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60篇
综合类   6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探讨一氧化氮(NO)等相关炎性介质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中的作用。方法:采用3.5%牛磺胆酸逆行胰胆管注射建立鼠的ANP模型,观察NO、内毒素、白细胞介素(IL)-1、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变化,同时观察重组IL-2对ANP的治疗作用。结果:研究结果表明NO参与ANP的病变,与IL_1、I-L6、TNFα和内毒素的释放相平行,又与多器官损伤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研究结果还发现,重组IL-2的治疗能控制NO、IL_6、IL_1、TNFα和内毒素的过度释放,减轻了ANP的多器官损伤。结论:本研究提示NO在ANP的病损中起重要作用,而且IL_2对ANP有潜在的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52.
急性胆囊炎的标准治疗是胆囊切除术 ,自 2 0世纪90年代以来便开展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技术。在老年急症胆囊切除术的死亡率 ,低危机和高危机组分别达 1 0 %左右和 46%,对这类病例可采用经皮胆囊造口引流术 ,在局麻下操作 ,安全而有效 ,对危重患者更可在床旁施行。作者复习Duke大学医学中心于 1 999~ 2 0 0 2年施行的 45例经皮胆囊造口引流术结果。全组计男 2 6例 ,女 1 9例 ,平均年龄 63岁 ( 3~ 89岁 )。手术指征为急性胆囊炎患者而不能耐受较大的创伤性手术。手术在 1 %~ 2 %利多卡因局部浸润和B超及X线透视下进行。取 1 8G针经肝或…  相似文献   
53.
本世纪开始,对幽门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治疗意见仍未统一,究竟采用非手术治疗、单纯修补或胃切除等肯定性手术仍有争论,因为某些病人不一定复发溃疡,胃切除术在穿孔病人又有一定的危机。壁细胞(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可以治疗顽固性十二指肠溃疡而无并发症,在穿孔时加做网膜片闭合穿孔,可能取得合适的效果。作者在107例经选择的幽门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采用上述方法(以下简称OP+PCV),凡有休克、脓毒症或重大内科疾病者不包括在内。全组有男性103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48.5岁(20~74岁),具溃疡史平均3.5年,穿孔时间至手术平均9.5小时,其中2例超过24小时,穿孔的溃疡位置,有记录的计幽门前区6例,幽门6例和  相似文献   
54.
胆汁中促、抗成核因子的发现是近年来胆固醇性结石成因研究中的一大进展。我们应用伴刀豆素A凝集素固相化亲和层析结合SephadexG-200分于筛色谱技术,于1991年底从人体胆汁中分离和提纯得到一种糖蛋白,分子量为70KD,具有明显的促成核活性,其中性已糖与蛋白质含量之比为15.88%,一分子量的糖蛋白约含640个氨基酸,其N-末端氨基酸顺序为N-Ser-His-Gly-Met-Arg-Gln-Tyr-Tyr-Met-Lys。本文同时讨论了这一糖蛋白对胆石成因的病理学和生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55.
本文选择 1996年 9月~ 2 0 0 1年 9月住院期间上腹部大手术术后胃肠吻合口出血的 36例病人 (均经胃镜检查证实 ) ,运用生长抑素和生长激素联合治疗观察其对术后合并出血的疗效及作用机制。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36例术后并发胃肠吻合口出血 ,手术包括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胃癌根治术等。其中男 2 0例 ,女 16例 ,年龄 2 8~79岁 ,平均 6 2 .3岁。上消化道出血均经胃镜证实 (详见表1)。出血量分为大量 (>80 0ml)、中量 (5 0 0~ 80 0ml)和少量 (<5 0 0ml) (详见表 1)。表 1 上腹部术后上消化道出血的分组例数 (男/女 )年龄  …  相似文献   
56.
