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探讨特发性视力丧失的病因及早期(鉴别)诊断的客观、定量指标。采用国际标准化的震荡电位检查。结果提示病人初诊检测震荡电位值<正常均值减3个标准差程度时,表明患者视网膜血管功能严重障碍,可发生难冶性视网膜静脉阻塞,视力恢复慢、预后差。因此,患者初诊时给予震荡电位检查,对其病因进行分析,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指导冶疗。  相似文献   
32.
甲状腺功能异常在老年人中较常见,它不仅影响老年人的躯体功能,还可能引起注意力、记忆、情感等认知功能障碍.已有研究从动物实验、神经电生理、神经影像等角度对甲状腺功能与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展开探讨.此外,在临床工作中,甲状腺功能异常引起的严重认知功能损害易与老年性痴呆相混淆.因此,医务人员需重视,避免误诊.及时、合理地纠正老年人甲状腺功能异常,可能有利于认知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中晚期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放疗前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的表观扩散系数(ADC)与临床病理特征及放疗效果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市第二医院2019年9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80例中晚期子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 所有患者均接受了磁共振成像(MRI)DWI检查。分析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子宫鳞状细胞癌患者ADC值差异, 根据放疗效果将患者分为有效组(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和无效组(疾病稳定+疾病进展), 比较两组ADC值;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中晚期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放疗效果的因素。结果 80例中晚期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中, 放疗后达完全缓解21例, 部分缓解31例, 疾病稳定25例, 疾病进展3例;放疗有效组52例, 无效组28例。放疗有效组放疗前ADC值高于无效组[(0.99±0.14)×10-3 mm2/s比(0.76±0.20)×10-3 mm2/s],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01, P<0.001);放疗有效组放疗后ADC值也高于无效组[(1.43±0.25)×103 mm2/s比(1.11±0.23)×10-3 mm2/s], 差异具有统...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一种留置导尿的拔管方法,能减少尿潴留、减轻患者尿痛的痛苦.方法:选取122例患者,采用拔管前夹管法和拔管前不夹管法进行比较.结果:2种方法对比,尿潴留的发生及患者的痛苦明显不同,差异具有一定的意义.结论:采用拔管前夹管法有效地减少排尿困难、减轻患者尿痛的痛苦,而且省时省力.  相似文献   
35.
目的观察、评价布托啡诺在痔瘘术后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IA)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6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B组(布托啡诺组:n=30):布托啡诺8mg、托烷司琼4mg、0.9%生理盐水加至100mL;F组(芬太尼组:n=30):芬太尼0.8mg、托烷司琼4mg、0.9%生理盐水加至100mL。选择负荷剂量加维持剂量即微泵连续给药方式行静脉镇痛(持续注药速度为2.0mL/h,单次PC剂量为1mL,锁定时间30min)。结果布托啡诺组与芬太尼组相比,镇痛评分(VAS)、镇静评分、恶心呕吐、头痛头晕、尿潴留、瘙痒发生均无显著差异性(P>0.05),两组患者均无呼吸抑制发生。结论布托啡诺用于痔瘘术后静脉镇痛,效果确切,安全,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36.
37.
随着对胃食管反流病认识的深入,其对咽喉部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临床的关注,研究证明它是导致咽喉部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胃食管反流对消化系统影响的研究很多,但其与咽喉反流性疾病的相关研究甚少,很多基层医生对该病还不甚了解。本文主要对反流性咽喉炎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究"知信行"模式在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睡眠质量及疲乏程度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广东省人民医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就诊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和观察组(2018年7月至2019年1月),每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基础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知信行"模式。分别于护理前后观察2组患者睡眠质量与疲劳程度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前,2组PSQI、PFS评分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PSQI、PFS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降幅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应用"知信行"模式,可促进其睡眠质量的提升以及疲劳感的减轻,故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39.
生物反馈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生物反馈治疗对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的临床症状、精神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功能性便秘患者42例,经肛门直肠测压后确认排便时存在矛盾运动,对每名患者进行5~10次生物反馈治疗后,应用便秘症状评估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精神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生物反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症状积分量表中排便间隔天数、排便困难、排便阻塞感及总积分均有显著降低,总有效率约89%。患者焦虑、抑郁积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SF-36得分在生理职能、社会功能、精力、情感职能及精神健康5个维度积分明显增加(P0.05)。结论生物反馈治疗能够改善患者便秘症状,缓解焦虑和抑郁的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0.
目的 回顾性分析医院获得性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和抗菌治疗,为临床干预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119例医院获得性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将患者分为碳青霉烯类敏感肺炎克雷伯菌(CSKP)组和耐药(CRKP)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特点。结果 基线状况显示,CRKP组入住重症监护室(ICU)多于CSKP组(42.6%对20.7%);基础疾病,CSKP组实体肿瘤高于CRKP组(36.2%对13.1%,P<0.01),而肺部感染CRKP组显著高于CSKP组(62.3%对27.6%,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留置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血培养前3 d内留置导尿管和使用碳青霉烯类药物是患者CRKP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与CSKP相比,CRKP血流感染多见于ICU。根据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在诊治中应尽量避免侵袭性操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从而减少CRKP血流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