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5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1篇
临床医学   109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47篇
外科学   445篇
综合类   108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1.
背景:异体手移植已经从实验室走向临床。目的:探讨异体双手移植中共刺激信号动态监测的临床意义。设计:病例-对照观察。单位: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创伤骨科。对象:于2001-09/12选取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异体双手移植患者1例,并选择15例健康成人为对照组。方法:患者术前未用免疫抑制剂采血1次;术前使用免疫抑制剂后采血2次;术中接动静脉前各采血1次;术后第1周每日采血1次,第2周隔日采血1次,三,四周每周两次,后每周1次共2个月。其中术后1周为诱导期,余为维持期。对照组健康成人抽取外周静脉血2mL,20g/L乙二胺四乙酸抗凝,应用流式细胞仪动态监测T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CD28,CD54,CD11a)变化。主要观察指标:移植前后T淋巴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的变化。结果:异体双手移植患者的3种共刺激分子(CD28,CD54,CD11a)变化一致,诱导期较术前下降[(9.84±5.28)%,(55.50±3.62)%;(71.03±5.33)%,(95.10±1.26)%;(9.40±9.17)%,(29.70±3.23)%],维持期维持于较低水平[(22.54±6.56)%,(91.28±8.12)%,(11.22±4.08)%]。结论:动态监测异体肢体移植患者外周血中共刺激信号可以帮助观察肢体移植术后患者的免疫反应强度,对于指导免疫抑制药物的应用以及预测和诊断排斥反应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同时,通过处理共刺激信号的方法诱导免疫耐受在异体手移植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2.
骨组织工程研究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骨组织工程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作者从组织工程研究的主要构成要素,即种子细胞、细胞载体支架、组织构建三个方面对骨组织工程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挑战进行了回顾和展望,旨在分析当前研究成果与骨组织工程的最终临床应用之间的差距,为尽快缩短这一距离提供可行的设想。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以聚乳乙醇酸(poly-(D,L-lactide-co-glycolide),PLGA)、骨形态发生蛋白(BMP)、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构建成新型组织工程骨并观察其在动物体内的成骨能力。方法 制作新西兰大白兔右桡骨中段15mm骨缺损实验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和空白组,实验组植入同时负载5mgBMP及1×106个已向成骨细胞诱导的BMSCs的PLGA、对照组植入负载1×106个已向成骨细胞诱导的BMSCs的PLGA、空白组仅植入PLGA。术后对动物进行大体观察、摄X线片观察各组不同时相骨缺损修复情况、比较不同时相的骨缺损区X线阻射密度、并于术后第4、8、12周取出骨缺损区标本进行大体观察和组织学切片观察,图像分析骨小梁的生成数量。结果 实验组在12周内骨缺损完全修复,且同时期内新生骨的数量和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空白材料组骨缺损主要由纤维结缔组织填充。结论 利用含BMP的PLGA支架与BMSCs复合构建的新型组织工程骨具有良好的骨缺损修复能力。  相似文献   
34.
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培养骨发生潜能及条件研究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3  
目的:建立一种骨髓基质细胞(BMSc)向成骨细胞转化的体外培养方法,观察其成骨过程,并探讨部分因子在BMSc转化及增殖中的作用。方法:将兔BMSc悬液进行体外培养,进行形态学观察和组织学检测;检测bFGF对BM-Sc的促增殖作用。结果:传代培养的细胞ALP阳性率达80%以上,细胞逐渐分化散在致密的岛状结构并分泌细胞外基质形成钙结节;bFGF能刺激BMSc的增殖。结论:培养的BMSc在体外仍具有成骨  相似文献   
35.
兔股骨干缺损模型的制备及在组织工程骨实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11,他引:10  
目的为组织工程骨修复负重骨缺损的研究提供标准化的实验动物模型.方法测量兔股骨干基本解剖数据,用于指导制备模型.在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取4~5个月龄成年新西兰大白兔18只,随机分为三组,每组6只,分别制备10、15、20mm的股骨干中段骨和骨膜缺损,并用普通钢板螺丝钉固定股骨.4、8、12周时分别摄X线侧位片进行定性分析,双能量X线骨密度测量仪(DXA)做骨密度扫描进行定量分析,并在每个时间点分别取2只动物取材做大体观察和组织学检查.结果兔股骨解剖数据:兔股骨长94.1 mm;股骨干中点横径7.4 mm,矢状径5.8 mm;骨皮质厚度:屈侧最厚,内、外两侧次之,伸侧最薄,平均1.2 mm;髓腔略呈椭圆形,其横径与矢状径相差约1mm,取其平均值,髓腔直径4.1 mm.骨缺损动物大体观察、X线片、骨密度检查和组织学检查显示:10 mm骨缺损组均于8~12周出现骨性愈合;15 mm和20 mm骨缺损组直至12周仍未见骨愈合.结论在不桥接和填充任何材料的情况下,钢板螺钉固定的兔股骨干15 mm以上的实验性骨缺损不能自行愈合,可用于组织工程骨修复负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36.
