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60篇
综合类   6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1.
肝切除或移植后常有明显的代谢性碱中毒,作者观察肝硬变病人施行肝切除结果与酸碱平衡的关系。Kyoto大学医院第二外科在1985~1990年间共施行肝切除308例,选择其中271例单纯肝切除(指不包括血管重建或其他器官切除)进行分析。18例于术后7~34天死于肝功能衰竭,列为医院死亡组(HD);另选36例术后顺利恢复出院者作为对照。术后3天内输注5%~10%葡萄糖电解质液、冰冻血浆和白蛋白,不给乳酸盐类溶液和类固醇。测肺活量,尿功能(BUN、肌酐),肝功能(白蛋白、总胆红素、靛氰绿试验清除常数(K-ICG)、血气分析、动脉血酮体比  相似文献   
12.
自Rugero oddi阐述胆总管末端存有括约机制以来,有关胆汁从胆总管流入十二指肠的控制机理仍属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最初的研究认为奥狄氏括约肌象一个真正的括约肌,饥饿时呈持续关闭状态,阻止胆汁流入十二指肠;但在餐后,括约肌松弛,胆汁即进入十二指肠.其他的研究认为奥狄氏括约肌有更积极的作用,它通过—种"挤乳运动"将胆汁推入十二指肠.胚胎学研究提示人类奥狄氏括约肌的发生与十二指肠平滑肌无关,但其嵌入十二指肠壁内.有关奥狄  相似文献   
13.
胆汁泡蛋白ELISA检测法的建立与初步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胆汁泡蛋白快速检测法,筛选有效的胆石症防治手段。方法 获取33.5kd胆汁泡蛋白,通过微量抗原免疫法获得高效价抗体,建立ELISA标准曲线;并应用ELISA法测定正常人、胆石症患者胆汁和血清中泡蛋白含量,同时观察不同溶石防药和利胆冲剂、胆酸钠等对泡蛋白的影响。结果 建立了ELISA标准曲线,其曲线方程为Y=0.035X(r=0.99);正常人胆汁和血清中33.5kd泡蛋白含量都明显较胆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金纳多对非协调性异种肝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 对豚鼠和SD大鼠非协调性异种肝移植进行金纳多(银杏黄酮配糖体)注射液防治的分析,实验分为术前、术后金纳多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异种肝移植后肝脏和心脏的病理变化及肝脏门脉血流变化。结果 肝移植术后,两组的肝脏和心脏病理变化相似,肝内小血管腔内血小板、中性粒细胞聚集和纤维蛋白沉着造成广泛血栓,引起血管阻塞和组织梗死。心肌细胞破坏,心肌纤  相似文献   
15.
急性胰腺炎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AP)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性(SIRS)的关系。方法 观察71例AP患者的生长抑航船主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进展的过程。结果 多数SAP患者(86%)可以出现SIRS,而轻型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出现SIRS甚少(11%);SAP患者血清IL-1β,TNFα和IL-6水平明显升高,并与SAP的病损程度及SIRS的表现呈正相关。结论 SAP患者可以出现SIRS,生长抑素对SAP的SI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抑癌基因P^53蛋白在原发性胆囊癌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60例原发性胆囊癌抑癌基因P^53蛋白的表达。结果 胆囊癌肿瘤细胞P^53蛋白的阳性反应率为33.3%(20/60),慢性胆囊炎及癌旁正常粘阳性反应率均为0,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5)。结论 P^53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有一定的关系,低分化胆囊腺癌中P^53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高分化腺襄  相似文献   
17.
电刺激促进后肢缺血大鼠VEGFmRNA和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电刺激对后肢缺血大鼠VEGF的调节。方法:采用SD大鼠股浅动脉结扎法制备后肢缺血模型,应用RT-PCR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电刺激对后肢缺血大鼠VEGF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刺激频率为25Hz,强度为0.1V不引起肌肉收缩。缺血模型建立7d后连续电刺激7d,VEGFmRNA的表达刺激组比非刺激组增加3倍,VEGF蛋白增加两倍。结论:电刺激可促进后肢缺血大鼠VEGFmRNA和蛋白的表达,从而实现非分子的治疗性血管生成作用。  相似文献   
18.
马保金  殷保兵  蔡端  任惠民  张延龄 《上海医学》2006,29(12):869-872,F0002
目的观察脑组织低氧诱导因子-1(HIF-1)与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脑损伤的相关性,及生长激素和生长抑制激素联合治疗SAP脑损伤的疗效。方法经胰胆管逆行注射3.5%牛磺胆酸钠(2.5 mL/kg体重)建立大鼠SAP模型,分成SAP模型组、生长抑制激素治疗组、生长激素治疗组、联合治疗组和0.9%氯化钠溶液组;另设假手术对照组。观察各组大鼠的血清炎性介质、内毒素和磷脂酶A2的变化,以及相应的脑组织电子显微镜下表现、脑损伤指标(脑水肿、血脑屏障和细胞凋亡)及脑组织HIF-1表达水平。结果SAP模型组大鼠血清的炎性介质、内毒素和磷脂酶A2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假手术对照组(P值均<0.01),电子显微镜示脑组织超微结构损伤严重,脑损伤指标亦显著升高(P<0.01);联合治疗组大鼠血清炎性介质和脑组织HIF-1表达水平均较SAP模型组显著降低(P值均<0.01),脑损伤程度亦显著减轻(P<0.01)。结论与假手术对照组相比,SAP模型组炎性介质显著升高,脑组织HIF-1表达过度增强,血脑屏障通透性、脑水肿和脑细胞凋亡均显著升高。生长激素和生长抑制激素联合治疗显著降低SAP大鼠炎性介质和脑组织HIF-1的表达,脑损伤程度亦相应减轻。  相似文献   
19.
急症手术中胆道镜检和胆道造影用于胆总管探查的价值曹国海,倪泉兴,蔡端,张延龄急性胆囊炎伴胆道梗阻和感染常由于结石引起,术中手指们摸或探条检查易遗漏结石。如采用胆道镜检和阻道造影可以提高结石检出率。我院自1989年在急症手术中也开展这两项检查以观察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胰腺内分泌肿瘤(pancreatic endocrine tumours, PET)的临床特点,藉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对我院1973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77例PET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女性46例(59.7%);功能性PET占72.7%;良性为81.8%。术前B超和CT检查发现65例(84.4%)有胰腺占位病变;单发肿瘤位于胰头、体、尾部,分别为18.2%、28.6%和45.5%;多发肿瘤6例。肿瘤最大径8 cm。所有病例均得到病理检查,显示胰岛素瘤43例(55.8%),胃泌素瘤7例,胰高血糖素瘤5例,血管活性肠肽瘤1例,余21例为无功能PET。2例胃泌素瘤合并甲状旁腺瘤,为Ⅰ型多发性內分泌瘤。胰高血糖素瘤表现为游走性坏死性红斑、大泡性皮损和糖尿病。血管活性肠肽瘤表现为腹泻和低钾血症;无功能PET主要症状为反复中上腹隐痛。手术治疗PET的主要术式为肿瘤局部切除术(53例,68.8%)。手术后43例胰岛素瘤患者中,39例血糖恢复正常;胃泌素瘤、胰高血糖素瘤和血管活性肠肽瘤患者的术后症状均有缓解或完全消失。胰漏是主要的术后并发症。结论:PET发病隐匿,根据B超和CT检查可明确肿瘤的位置。最终诊断根据病理检查。本病预后明显好于胰腺癌,因此一旦明确诊断,应争取彻底切除肿瘤。恶性PET伴转移者的术后病死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