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41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目的]在对比分析单髁置换髌前正中切口与传统内侧切口的术中及术后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收治的72例单髁关节置换术患者,根据切口方式不同分为正中切口组及内侧切口组,检测术前,术后第1、3、5d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内侧切口组有2例肌间静...  相似文献   
72.
正3D打印技术问世于1984年,属于增材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AM)的一种。AM是相对于传统机械制造而言的,传统的制造过程是一个"减材"的过程,先是通过模铸、精煅等获得产品大致原型,再进行精加工,从而得到最终产品。而AM则反其道而行之,根据事先3D设计,以离散/堆积成型为原理,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及制作技术、数控技术、三维CT技术等快速成型技术,将所收集的数据立体化建模,并将其打印为接近真实组织、  相似文献   
73.
目的 观察多孔中空人工股骨柄假体周围骨床骨质经界面长入金属空腔及其在腔室内成骨的特征,比较腔内复合骨诱导因子(rhBMP-2)与自身骨长入的成骨差异.方法 健康成年杂交犬18条,随机分3组,行单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摄X线片.所有股骨柄假体(CoCrMo合金)近1/2表面均为羟基磷灰石涂层.A组股骨侧植入实心假体,为对照组;B组在中空假体腔室内填塞股骨头颈及处理股骨近端髓腔时获得的松质骨;C组于腔室内填入复合5 mg rhBMP-2的胶原蛋白海绵.各组分别随机抽取2犬,于术后2、4、8个月处死取材,复查股骨近段X线片,不脱钙骨切片行界面和腔窒带假体组织学观察及骨形态计量学分析.结果 X线显示术后4个月C组假体中空部分周围骨床骨质密度明显较高.组织学观察C组近端假体一骨界面及腔窜内早期成骨速度明显快于A组和B组.假体植入后2、4个月时,C组的界面骨结合率明显高于另外两组(P<0.05),腔室内骨长入率也明显高于B组(P<0.05),但植入8个月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之间的骨结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界面骨质町经孔洞长人中空金属假体腔室内,使假体与其周围骨床达成相对"一体化"结合.腔内复合rhBMP-2可有效促进早期假体一骨界面的骨结合及向假体腔室内的骨长入,为人类多孔中空股骨柄假体的研制和临床应用提供了可靠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4.
目的:分析膝关节置换术胫骨平台假体后倾角度在术中与术后的差异,为术中调整后倾角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6月1日-2014年9月2日行关节置换术病例44例,按照选用假体的不同分为保留后交叉韧带组(22例,33膝)及不保留后交叉韧带组(22例,31膝)。分析两组术中与术后后倾角度的差异。结果保留后交叉韧带组术后的后倾角度比术中的后倾角度大5.73°±2.81°(P=0.00);不保留后交叉韧带组术后的后倾角度比术中的后倾角度大1.66°±1.43°(P=0.00)。结论在保留后交叉韧带组中,术后获得的后倾角度大于术中测量的度数,因此当术中后倾角度过小时,可不必调整。不保留后交叉韧带组术后获得的后倾角度与术中测得的度数差异并不大,可基本按照术中角度预测术后的后倾角度。  相似文献   
75.
关节镜下清理术在髋臼发育不良合并骨关节炎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清理术在髋臼发育不良合并骨关节炎的应用。方法髋臼发育不良合并骨关节炎患者32例(48髋),男9例(14髋),女23例(髋);年龄28 ̄52岁,平均38.1岁;左髋9例,右髋7例,双髋16例。32例(48髋)患者中,X线片示髋臼倾斜度较大,但股骨头位置尚好者21例(28髋),髋臼倾斜度大,头轻度外移,不超过股骨头1/3者11例(20髋)。MRI示髋关节内积液28髋,髋臼和股骨头负重区软骨下骨信号异常10髋,髋臼盂唇信号连续性中断10髋。关节镜下清理软骨磨损创面、增生肥厚的滑膜组织和盂唇组织。结果2例患者术中因持续牵引力量较大,时间较长致会阴区皮肤压伤,皮肤感觉迟钝,术后7d恢复正常。术后28例(36髋)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3.5年,平均23个月。根据VAS评分标准对疼痛进行评分,术前5~9分,平均6.8分;术后4~6分,平均2分。按照Harris评分标准,术前(58.8±6.15)分,末次随访时(89.6±11.3)分,优20例,良4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85.7%。无一例发生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髋关节镜清理术可延缓髋臼发育不良伴骨关节炎患者的病情,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6.
