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5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92.
93.
膀胱癌IGF-Ⅰ mRNA表达与浸润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其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研究表明 ,膀胱癌的发生发展与多种生长因子有关 ,如表皮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是一类十分重要的生长因子 ,与结直肠癌、肾癌等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1 ] 。为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nsulin likegrowthfactorⅠ ,IGF Ⅰ )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状况 ,我们采用RT PCR方法检测 2 7例膀胱癌及癌周组织中IGF ⅠmRNA的表达 ,并探讨IGF ⅠmRNA表达与膀胱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材料和方法一 研究对象 选择 1 999年 9月至 2 0 0…  相似文献   
94.
Wnt信号通路在肾癌的发生、发展以及转归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总结了这种通路在肾细胞癌中异常激活的可能机制。讨论Dickkopfs在调节这种通路中的作用。DKK蛋白家族由4个成员组成(DKK1~DKK4),充当Wnt信号通路的抑制剂。并非所有成员都抑制Wnt信号通路。它们的功能意义需要进一步的证明,为DKK在肾脏癌变过程中对Wnt信号通路的调节提供新的认识。由于这种重要的致瘤作用,β-连环蛋白(β-catenin)和Wnt信号通路将成为治疗肾细胞癌的潜在目标。  相似文献   
95.
目的构建预测输尿管狭窄球囊扩张术后输尿管狭窄复发风险的临床列线图。方法回顾性分析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2018年8月—2021年7月因输尿管镜碎石术后输尿管狭窄行输尿管球囊扩张的80例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及术后随访资料,按照输尿管狭窄的复发分为复发组和无复发组,经由LASSO回归及单因素分析筛选变量,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构建列线图,采用C指数评估列线图的辨识度,采用十折交叉验证及Bootstrap验证进行内部验证,并用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内部验证结果。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患者80例,随访时间6~42个月,平均(21.1±10.5)个月,输尿管狭窄复发患者20例。临床手术成功率75%。4个重要的预测因素: 长狭窄段(长度≥10 mm)(P=0.002)、血供受损(P=0.036)、病程≥1年(P=0.012)、严重输尿管狭窄(针孔样)(P=0.039)被纳入列线图模型。该模型的C指数为0.882(95%CI: 0.806~0.958)。内部验证表明,十折交叉验证迭代200次后计算所得的平均AUC为0.837。结论狭窄段长度、血供受损、病程及狭窄程度是输尿管狭窄球囊扩张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四项因素构建了一个可以有效预测输尿管狭窄球囊扩张术后输尿管狭窄复发的列线图,这有助于确定输尿管狭窄的最佳球囊扩张患者并改善治疗效果,但是还有必要对列线图进行进一步的外部验证。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究葛根素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肠系膜动脉舒张功能的影响。 方法 20只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5组:高血压组,卡托普利组,葛根素低、中、高剂量组,每组4只,另外4只WKY作为正常对照组。于给药前、给药8周后测量体重和血压,检测血清中NO和血浆中ET-1含量,分离肠系膜三级动脉做HE染色并计算管壁厚度/管腔半径(WT/LR)。利用离体血管压力直径测定仪检测葛根素对内皮完整和去内皮动脉环的舒张效应,并观察内皮依赖性途径阻滞剂和非内皮依赖性途径阻滞剂孵育后,葛根素对动脉环舒张作用的影响。 结果 与高血压组相比,葛根素低、中、高剂量组的收缩压差值和舒张压差值均降低。葛根素高剂量组血清NO含量下降、血浆ET-1含量升高。葛根素中、高剂量组肠系膜三级动脉WT/LR均下降。葛根素对内皮完整和去内皮的动脉环均有浓度依赖性舒张作用,但内皮完整动脉环舒张作用更强。内皮依赖性通路阻滞剂和非内皮依赖性通路阻滞剂孵育后,葛根素的舒张效应均下降。 结论 葛根素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肠系膜动脉的舒张效应同时具备内皮依赖性和非内皮依赖性。其内皮依赖性途径通过NO-sGC-cGMP信号通路途径来实现的,同时也与促进前列腺类物质释放有关。葛根素非内皮依赖性途径可能是与血管平滑肌上K+通道开放有关。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稳定的兔局灶性脑缺血预处理微导丝法模型的建立及对其评价。