目的采用血管铸型方法对组织工程技术修复中国青山羊胫骨大段骨缺损的远期血管化情况进行检测。方法中国青山羊3只,制备单侧胫骨20mm的骨与骨膜缺损,缺损部位内植入组织工程骨-珊瑚羟基磷灰石/骨髓基质干细胞(coral hydroxyapatite/bone marrow stem cells,CHAP/BMSCs)。术后3年分别行双侧后肢股动脉甲基丙烯酸甲酯血管铸型灌注,灌注后采用大体解剖、未脱钙骨片、扫描电镜等方法检测组织工程骨的远期血管化,并与健侧相同部位正常骨对照,观察其血管化效果。结果血管灌注后大体解剖观察示组织工程骨血管来源于周围软组织、髓腔血管及两端正常骨皮质。灌注后未脱钙骨磨片显示组织工程骨内微血管沿哈弗管和伏克曼管分布交织形成网状。采用图像分析仪比较组织工程骨与正常骨横切面磨片上血管相对面积,分别为(763.89±47.38)U/10万U与(788.00±65.83)U/10万U,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90,P〉0.05)。结论采用CHAP/BMSCs修复山羊胫骨大段骨缺损远期观察结果表明,新生骨远期血管化效果与正常骨无异,为组织工程骨下一步的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在股前外侧皮瓣血供与可视化中的应用。方法①健康志愿者6人经肘正中静脉注射造影剂,使用64排多层螺旋CT进行盆腔及双下肢扫描,观察旋股外侧动脉分布及彼此间的吻合情况,将大腿二维灰度.DICOM格式图像以三维体数据的形式输入计算机,应用Amira3.1软件对股前外侧皮瓣结构进行三维重建并立体显示。②明胶一氧化铅混悬液的灌注新鲜成人标本2具,16排多层螺旋CT进行全身连续扫描,观测旋股外侧动脉分布及彼此间的吻合情况,同法应用Amira3.1软件对股前外侧皮瓣结构进行三维重建并立体显示。结果重建的数字化模型可准确反映股前外侧皮瓣血供的解剖学结构。结论采用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可以提供正常股前外侧皮瓣的三维动态解剖,为其他皮瓣的数字化重建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三维重建技术在髂骨瓣临床手术中的初步应用. 方法 2006年12月至2008年6月,采用旋髂深血管支髂骨瓣对1例股骨骨不连和5例胫骨骨缺损或骨不连的患者进行骨缺损修复.术前注射造影剂后采用CT扫描,应用Amira4.0软件对髂骨瓣结构进行三维重建,构建患者个性化骨瓣.根据患者骨缺损大小,进行个性化骨瓣三维构建,对患者进行髂骨瓣的点、线、面描记,用以指导手术切取. 结果三维重建患者个性化骨瓣6个,所重建个件化髂骨瓣能够清晰显示血管、骨骼及其毗邻结构的三维关系.6例患者所显示的骨瓣主要血供主干都与术中检查相符.术前测量旋髂深动脉起点距髂前上棘平均4.28 cm,旋髂深动脉主干血管外径平均为2.4 mm,穿支血管数平均为3条.术后6例患者获6个月~2年1个月(平均1年3个月)随访,髂骨瓣全部成活且Ⅰ期愈合,术后3~5个月均达到骨性愈合. 结论通过血管造影下肢CT扫描,采用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可以提供髂骨瓣的三维动态解剖,重建的组织瓣能够准确地标示术中切取范围,避免了术中血管的副损伤,保证了髂骨瓣良好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不同临床症状的椎体血管瘤通过相应外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表现为单纯疼痛的13例患者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表现为脊髓压迫的9例患者根据受压部位的不同分别采用:脊髓血管造影栓塞3例;经后路椎管减压+椎体内骨水泥注射2例;经后路椎管减压+椎体内骨水泥注射+后方内固定4例。结果随访6~36个月,表现为单纯疼痛的患者术后3~5 d不适症状完全缓解;表现为脊髓压迫的9例患者:术后1周,2例恢复较明显;术后2个月,2例已完全截瘫的患者病情未进行性加重;术后2个月,5例不完全性截瘫患者运动功能均恢复正常。22例患者随访期间行MRI检查,16例未发现肿瘤复发。结论不同临床症状的椎体血管瘤的外科治疗应根据不同的症状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手术以减少创伤、改善症状、防止复发为主。  相似文献   
40.
伤害控制骨科学--多发伤治疗最新观点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挽救生命、减少伤残仍是多发伤救治的基本观点,治疗的形式和时机却在逐渐地变化、修正,伤害控制原则是一项新的多发伤治疗策略,其在创伤骨科的应用产生了伤害控制骨科学。伤害控制骨科学包括三步,第一步:早期临时固定不稳定性骨折、止血,如果需要,作颅内减压;第二步:在ICU内复苏病人使其各项生理指标达到理想状态;第三步:病人病情稳定后进行最终的正式手术固定骨折。伤害控制骨科学适应证:血液动力学不稳定及极度危重的多发伤病人应遵循伤害控制原则;对临界病人,仍可早期手术正式固定骨折,但如果手术过程中任何时间发生病情恶化,手术应该立即改为伤害控制。伤害控制骨科学是一项正在发展、完善的技术,将来研究需要进一步验证既有观点的有效性,以减少多发伤病人ARDS和MOF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