关节镜下射频汽化松解治疗青少年先天性肌斜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射频胸锁乳突肌腱切断治疗青少年先天性斜颈的疗效. 方法本组12例,右侧4例,左侧8例.在胸锁关节以下5 cm,切开皮肤3 ,沿皮下组织插入剥离器进行钝性分离,达胸锁乳突肌的附着点,人工制作工作腔隙3 cm× 3 cm,置入30°广角关节镜.患侧锁骨中段下5 cm处切口置入双极射频电极(Arthrocare 2000).在关节镜监视下逐层切断胸锁乳突肌在胸骨头和锁骨头的附着点. 结果手术时间15~30 min,平均20 min.术中无出血和血管、神经损伤.12例随访5~10个月,平均7个月,斜颈畸形解除,术后无复发,无复视. 结论关节镜辅助下射频治疗先天性斜颈操作简便,创伤小,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7.
目的观察体外三氯生抗菌活性骨水泥随时间变化的药物释放规律,探讨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三种不同细菌的培养皿中,放入不同浓度比例的抗菌活性骨水泥颗粒,在不同的时间点观察抑菌环直径的大小。结果在相同剂量下,第1个24h内,硫酸庆大霉素骨水泥的抑菌环直径大于三氯生骨水泥的抑菌环,但48h后三氯生骨水泥抑菌环直径大于硫酸庆大霉素骨水泥的抑菌环,三氯生骨水泥对大肠杆菌的杀菌作用明显不如硫酸庆大霉素。结论三氯生体外实验模型表明,三氯生在相同剂量下,三氯生骨水泥有时间依赖的缓慢释放的功能,对革兰氏阳性菌杀菌能力强于硫酸庆大霉素骨水泥,对大肠杆菌的杀菌能力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78.
目的对ACL重建术中联合使用RetroButton微钢板和光面同种异体皮质骨挤压钉进行股骨侧移植物固定的疗效进行初步观察。方法选取ACL断裂患者10名,采用标准膝关节镜下ACL重建术式,经前内侧入路定位和钻取股骨骨隧道,经取腱切口钻取胫骨隧道。股骨侧采用RetroButton微钢板固定后,从股骨隧道关节内入口置入光面同种异体皮质骨挤压钉;胫骨侧固定从隧道关节外入口置入可吸收界面钉,并用门型钉进行加强。通过X线平片、CT扫描、轴移试验以及Lachman试验对术后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通过3~6个月随访,所有患者的轴移试验和Lachman试验均转为阴性;通过X线平片和CT扫描测量股骨隧道,均未出现明显扩大,且挤压钉已部分吸收。结论联合使用RetroButton微钢板和光面同种异体皮质骨挤压钉对股骨侧移植物进行混合固定,在ACL术后3~6个月能有效防止股骨隧道的扩大;加之光面同种异体骨挤压钉所具有的骨诱导作用,其在理论上具有促进腱骨愈合进程的功能。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不同材料人工关节磨损颗粒对界面细胞生长特性的影响。方法:以体外培养正常人髋关节滑膜细胞系为模型,分别加入0.5和1.5mg/m(M/V)的Ti合金(Ti-6A1-4V)、CoCr合金和UHMWPE颗粒,观察滑膜细胞的生长曲线和倍增时间及其对颗粒的毒性反应。结果:与空白对照相比,UHMWPE颗粒对细胞生长有促进作用,倍增时间24.9h(空白对照为25.3h);Ti合金颗粒早期抑制细胞生长,第4天开始细胞数量持续增长,倍增时间为32.7h;CoCr合金颗粒表现为细胞毒性作用,至第8天细胞全部死亡,共毒性作用与颗粒浓度有关。结论:不同的人工关节材料颗粒对体外增减滑膜细胞的作用不同,其表现与之在松动人工关节界膜组织中的反应相似。  相似文献   
80.
目的:跟腱止点炎是指跟腱的跟骨止点及其相关结构的以退行性变为主的病变。以往多行保守治疗,但疗效不佳。为此了解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跟腱止点炎的效果。方法:2002-03/2004-01解放军总医院骨科共收治跟腱止点炎患者9例15侧。男4例,女5例;年龄22~56岁,平均26.6岁;病程0.5~8年,平均4.5年;体质量71~98kg,平均80.2kg。跟腱止点肿块、局部疼痛和足背伸受限15例,跟骨内翻15例,跟腱止点钙化5例。局麻下跟腱外侧小切口,显露跟腱外侧以及跟骨结节,切除滑囊、跟骨结节以及能发现的骨赘。随访时间6~25个月,平均13.8个月。结果:所有患者症状消失,功能恢复。踝关节-后足功能评分术前平均59分,术后平均92.5分(P<0.0001)。JOA评分术前83.3分,术后93.5分(P<0.001)。1例手术切骨范围较小,术后仍有长距离行走后疼痛。结论:小切口的微创治疗跟腱止点炎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症状,恢复足背屈功能。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患者体质量、步态及其引起的跟骨上角与跟腱的磨擦,与本病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