单缝线打结定位环切器缝合器组(组2)、双缝线打结定位环切器缝合器组(组3)各40例.观察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系带处缝扎率、非系带处缝扎率、系带对合不良率、腹侧包皮预留满意率、背侧包...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总结肝移植术后肝窦阻塞综合征(HSOS)的发病情况和诊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4例肝移植术后HSOS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肝移植术后HSOS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影像学及病理学特点,分析HSOS患者的治疗方式及转归情况。结果  肝移植术后HSOS的发生率为0.8%(2/239),中位发病时间为肝移植术后4.5(1.7,9.0)个月。HSOS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腹胀、腹腔积液、肝肿大、胆红素升高,部分伴有肾功能不全。4例HSOS患者的腹部增强CT均呈“花斑样”不均匀强化;肝组织病理学表现主要为肝窦扩张伴淤血。4例患者均给予调整免疫抑制剂,将他克莫司(Tac)转换为环孢素,并加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其中1例患者接受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治疗。3例患者经治疗后症状完全缓解,1例患者治疗无效死亡,1例患者在治疗好转后因肺部感染和消化道出血死亡。结论  HSOS是肝移植术后少见但致命的并发症,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可以避免移植物衰竭,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95.
目的研究菱形切口外剥内扎注射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的分为两组,每组100例,菱形切口外剥内扎注射术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外剥内扎术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在术后继发出血,术后尿潴留及疗效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术后疼痛、术后肛门功能影响、伤口愈合时间、复发等方面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菱形切口外剥内扎注射术治疗混合痔在术后疼痛情况、术后肛门功能影响、伤口愈合时间以及复发等方面优于外剥内扎术。  相似文献   
996.
目的兼顾患指的功能和患者的心理,选择进行型拇指先天性巨指症的手术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进行型拇指先天性巨指症采用一侧神经切除、两侧神经部分切除、完全保留两侧指神经、截指、食指拇化术等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术后随访2~5年。一侧粗大指神经、血管、周围脂肪及皮肤切除术,末节指骨切除不保留指甲截指术。去除神经侧感觉欠佳,外观差,功能有所改善,疗效差;双侧粗大指神经纵形部分切除,一侧皮下脂肪及皮肤切除,指骨部分切除(纵形或横形),末节指骨切除保留指甲。患指感觉较术前差,外观、功能改善不明显,疗效差;保留两侧粗大指神经,一侧皮下脂肪及皮肤切除,并向对侧锐性剥离,切除皮下过多的脂肪组织,切除指端部分皮下脂肪、皮肤及甲床甲体,指间关节融合矫形术。患指外形与功能改善明显,感觉良好,患者很满意,疗效好;拇指截除、食指拇化。患指感觉良好,功能可,但外观差,患者思想负担重,疗效不满意。结论进行型拇指先天性巨指症选择保留两侧粗大指神经,一侧皮下脂肪及皮肤切除,切除指端部分皮下脂肪、皮肤及甲床甲体,指间关节融合矫形术,术后疗效较理想。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活体肝移植术中门静脉血流量及门静脉压力的监测及调整对小肝综合征的预防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移植一科2007年10月至2008年10月期间行活体肝移植并进行术中门静脉血流监测的4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实测供肝重量占受者体重比(GRWR)、门静脉血流量及压力、术后是否出现小肝综合征表现等。对于实测GRWR偏小(GRWR1%)的病例,如果术中门静脉压力12 mm Hg(1 mm Hg=0.133 kPa)或者门静脉血流量250 ml/(min.100 g),在术中加行脾切除或脾动脉结扎,分析监测和调整门静脉血流(脾切除和脾动脉结扎)是否可以预防小肝综合征的发生。结果行脾切除6例,切脾后门静脉血流量及压力均较切除前明显降低(P0.05);脾动脉结扎7例,结扎后门静脉压力较结扎前明显降低(P0.05),而门静脉血流量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44例患者均未出现小肝综合征表现。结论活体肝移植术中通过切脾或行脾动脉结扎降低移植肝门静脉血流量及压力对术后小肝综合征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评价应用MRCP术前评估活体肝移植供者胆管系统的临床意义.方法 60例活体肝移植供者(男50例,女10例,年龄19~60岁,平均32.3岁),于右半肝切取术前行MRCP检查,术中经胆囊管行胆道造影.回顾性分析这些活体肝移植供者术前MRCP和术中胆道造影结果,二者进行比较,对比术中胆道造影结果评价MRCP在活体肝移植供者胆管分型方面的准确性.结果 根据术前MRCP结果,所有60例活体肝移植供者均可以判断出肝内胆管分型情况,1型胆管40例,2型胆管12例,3型胆管5例,其他3例.术中胆道造影显示1型胆管39例,MRCP正确诊断38例,准确率为97.4%;术中胆道造影显示2型胆管12例,MRCP正确诊断出11例,准确率为91%;术中胆道造影显示其他胆管类型为9例,MRCP正确诊断出8例,准确率为89%;MPCP总体准确率为95%(57/60).结论 MRCP可以在术前较为准确地显示活体肝移植供者胆管分型,为临床制定手术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研究轻度大泡性脂肪变性对活体肝移植供者右半肝切除术后早期肝功能恢复及再生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至2009年5月间本移植外科小组完成的95例活体肝移植术(living donorlivertransplantation LDLT)供者的临床资料.术中冰冻活检发现15例存在轻度大泡性脂肪变性(20%~30%5例,10%~19%10例)(A组),80例无明显脂肪变性(B组).比较两组术前基本资料及术后临床结果.结果 单因素分析发现A、B两组术前平均年龄、性别比、残肝体积比、保留肝中静脉/不保留肝中静脉比无显著差异(P=0.870,P=0.608,P=0.928,P=0.196),但A组体重指数(BMI)显著高于B组(P=0.013).t检验发现A组术后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峰值显著高于B组(P=0.001,P=0.039),2组术后半月的肝脏再生率无显著差异(P=0.939);Logistic多因素统计分析发现轻度大泡性脂肪变性是导致供者术后高胆红素血症的危险因素(OR=5.375,95%可信区间1.467-19.696,P=0.011).结论 轻度大泡性脂肪变性是术后高胆红素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从供者安全性考虑,对活体肝移植供者需仔细进行术前评估.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在门静脉高压大鼠胃壁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以肝前性门静脉高压症大鼠作为研究对象,以PEDF和VEGF作为观察指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PEDF和VEGF在胃壁中的表达.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的结果显示,实验组(A组)PEDF、VEGF在胃壁的表达明显多于对照组(B组),主要位于黏膜层腺体的基底层,少量散在表达于黏膜下层及黏膜下血管内皮细胞中.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实验组大鼠胃壁PEDF与VEGF的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均有升高,在术后7、10、14 d 3个时间点VEGF的表达呈逐渐下降趋势,而PEDF的表达呈逐渐升高的趋势.结论 PEDF和VEGF在肝前性门静脉高压症大鼠胃壁中有明显的表达,主要在黏膜层的基底部.PEDF在胃壁中的表达逐渐升高,而VEGF呈逐渐下降趋势,两者可能参与门静脉高压症胃壁血管增生的调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