胆囊癌浸润肝脏决定手术及其方式的选择,并与病人有预后相关。超声、CT扫描和血管造影已用于胆囊癌的诊断,但对其影像学发现与肝内侵犯的组织学结果尚缺乏对比。为此作者进行这方面研究。日本Shinshu大学医院外科自1984~1993年曾治疗了36例胆囊癌,平均年龄63.2岁,男女各18例,采用超声、CT扫描和血管造影进行诊断。超声诊断肝脏受  相似文献   
57.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乳腺癌后机体免疫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通过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探讨HIFU治疗对乳腺癌患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以HIFU治疗18例Ⅱ~Ⅲ期乳腺癌患,通过流式细胞仪比较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HIFU治疗后手术标本的病理显示肿瘤细胞大片坏死,外周血CD3、CD4。γδT细胞和CD4/CD8比例明显增加,同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1FU对乳腺癌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并可增强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生长激素联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治疗效果。方法56例SAP患者随机分为生长抑素治疗组(予生长抑素十四肽治疗)和联合治疗组(予生长抑素十四肽、生长激素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浆蛋白、细菌培养、二重感染及CD4~ /CD8~ 比值的变化。结果生长抑素治疗组治疗7 d后的血浆白蛋白水平为(26.0±1.5)g/L,与治疗前(24.0±1.3)g/L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联合治疗组治疗后血浆白蛋白水平为(31.0±2.1)g/L,显著高于治疗前的(26.0±1.1)g/L(P<0.05)。生长抑素治疗组细菌培养阳性率为100.0%,显著高于联合治疗组的60.7%(P<0.05),以腹水或引流液较易有阳性结果;两组菌种鉴定主要以大肠杆菌和变形杆菌为主。生长抑素治疗组二重感染发生率为57.1%(16/28),与联合治疗组50.0%(14/28)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联合治疗组中真菌涂片为阳性的14例患者中,有真菌感染临床症状或体征者仅9例,而生长抑素治疗组中真菌涂片为阳性的16例患者均有轻重不一的临床表现。联合治疗组的CD4~ /CD8~ 比值呈上升趋势,但与生长抑素治疗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长抑素、生长激素联合治疗SAP能降低细菌感染的发生率,减少肠道菌群移位,同时促进机体合成功能,保护肠黏膜屏障。  相似文献   
59.
马保金  殷保兵  蔡端  任惠民  张延龄 《上海医学》2006,29(12):869-872,F0002
目的观察脑组织低氧诱导因子-1(HIF-1)与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脑损伤的相关性,及生长激素和生长抑制激素联合治疗SAP脑损伤的疗效。方法经胰胆管逆行注射3.5%牛磺胆酸钠(2.5 mL/kg体重)建立大鼠SAP模型,分成SAP模型组、生长抑制激素治疗组、生长激素治疗组、联合治疗组和0.9%氯化钠溶液组;另设假手术对照组。观察各组大鼠的血清炎性介质、内毒素和磷脂酶A2的变化,以及相应的脑组织电子显微镜下表现、脑损伤指标(脑水肿、血脑屏障和细胞凋亡)及脑组织HIF-1表达水平。结果SAP模型组大鼠血清的炎性介质、内毒素和磷脂酶A2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假手术对照组(P值均<0.01),电子显微镜示脑组织超微结构损伤严重,脑损伤指标亦显著升高(P<0.01);联合治疗组大鼠血清炎性介质和脑组织HIF-1表达水平均较SAP模型组显著降低(P值均<0.01),脑损伤程度亦显著减轻(P<0.01)。结论与假手术对照组相比,SAP模型组炎性介质显著升高,脑组织HIF-1表达过度增强,血脑屏障通透性、脑水肿和脑细胞凋亡均显著升高。生长激素和生长抑制激素联合治疗显著降低SAP大鼠炎性介质和脑组织HIF-1的表达,脑损伤程度亦相应减轻。  相似文献   
60.
陈进宏  马保金  蔡端 《上海医学》2005,28(2):107-109
目的 观察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rhTNF)- α和5- 氟尿嘧啶(5 FU)对人胃癌细胞株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其作用前、后人胃癌细胞株中死亡相关蛋白(DAP)3 的表达情况,探讨 DAP3 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不同浓度的 rhTNF α(0、50、100、200 ng/ml)和5 FU(0、1×10-6、1×10-5、1×10-4 mmol/L)作用于人胃癌细胞株BGC 823和HGC 27,采用酸性磷酸酶法测定各组细胞株的生长情况,确定rhTNF α和5 FU的有效浓度。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测定经有效浓度的rhTNF α和5 FU处理前、后人胃癌细胞株BGC 823和HGC 27中DAP3的表达情况。结果 酸性磷酸酶法测得100 ng/ml的 rhTNF α和1×10-5 mmol/L的5 FU可有效地抑制人胃癌细胞株 BGC 823 和 HGC 27 生长。人胃癌细胞株 BGC 823 和 HGC 27 中均未见 DAP3 表达,经 100 ng/ml 的rhTNF α或1×10-5 mmol/L的5 FU处理后 48 h,人胃癌细胞株 BGC 823 和 HGC 27 中均可见 DAP3 表达。结论 rhTNF α和5 FU通过诱导DAP3表达可抑制人胃癌细胞株BGC 823和HGC 27的生长,推测 DAP3 为一新的肿瘤治疗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