方法:健康新西兰白兔35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5只;缺血组10只,在DSA引导下,选择微导丝直接从颈总动脉(CCA)经颈内动脉(ICA)插至大脑中动脉(MCA)起始部4 h,再灌注时,抽回导丝至颈总动脉内;预处理组20只,在DSA引导下,选择微导丝从颈总动脉经颈内动脉插至MCA起始部停留15 min,再灌注时,抽回导丝至颈总动脉内停留15 min,如此重复3次,之后将微导丝堵于大脑中动脉起始部4 h,完成微导丝法局灶性脑缺血预处理模型的制作,并利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TTC和HE染色对模型进行评价。并且对模型行MRI常规扫描及弥散成像,分析MRI是否也能显示脑缺血预处理的存在。结果:血管造影可清晰显示颈内动脉的走行及其颅内分支情况,8只(80%,8/10)动物缺血模型成功,12只(60%,12/20)动物脑缺血预处理模型成功。缺血/再灌注后3 h就可在T2WI,DWI表现为右侧海马及外侧基底节区高信号,DWI范围大于T2WI,于24 h T2WI范围基本不变且T2WI与DWI范围相近。TTC染色将正常组织染成红色,梗死脑组织不染色而呈白色,不染色的范围与导丝栓塞后T2WI上的病变范围基本一致,预处理组最终T2WI上高信号区及TTC无染区体积均小于缺血组。结论:采用微导丝直接从颈总动脉经颈内动脉插至MCA起始部,栓塞15min后,抽回导丝至颈总动脉内再灌注15 min,如此反复3次,能建立较稳定的脑缺血预处理模型。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细胞角蛋白19(cytokeratin19,CK19)mRNA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方法,对30例膀胱癌及其周围正常组织中CK19mRNA的表达情况进行研究。结果30例膀胱癌组织中CK19mRNA阳性表达23例,阳性表达率为77.7%(23/30),30例癌周组织阳性表达6例,阳性表达率为20.0%(6/30),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周组织(P<0.01)。18例表浅膀胱癌组织中,11例阳性表达,而12例浸润性膀胱癌组织中全部阳性表达,浸润性膀胱癌的阳性表达率(100.0%),明显高于表浅性膀胱癌(61.1%)(P<0.05)。19例新发性膀胱癌中阳性表达12例,而11例复发性膀胱癌全部阳性表达,复发性膀胱癌的阳性表达率(100.0%)高于新发性膀胱癌(63.2%)(P<0.05)。结论(1)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远高于在癌周组织,二者之间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表明CK19与膀胱癌的发生有关,有可能成为膀胱癌的一个新的肿瘤标记物。(2)在表浅性膀胱癌组织和浸润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表明CK19与膀胱癌浸润转移有关,可作为预测膀胱癌侵袭性的一个新指标。(3)在复发性膀胱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新发性膀胱癌组织,提示CK19的表达与膀胱癌复发有关,可作为预测膀胱癌复发的指标。  相似文献   
99.
目的 探讨益母草碱对大鼠肠系膜动脉的力学效应及其机制。 方法 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益母草碱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另外10只做离体实验。益母草碱组给予益母草碱生理盐水悬浊液,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分别灌胃。4周后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NO和血浆中ET-1含量,分离肠系膜三级动脉HE染色。用微血管测定系统观察益母草碱对内皮完整和去内皮的离体实验组肠系膜三级动脉环舒张效应,以及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NAME)、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sGC)抑制剂(NS-2028)和钙离子通道拮抗剂硝苯地平孵育后益母草碱对动脉环的舒张效应。 结果 益母草碱灌胃组大鼠血清中NO和血浆中ET-1含量较对照组低,并且具有浓度依赖效应,ET-1较NO降低的更快;HE染色显示益母草碱组血管壁较对照组薄,并且具有浓度依赖效应。益母草碱对内皮完整的动脉环有直接舒张作用,对去内皮和L-NAME、NS-2028、硝苯地平孵育之后的动脉环舒张效应均明显减弱。 结论 益母草碱灌胃对大鼠肠系膜动脉具有保护作用,益母草碱对离体大鼠肠系膜动脉环具有浓度依赖性和内皮依赖性的舒张效应,这种舒张效应可能与NO-sGC-cGMP信号通路及L型钙离子通道有关。  相似文献   
100.
腹腔镜治疗肾上腺肿瘤203例经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肿瘤的经验.方法:2001年8月至2007年6月,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肿瘤203例;男128例,女75例;年龄21~74岁,平均(45±2)岁;双侧6例.肾上腺肿瘤或结节直径0.4~18 cm.结果:203例患者,行肾上腺手术209例次,其中经后腹腔166例,经腹34例,手助腹腔镜3例,腔镜手术成功197例,有6例(2.96%)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为25~275 min,平均(135±35) min.术中出血40~250 ml,平均(75±25) ml.术后1~3 d可下床活动.术后住院时间7~10 d,平均(7±2) d.手术并发症为腔静脉损伤1例,胸膜损伤1例,腰部血肿4例,Trocar穿刺口脂肪液化1例.结论:经后腹腔腹腔镜途径治疗肾上腺肿瘤具有一定的优势,但需根据肿瘤大小和病理类型严格掌握,对肿瘤体积较大、肥胖或有双侧病变患者时选择经腹途径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