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41篇
综合类   63篇
预防医学   33篇
药学   16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正> 早期诊断外伤性肠破裂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笔者近10年经治外伤性闭合性肠破裂21例,其中早期误诊5例,特报道分析如下:一、受伤方式特殊而误诊例1 二小时前举重时突然中腹部剧烈刀割样疼痛。BP130/90mmHg,P90次/分。全腹呈板状,压痛及反跳痛明显。诊断为腹直肌部份断裂,作对症处理,未进一步作腹透和腹腔穿刺。24小时后血压降至60/30mmHg,脉搏细微,才考虑可能有内脏损伤。作腹腔穿  相似文献   
162.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在胸腺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 2 9例胸腺瘤 ,1 1例正常胸腺组织中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表达。结果 胸腺瘤EGFR阳性表达率为 75 .9% (2 2 /2 9) ,非常显著高于正常胸腺组织 1 8.2 % (2 /1 1 ) (P <0 .0 1 )。恶性胸腺瘤的阳性表达率 88.9% (1 6 /1 8)非常显著高于良性胸腺瘤 5 4.5 % (6 /1 1 ) (P <0 .0 1 )。胸腺瘤Masaoka分期Ⅲ、Ⅳ期的阳性表达率非常显著高于I期 (P <0 .0 1 )。良性胸腺瘤中无强阳性表达 ,5例强阳性表达的恶性胸腺瘤中 ,术后随访 3例发生局部复发或转移。但EGFR的表达与是否合并重症肌无力 (MG) ,组织学类型无关。结论 提示EGFR的表达与胸腺瘤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关系 ,EGFR过度表达者复发和转移的危险性较高 ,应加强放疗化疗及术后随访  相似文献   
163.
目的探讨不同全身麻醉方法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溪市中心医院2012年3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12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40例患者。A组行咪达唑仑静脉复合麻醉,B组行丙泊酚静脉复合麻醉,C组行咪达唑仑与丙泊酚静脉复合吸入麻醉。对3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的认知功能得分进行评估并比较。结果 C组与B组的苏醒麻醉躁动发生率与低血压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等指标均优于A组,且C组也显著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24、48、72 h的认知功能评分均低于术前认知功能评分(P<0.05);B组术后24、48 h认知功能低于术前,而术后72 h认知功能恢复到与术前无明显差异(P>0.05);C组术后不同时间的认知功能评分与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丙泊酚静脉复合麻醉与咪达唑仑及丙泊酚静脉复合吸入麻醉均可改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  相似文献   
164.
为了监测芜申运河建设对血吸虫病流行的影响,实时掌握太湖流域地区血吸虫病疫情动态。按照《全国血吸虫病疫情监测方案》要求,2005年起选择宜兴市新街镇蒲墅村作为国家级固定监测点进行疫情纵向监测,现将2005~2007年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5.
肺癌愈发成为威胁中国居民生命的恶性疾病,其发病率持续攀升而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加强其早期诊断、治疗、预后等方面的研究至关重要.以“不依赖DNA序列改变而又可遗传的基因表达改变”为特点的表观遗传学研究近年来进展迅猛,尤其在DNA甲基化及组蛋白甲基化修饰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全面认识其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对下一步的研究工作及实施精准医疗意义重大.本文旨在概述DNA甲基化及组蛋白甲基化修饰在肺癌领域的进展情况,并对今后相关方向的研究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66.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治疗(CBT)对社区老年新发糖尿病合并轻中度抑郁患者糖、脂代谢水平、抑郁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在上海市江湾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新发(≦1年)的60岁及以上糖尿病合并轻中度抑郁患者65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仅予糖尿病健康教育、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与CBT、糖尿病健康教育、药物治疗,干预时间为12周,每周1次。入组前及干预后12周,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变化情况;采用抑郁症筛查量表(PHQ-9)、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DSQL)评定两组患者抑郁情绪、生存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认知行为干预后12周,观察组和对照组组间FPG、HbA1c、TG、LDL-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组间PHQ-9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干预前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相似文献   
167.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院内感染丙型肝炎病毒的危险因素,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选择我院肾内科2005年~2009年行规律性血液透析的患者212例,观察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情况并分析其与透析时间、输血、透析器复用的关系,设立非透析患者对照组。结果:透析组HCV感染率(22.17%)明显高于对照组(7.04%),透析龄越长、输血次数越多和复用透析器时,HCV感染的风险越高。规范透析操作及推广使用一次性耗材后,新发HCV感染显著下降。结论:血液透析患者是HCV感染的高危人群,透析时间、输血及透析器复用是血液透析患者感染HCV的高危因素,专机专用,减少输血次数,加强透析治疗环节交叉感染的质量控制,可减少HCV感染。  相似文献   
168.
胸部开放伤后胸腔海水浸泡致犬急性肺损伤的救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肺保护性通气联合己酮可可碱对胸部开放伤后胸腔内海水致急性肺损伤(ALI)的救治疗效。方法 用胸部开放伤后胸腔内灌注海水制备犬ALI模型。将24条犬随机分为未救治组(A组)、普通救治组(B组)、肺保护性通气组(C组)和肺保护性通气+己酮可可碱组(D组)。分别于致伤前、致伤6h及救治2h和4h监测各组动物的动脉血气分析、血流动力学、血浆渗透浓度和血钠、血氯的变化;收集外周静脉血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IL-8含量。结果 B组救治2h和4h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氧合指数(PaO2/FiO2)仍低于正常水平,C组和D组恢复正常;B、C和D组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高渗、高钠、高氯血症在救治2h和4h后较A组显著改善。C组外周血TNF—α及D组外周血TNF—α、IL~8和BALF中IL-6、IL-8水平在救治后显著低于A组和B组;D组外周血TNF-α及BALF中IL-8水平亦显著低于C组。结论 应用肺保护性机械通气治疗胸腔海水致ALI可以起到良好的呼吸支持作用,己酮可可碱能有效的抑制肺内、外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69.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对IgA肾病患者蛋白尿的影响。方法 将62例IgA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应用贝那普利治疗;治疗组32例,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贝那普利治疗;2组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尿蛋白(U-pro)、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6个月,TC、LDL-C、L卜Pro等指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2组治疗前、后比较,TG、HDL-C、ALT、AST、CK、CK-MB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贝那普利,能有效降低IgA肾病患者的TC、LDL-C、U-pro水平。  相似文献   
170.
目的通过对兔胸部爆炸伤后血液流变学变化规律的研究,探讨伤后血液高凝状态对肺脏等脏器功能的影响。方法健康中国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伤后5、30分钟、1、3、6小时5个时相点致伤组,观察血液流变学及肺组织病理学动态变化。结果兔胸部爆炸伤后5分钟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及红细胞变形性均低于正常对照组,30分钟以后上述指标明显升高,3小时后达峰值,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非常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伤后6小时虽有所下降,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肺组织病理学变化与血液流变学变化基本一致。结论兔胸部爆炸伤后血液流变学特性明显改变,出现血液高凝状态,血液黏滞性显著增加,从而加重微循环障碍而导致脏器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