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39篇 |
免费 | 138篇 |
国内免费 | 7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5篇 |
儿科学 | 10篇 |
妇产科学 | 20篇 |
基础医学 | 174篇 |
口腔科学 | 4篇 |
临床医学 | 329篇 |
内科学 | 141篇 |
皮肤病学 | 26篇 |
神经病学 | 36篇 |
特种医学 | 91篇 |
外科学 | 106篇 |
综合类 | 572篇 |
预防医学 | 303篇 |
眼科学 | 14篇 |
药学 | 221篇 |
3篇 | |
中国医学 | 247篇 |
肿瘤学 | 3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2篇 |
2023年 | 65篇 |
2022年 | 73篇 |
2021年 | 114篇 |
2020年 | 86篇 |
2019年 | 69篇 |
2018年 | 71篇 |
2017年 | 47篇 |
2016年 | 37篇 |
2015年 | 54篇 |
2014年 | 98篇 |
2013年 | 76篇 |
2012年 | 111篇 |
2011年 | 123篇 |
2010年 | 105篇 |
2009年 | 102篇 |
2008年 | 100篇 |
2007年 | 87篇 |
2006年 | 86篇 |
2005年 | 77篇 |
2004年 | 70篇 |
2003年 | 64篇 |
2002年 | 71篇 |
2001年 | 70篇 |
2000年 | 62篇 |
1999年 | 44篇 |
1998年 | 44篇 |
1997年 | 44篇 |
1996年 | 33篇 |
1995年 | 34篇 |
1994年 | 33篇 |
1993年 | 21篇 |
1992年 | 13篇 |
1991年 | 21篇 |
1990年 | 16篇 |
1989年 | 11篇 |
1988年 | 18篇 |
1987年 | 12篇 |
1986年 | 10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3篇 |
1978年 | 3篇 |
1962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195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3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目的探讨"VAU"组织缺损分类法在骶尾部藏毛窦的外科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至2017年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烧伤整形科经临床和病理检查诊断为骶尾部藏毛窦患者22例,采用组织缺损分类法,按照清创后组织缺损的立体形态将藏毛窦分为"V""A""U"3型,分别采取直接缝合、富血小板血浆凝胶填充直接缝合和皮瓣修复的手术方式,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 22例患者术后均无皮肤组织坏死及创面裂开,切口愈合时间为(15.1±3.2)d。术后随访12个月,所有患者未见复发。结论按照"VAU"组织缺损分类法对清创后骶尾部局部组织立体形态不同采用相应的手术方式,实行个体化及科学化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3.
目的 评价依达拉奉联合红花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疗效.方法 将8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红花注射液,治疗组加用依达拉奉、红花注射液.将两组治疗前、治疗2周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疗效评分.结果 治疗前两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周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治疗组明显改善临床神经功能,提高疗效,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4.
65.
66.
激光多普勒测振仪用于检测鼓膜振动,能够帮助人们了解中耳传声性能,在临床诊断、术后效果评估等方面均具有积极意义.由于国内鼓膜振动相关研究起步较晚,对检测方法等缺乏报道,本文主要从鼓膜振动检测原理、激光多普勒测振仪检测方法及相关研究现状等方面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7.
褚剑峰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18,(31)
目的探讨使用低剂量罗红霉素治疗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入并开展治疗的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150例作为本次临床试验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罗红霉素组与常规组,每组各75例。罗红霉素组患者采用低剂量罗红霉素治疗;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90d后罗红霉素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低剂量罗红霉素治疗疗效确切,不存在严重不良反应,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8.
目的应用杂交瘤技术制备抗脊髓灰质炎病毒Ⅱ型Sabin株D抗原的单克隆抗体。方法用脊髓灰质炎病毒Ⅱ型Sabin株D抗原免疫雌性Balbc小鼠,取其致敏脾脏淋巴细胞与SP20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间接ELISA法筛选阳性克隆,制备腹水。检测McAb效价、抗体亚类和杂交瘤细胞核型。结果获得4株阳性杂瘤细胞株,选择一株制备腹水,ELISA效价为1∶2.4×106,中和试验效价1∶1.3×104,蛋白浓度为27.2mgmL。McAb与Ⅱ型Sabin株C抗原(ⅡC)、Ⅰ型Sabin株及Ⅲ型Phizer株D抗原(ⅠD、ⅢD)不发生交叉反应,具有高度特异性。结论成功的制备了针对脊髓灰质炎病毒Ⅱ型Sabin株D抗原的McAb,为进一步研究IPV效力检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9.
目的构建表达中国流行株HIV-1C亚型调控nef基因的重组质粒pVAX-nef,并免疫BALB/c小鼠,观察其免疫效果,为探索新型HIV DNA疫苗提供数据。方法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将nef基因克隆到pVAX,并在体外进行表达与鉴定。以纯化的Nef蛋白作为包被抗原,用ELISA检测其体液免疫反应,用ELISPOT检测其细胞免疫反应。结果重组质粒pVAX-nef成功构建。接种小鼠后2周,ELISPOT结果显示产生了针对HIV特异的CD4和CD8细胞抗原表位的免疫应答,且与免疫剂量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ELISA实验诱导产生了抗HIV-1特异性抗体,其中40μg免疫组诱导的抗体水平最高。结论重组质粒pVAX-nef免疫小鼠后可有效地诱导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70.
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儿茶酚抑素水平及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儿茶酚抑素(catestatin)是一种新发现的具有抑制儿茶酚胺释放作用的内源性神经肽,该文拟探讨血浆儿茶酚抑素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变化及可能的病理生理意义。方法:入选45例心力衰竭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儿茶酚抑素,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测定血浆去甲肾上腺素浓度。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心衰患者血浆儿茶酚抑素(0.88±0.30 vs 0.41±0.14 ng/ml)及去甲肾上腺素(421.9±61.4vs 210.2±55.4 pg/ml)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均明显降低(P〈0.01),但未降至健康对照组水平;治疗后儿茶酚抑素/去甲肾上腺素的比值较前显著升高(2.39±0.70 vs 1.95±0.64,P〈0.01)。不同NYHA分级的心衰患者间及射血分数正常和降低的心衰患者间血浆儿茶酚抑素没有显著性差异。儿茶酚抑素与左室射血分数、超敏C反应蛋白、肌钙蛋白I无明显相关(P〉0.05),但与氨基末端前脑钠肽存在正相关(r=0.38,P〈0.05)。儿茶酚抑素诊断心力衰竭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4。结论:心力衰竭患者血浆中的儿茶酚抑素升高,与NTproBNP呈正相关,儿茶酚抑素有可能成为心力衰竭新的生化标志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