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28篇
药学   6篇
肿瘤学   19篇
  2023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叉头框蛋白M1(forkhead box M1, FoxM1)属于Fox转录因子家族,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异常高表达,与多个癌基因信号通路相关,在肿瘤的发生、进展和转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FoxM1已成为肿瘤治疗研究的一个新靶点。  相似文献   
22.
为探讨肺癌患者的感染特点及它与化疗的关系,笔者等对70例肺癌患者化疗过程中的感染及治疗情况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对象 本组中男57例,年龄32~73y;女13例,年龄37~62y。属TNMⅢ期者例,Ⅳ期者43例。均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痰细胞学检查或手术病理学检查而确诊,其中鳞癌29例,腺癌14例,小细  相似文献   
23.
乳腺癌患者尿液基质金属蛋白酶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尿液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检测的临床意义。 方法 :应用以明胶为底物的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 92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尿液MMP的检测。 结果 :乳腺癌组尿液中相对分子质量为1 30 0 0 0、92 0 0 0及 72 0 0 0的MMP检出率分别为 5 5 .4 %、6 4 .1 %及 5 1 .1 % ,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疾病组的 1 1 .1 %、2 2 .2 %及 1 6 .7% (P <0 .0 5 )。乳腺癌远处转移组的检出率分别为 80 .0 %、86 .7%及 70 .0 % ,明显高于乳腺癌无转移组的 4 3.5 %、5 3.2 %及 4 1 .9% (P <0 .0 5 )。 结论 :尿液MMP的检测可用于判断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并可作为判断乳腺癌是否转移的标志  相似文献   
24.
目的 :研究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患者尿液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测定的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酶谱电泳技术测定 95例NSCLC患者尿液MMP ,分析MMP检出率与病期及远处转移的关系。 结果 :NSCLC尿液中三种相对分子质量为 130 0 0 0、92 0 0 0及 72 0 0 0的MMP的检出率分别为 4 3.1%、4 8.4 %及 5 0 .5 % ,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分别为 13.3%、16 .7%及 13.3% )和良性肺部疾病组 (分别为 10 .7%、14 .3%及 17.9% ) ,而正常对照组与良性肺部疾病组之间则无显著差异。晚期NSCLC三种MMP的检出率明显增高 ,伴有远处转移组的三种MMP检出率分别为 6 1.4 %、70 .5 %及 72 .7% ,明显高于无远处转移组 (分别为 2 5 .5 %、2 9.4 %及 31.4 % ,P <0 .0 1)。 结论 :尿液MMP的检测可作为判断NSCLC有无远处转移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5.
1病历摘要患者男,61岁,因右颈部淋巴结肿大2年余于2005年6月14日入院。患者缘于2年前无意中发现右颈中上部2枚肿大淋巴结,最大一枚约0.5cm直径大小,质中,无压痛,活动度中等,当时无回吸性血涕、耳鸣,无牙龈肿痛,无吞咽困难或咳嗽、咳痰,无发热、盗汗或关节疼痛症状,未予重视。近  相似文献   
26.
低剂量辐射(low dose radiation,LDR)以远后效应形式危害人类健康,其中辐射诱导的基因组不稳定性(radiation-induced genomic instability,RIGI)是辐射致癌的主要原因。这其中涉及的机制仍未完全阐明。近年研究表明RIGI与表观遗传学密切相关,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非编码RNA等。文章就RIGI与DNA甲基化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pPNET)的临床特点、诊断要点、治疗疗效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本院2001年3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80例pPNET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方法并随访其预后。结果80例pPNET患者中男性44例,女性36例,中位年龄22.0岁;原发于头颈部8例、四肢40例、椎体2例、椎管内7例、锁骨2例、胸壁5例、肺部4例、纵隔3例、腹盆腔8例、肛周1例,多以进行性增大的局部包块起病。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指标,均通过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41例(包括13例新辅助化疗)行完整切除术,39例仅行部分切除或活检术,所有患者均行化疗或放疗。截至2017年6月,全组死亡56例,中位总生存期为26个月,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85.2%、54.3%、42.6%和28.5%。原发部位、肿块大小、有无远处转移、是否行完整切除与pPNET患者的总生存期有关,Cox多因素分析提示肿块大小和完整切除与否可作为判断pPNET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pPNET是一类多发于青少年的高度恶性肿瘤,侵袭性强,易转移和复发,依靠病理学诊断,及早发现、手术及综合治疗对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8.
目的:研究Fas/FasL基因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染色技术测定65例NSCLC组织标本Fas/FasL基因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病理类型、区域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及TNM分期之间的关系。结果:NSCLC组织中Fas基因蛋白表达率显著低于正常肺组织(46.15%vs80.00%,P<0.05),而FasL基因蛋白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肺组织(49.23%vs13.33%,P<0.05);FasL的表达与肺癌区域淋巴结转移有关,但Fas/FasL与肿瘤病理类型、病理分级及TNM分期无关。结论:Fas/FasL基因蛋白可能参与了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凋亡的调节;检测FasL基因蛋白的表达有可能为临床判断NSCLC区域淋巴结转移、病变的发展以及评估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9.
血小板显著增多的Castleman病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1 病例介绍患者男 ,4 3岁 ,因午后低热、全身关节酸痛 4个月 ,四肢麻木 1个月 ,于 2 0 0 3 0 8 15入院。患者缘于2 0 0 3年 4月出现午后发热 (最高 37.9℃ )伴全身关节酸痛 ,夜间盗汗明显 ,6月发现双腋下淋巴结肿大。入院前 1个月出现肢端麻木伴多汗、疲乏及全身水肿 ,症状进行性加重 ,体重下降 10kg。查体 :面部、胸、背部皮肤潮红 ,皮肤无黄染、皮疹 ,腋下淋巴结肿大 (左侧 3枚、右侧 2枚 ) ,最大 2 .5cm× 1.5cm ,质中 ,无触痛 ,活动度尚可 ,其余表浅淋巴结无肿大 ;心肺无异常 ,肝脾肋下未及 ,全腹未扪及明确包块 ,腹水征阴性 ;头面部、…  相似文献   
30.
<正>侵袭性纤维瘤(aggressive fibromatosis,AF)又称韧带样瘤、韧带样纤维瘤病、硬纤维瘤、韧带成纤维样瘤等,是一种起源于深部软组织的纤维母细胞克隆性增生性疾病,主要见于肌肉内结缔组织及覆盖其上的筋膜或腱膜,常向临近肌肉组织或脂肪组织内浸润性生长。该病在病理学上为良性表现,生物学上却具有侵袭性生长和局部易复发的特性,但不具有恶性肿瘤易发生转移的特点。在所有肿瘤中AF的发病率约占0.03%,在全部软组织肉瘤中约占3%[1]。因本病临床少见,为进一步了解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式,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原发于肠系膜的AF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