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41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63篇
预防医学   26篇
药学   15篇
  1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目的通过超声观察尿激酶胸腔内注射对结核性胸腔积液中纤维条索分隔的溶解效果,探讨尿激酶溶解胸腔积液中纤维条索分隔的时间规律及最佳引流时间节点。 方法选取临床确诊为结核性胸膜炎合并胸腔积液,且积液中有纤维条索影响引流效果的患者147例,所有患者均在超声引导下置管术引流不畅后随即注入尿激酶20万单位,根据药物注射后充分引流量将患者分为A组(充分引流量≤500 ml)48例,B组(充分引流量500~800 ml)63例,C组(充分引流量≥800 ml)36例。通过超声检查分析注药前,注药后0.5 h、1.0 h、1.5 h、2.0 h、2.5 h、3.0 h不同时间节点胸腔积液中分隔腔隙数及溶解率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147例患者胸腔积液纤维分隔腔隙数在药物注射不同时间节点比较,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989,P=0.000),其中注药前与注药后1.0 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74,P=0.000),注药后0.5 h和1.0 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00,P=0.001),注药后1.0 h与1.5 h、2.0 h、2.5 h、3.0 h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B、C 3组注药后1.0 h与注药前、注药后0.5 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注药前比较:t=-6.020、-4.331、8.554,与注药后0.5 h比较:t=-3.338、2.613、5.216,P均<0.05),注药后1.0 h与1.5 h、2.0 h、2.5 h、3.0 h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20万单位尿激酶注射1.0 h内胸腔积液中纤维条索分隔腔隙溶解速度最快,注射1.0 h后溶解效果不明显。超声作为实时观察胸腔内纤维分隔溶解变化的一种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2.
目的分析麻醉深度与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4月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240例老年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患者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不同分为A组:85例[BIS:30~40(不包含40)]、B组:80例[BIS:40~50(不包含50)]、C组:75例(BIS:50~60之间)。对比各组围术期各时点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连线测试(Trail Making Test,TMT)、术中药物使用剂量、术后清醒时间、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等。结果术后1d、3d,三组MMSE评分均较麻醉前1d降低,术后第7d,三组患者MMSE评分有所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均低于B、C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MSE评分与麻醉深度呈负相关(r 0,P0.05);TMT完成时间与麻醉深度均呈正相关(r 0,P0.05)。结论麻醉深度对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有一定影响,麻醉深度越浅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风险越低,临床可根据老年患者耐受情况最大限度降低术中麻醉深度。  相似文献   
63.
郭雁  武昆利  薛莲 《当代护士》2013,(10):161-162
目的 探讨复方氯已定含漱液在艾滋病患者口腔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4例合并口腔粘膜病损的艾滋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刷牙或0.9%氯化钠口腔护理;观察组44例,采用复方氯已定含漱液口腔护理,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2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氯已定含漱液抗菌消炎,能清除口腔异味,治愈因真菌和细菌感染引起的念珠菌病、毛状白斑、粘膜疱疹、牙龈炎、溃疡性口角炎,降低或减少口腔病损机会,治疗及护理效果明显,适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4.
目的 研究17AAG-cypate胶束对肺腺癌 A549 细胞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用肺腺癌A549细胞建立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分别给予生理盐水(生理盐水组)、射线照射(X-Ray)、17AAG胶束+射线照射(17AAG-M/X)、17AAG-Cypate胶束+激光/射线照射(17AAG-Cypate-M/L+X)处理。定期测量移植瘤大小,绘制移植瘤生长曲线;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微血管密度表达;TUNEL法观察肿瘤细胞凋亡;蛋白印迹法检测肿瘤组织磷酸化ERK1/2和磷酸化AKT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生理盐水组相比,X-Ray组、17AAG-M/X-Ray组、17AAG-Cypate-M/L+X组移植瘤生长均受到抑制,以17AAG-Cypate胶束组最为明显(P<0.05);各实验组肿瘤组织中PCNA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微血管密度也明显下调(P<0.05),磷酸化ERK1/2和磷酸化AKT的表达量显著下降。结论 17AAG-Cypate胶束可以抑制裸鼠体内非小细胞肺癌的生长,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p-ERK1/2和 p-AKT的活性,从而减弱MAPK-ERK和PI3K-AKT信号通路的激活。  相似文献   
65.
近年来,心律失常的治疗对策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非药物疗法已逐步受到重视;另一方面,循证医学的研究结果使传统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疗效受到质疑而需要重新评价。目前新型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研发滞后,使心律失常药物治疗遇到较多挑战。2006—2008年,我院采用参松养心胶囊配合美托洛尔治疗室性早搏患者35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6.
介绍一种简易护理工作提示板表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患者数量的不断增加,使护理工作量逐渐增大,从而对护理要求越来越高,给护理人员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为防止在工作中出现遗漏和差错,建议每科室制作并重视护理工作提示板。提示板的表格设置简洁、明了、直观,护理观察的重点、时间、要求均在护理提示板中清晰、全面地显示出来。其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使护士们在有条不紊中进行着每日繁忙的护理工作,避免了忙、杂、乱。这样,不但方便了护理工作也可起到温馨提示作用。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7.
目的 了解镉和汞对细胞hprt基因位点的影响,探讨化学诱变物致机体损伤早期检测的敏感指标。方法 采用多核细胞法研究化学诱变物氯化汞和镉对人血淋巴细胞hprt基因位点的影响及突变频率。结果 氯化汞可诱发大鼠血淋巴细胞hprt基因位点突变,突变频率随着染毒浓度的增加而升高,突变频率Y↑^(10^-3)与氯化汞浓度C(mg/kg)之间拟合成Y↑^=0.0423C 1.0463的直线回归方程,不同浓度金属镉也能致hprt基因突变,镉浓度与突变频率之间有剂量反应关系。结论 氯化汞和镉对血淋巴细胞hprt基因位点及突变频率有影响,hprt基因突变频率可作为接触环境致突变物人群检测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68.
薛莲 《微创医学》2003,22(5):745-747
重型颅脑损伤是外科创伤中最常见、最严重的损伤,病死率高达70%~80%[1].尤其是特重型颅脑损伤死亡率高,且多发生在伤后48h以内[1].因此,做好急性期护理是有效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的关键.现将近年来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的护理综述如下,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69.
目的: 分析和评价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肾病型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 对我院1993~2001年住院患者中符合标准者进行观察和门诊随访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水肿5~35天消失,蛋白尿2周~3个月消失,血压7~28天恢复正常,血尿8天~19个月消失。所有患儿均治愈,无死亡病例。结论: 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肾病型的临床表现较重,肉眼血尿和蛋白尿持续时间较长。经长期随访观察,绝大多数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70.
目的 探讨新柏氏液基细胞学检测(TCT)联合阴道镜在检测宫颈癌前病变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对2007年12月~2011年12月入住妇科行宫颈细胞学检查的89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行TCT联合阴道镜检查.结果 890例中,出现异常的患者有146例,宫颈病变检出率为16.4%.其中宫颈上皮内发生病变以及鳞癌患者有106例,占总检查例数的11.9%.宫颈上皮内病变发病率检测各个年龄组之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T联合阴道镜能够非常准确地对宫颈癌前病变进行检测,从而为宫颈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提供一种可靠而又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