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5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61.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切除术治疗BPH术后性功能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切除术(PKRP)对性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访资料完整的BPH患者165例,平均年龄71(55~79岁).平均病程5.5(3~15)年.前列腺重量平均57(33~82)g,IPSS症状评分(26.4±2.6)分,生活质量评分(5.54±0.50)分,最大尿流率(7.04±4.10)ml/s,残余尿平均120(55~250)ml.其中合并尿潴留45例、膀胱结石45例、前列腺结石15例、高血压病60例、冠心病45例、严重心律失常5例.均行PKRP,分别于术前及术后6个月行阴茎勃起功能指数、射精功能以及性生活满意度问卷调查.比较手术前后IIEF-5评分、阴茎勃起功能变化、射精功能、性生活满意程度.结果 165例患者术前IIEF-5评分为(23.4±4.7)分,术后6个月时为(24.1±4.9)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14,P>0.05).术前射精功能正常134例(81.2%),异常31例(18.8%),其中逆行射精19例(11.6%);术后6个月射精正常41例(24.8%),异常124例(75.2%),其中逆行射精106例(64.2%),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5.22,P<0.001).患者术前对性生活满意者128例(77.6%),术后132例(80.0%),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一0.290,P>0.05).结论 PKRP对性功能的影响主要为射精功能异常,表现为逆向射精,对阴茎勃起功能及性牛活满意度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探讨早期食管癌的诊断方法。方法 采用双对比X线造影法对本组 2 2例疑为早期食管癌的患者进行检查。结果 检出率达 90 9% ,漏诊率为 9 1%。结论 双对比造影方法简单 ,患者易于接受和合作 ,检出率高 ,是早期食管癌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3.
急诊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结石并肾绞痛19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绞痛是泌尿外科常见的急症,主要病因为输尿管结石等各种原因导致输尿管梗阻,临床经解痉、镇痛治疗后多可好转,但积极治疗病因、解除梗阻是缓解症状的根本措施[1-2].我院于2006年1月~2007年1月对197例输尿管结石并肾绞痛患者行急诊输尿管镜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建立非创伤性检查血管狭窄程度判别标准,为临床提供颈动脉斑块治疗的可靠依据。方法:对44例临床诊断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经MRI证实的,均行磁共振增强血管成像(CE-MR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观察血管狭窄程度并进行比较,同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4例脑梗死患者中发现颈动脉斑块32例,颈动脉不同部位出现不同程度的狭窄,MRA和DSA对颈动脉斑块的检出,对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判别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无创MRA对粥样硬化斑块致颈动脉狭窄的检测上已基本接近DSA,完全可替代有创的DSA技术,预测脑血管意外发生的风险,指导医生选择治疗方案,实现早期诊断和个体化治疗,为临床提供具有重要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索输尿管硬镜碎石术后留置输尿管支架管患者尿源性感染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8年7月—2019年12月在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接受输尿管硬镜碎石术、术后留置输尿管支架管二次入院取管时尿检白细胞阳性的患者共158例,根据取管后转归情况及尿培养结果分为导管相关性白细胞组和尿源性感染组。回顾性分析尿源性感染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并进行Logistic分析,通过构建受试者工作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评价危险因素的预测能力。结果尿源性感染组患者女性所占比例(51.5%)、带管平均时间(48.94±22.39) d、尿白细胞酯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3.58%±1.74%)均显著高于导管相关性白细胞组;血红细胞[(3.90±0.36)×1012/L]、血红蛋白[(118.73±10.82) g/L]、红细胞比积(35.93%±6.77%)、淋巴细胞[(1.57±0.63)×109/L],显著低于导管相关性白细胞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LR、尿白细胞酯酶和带管时间是输尿管支架管置入术后尿源性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尿白细胞酯酶和带管时间和是输尿管硬镜碎石术后留置输尿管支架患者尿源性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预测尿源性感染发生的新型指标。  相似文献   
66.
目的 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9)在膀胱移行细胞癌(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TCC)中的表达 及其与膀胱癌侵润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对43例膀胱癌手术切除标本 (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MMP-2,9基因表达进行半定量检测。结果 MMP-2 mRNA在77%(33/43)的膀胱癌组 织、21%(9/43)的癌旁组织中表达;MMP-9 mRNA在53%(23/43)的膀胱癌组织、26%(11/43)的癌旁组织中表达。 癌组织中MMP-2,MMP-9的表达水平(0.929 1±0.294 5,0.760 2±0.323)均高于癌旁组织(0.587 8±0.110 3, 0.527 5±0.113 8),差异有显著性。癌组织中MMP-2,9的表达水平和膀胱癌的分级分期有关。癌组织中的 MMP-2表达阳性率高于MMP-9(P<0.05)。癌组织中MMP-2的表达和MMP-9的表达相关(rs=0.919,P< 0.001)。结论 MMP-2,MMP-9基因在膀胱癌和癌周组织均有差异性表达,表达水平与膀胱癌侵袭相关,可能为反 映膀胱癌侵润转移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67.
膀胱癌组织中MMP-2、MMP-9、VEGF和RECK基因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MMP-2、MMP-9、VEGF和RECK基因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膀胱癌转移可能的基因机制.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50例膀胱癌手术切除标本中MMP-2、MMP-9、VEGF和RECK基因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MMP-2、MMP-9、VEGF和RECK在膀胱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56%、78%和64%.膀胱癌组织MMP-2、MMP-9和VEGF三种基因的表达水平高于癌周组织(P<0.05),而RECK基因的表达水平低于癌周组织(P<0.05).膀胱癌组织中MMP-2、 MMP-9和VEGF基因的表达水平与膀胱癌组织的病理分级分期密切相关,而RECK基因的表达水平与膀胱癌的分级分期无明显相关.结论:膀胱癌组织存在多基因的表达异常,其发生、发展及转移与多基因联合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T1肾癌的方法和疗效. 方法 肾癌患者32例.男24例,女8例.年龄31~72岁,平均49岁.均经B超、CT或MRI检查确诊为T1N0M0肾癌.肿瘤位于左肾21例,右肾11例;肾上极10例,下极13例,肾脏中部5例,近肾盂部位4例;偏背侧18例,腹侧14例.肿瘤平均直径(2.8±0.8)cm.25例行后腹腔途经,肿瘤位于偏腹侧者7例行经腹途径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术,均沿瘤体边缘外0.5 cm处分离切除肿瘤.手术前后行肾核素扫描(ECT)检测分肾功能. 结果 31例完成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1例因缝合后肾脏渗血明显,中转开放手术.32例阻断肾蒂时间平均(24±4)min.3例开放血流后有明显渗血,均有2次阻断肾蒂史,阻断血管时间>30 min.31例平均手术时间(105±15)min,平均出血量(120±22)ml,6例术中输血400 ml.5例肿瘤位于肾脏中部者术前放置双J管.3例切除肿瘤后暴露肾盏,于术后当日通过膀胱镜放置双J管引流,其中2例于术后2~3 d发生漏尿,引流量200~300 ml,分别于术后15、21 d引流液<20 ml后拔出负压引流管后愈合.术后复查SCr、BUN均正常.术后住院时间平均(9±2)d.术后病理报告切缘均未见肿瘤残留.平均随访(23±5)个月,肿瘤无复发.术后1个月B超和CT复查发现患侧肾手术部位局部血肿3例,术后3个月血肿吸收.术后15 d复查双肾ECT,9例患侧肾血流较术前下降10%~15%,3例下降20%;术后1个月复查,7例患侧肾血流较术前下降10%~15%,术后(23±5)个月复查.仍有3例患侧肾血流较术前下降10%~15%. 结论 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69.
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在欧美等西方国家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PCA在我国较少见,发病率约为2.41/10万男性人口。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人口老龄化,我国PCA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导致前列腺癌潜在的危险因素很多,如年龄、家族遗传和种族是该病确定的危险因素;而激素、脂肪饮食、微量元素等可能是潜在的致病因子。  相似文献   
70.
目的 评价后腹腔镜加下腹部斜行小切口输尿管癌根治性切除术治疗输尿管癌的手术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18 例行后腹腔镜加下腹部斜行小切口输尿管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43~81岁,平均59.5岁;左侧11例,右侧7例;下段10例,中段5例,上段3例;所有患者均行后腹腔镜加下腹部斜行小切口输尿管癌根治性切除术.结果 所有手术均取得成功,无一例中转为开放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120.2±33.3)min ,术中平均出血量(103±32.7)ml;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平均为(26±9)h ,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10±1.3)d.围手术期未发生明显无并发症发生.16例术后得到1~40个月随诊,1例因其他疾病死亡,3例出现远处转移,2例膀胱内新发肿瘤,后行膀胱肿瘤电切术.结论 后腹腔镜加下腹部斜行小切口行输尿管癌根治术治疗输尿管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方法,其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