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0篇
眼科学   17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7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31.
为了探讨治疗免疫性不孕的有效方药,应用自拟固本活血汤治疗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阳性免疫性不孕31例。服药20天为1疗程,结果2个疗程后,显效25例,有效4例,无效2例,随访1年妊娠l6例,Emhb转阴率80.64%,妊娠率51.61%,总有效率93.55%.  相似文献   
32.
为掌握济宁市孕产妇保健状况,分析孕产妇死亡的各种构成因素,进一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和围产保健工作质量,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对全市1990至2000年死亡的孕产妇在监测的基础上进行了回顾性(含漏报)检查,并对孕产妇死亡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33.
P选择素在大肠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侯亚峰1陈金联2蔡瑞霞2吴伟1章崇志1周娜1曹菊珍1关键词P选择素大肠肿瘤免疫组化作者单位:1.铜陵市人民医院外科(铜陵244000)2.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大肠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且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乳腺良恶性病变磁共振弥散成像与分子生物学之间的相关性。材料和方法:对36例原发性乳腺癌和12例良性乳腺病变患者术前行乳腺弥散成像(DWI),测定良恶性病变弥散系数(ADC)值,术后标本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癌细胞CerbB-2、PCNA、P53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与磁共振弥散系数值的相关性。结果:34例乳腺癌及12例良性乳腺病变完成弥散成像。恶性肿瘤组ADC值(0.778±0.169)×10-3mm2/s明显小于良性病变ADC值(1.801±0.429)×10-3mm2/s(P<0.05,b=1000s/mm2)。ADC值与PCNA、P53表达呈负相关(r=-0.634,-0.493,P<0.05)。结论:乳腺良恶性病变的ADC值有显著性差异,乳腺癌的ADC值与分子生物学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35.
骨小细胞恶性肿瘤34例病理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骨小细胞恶性肿瘤(SCMT)的病理形态和免疫组化特点。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34例SCMT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 34例SCMT中22例为弥漫型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其中21例B细胞性,1例T细胞性;瘤组织表达CD45(LCA)、CD20(L26)或C1345RO(UCHL—1)。7例浆细胞肿瘤,其中5例为多发性骨髓瘤、2例为孤立性浆细胞瘤,表现为单一的不同分化程度的肿瘤性浆细胞;免疫组化示6例CD38( )。2例Ewing肉瘤显示排列密集、大小较一致的圆形细胞;肿瘤表达CD99和Vim。1例小细胞骨肉瘤,肿瘤由丰富密集的小细胞和网格状的骨样组织组成,瘤细胞Vim阳性。1例间叶性软骨肉瘤示富于血管的圆形或梭形细胞和透明软骨;瘤细胞表达Vim,软骨细胞表达S—100蛋白。1例小细胞癌示小细胞紧密片巢状排列,表达CK和EMA。结论 骨SCMT组织学类型各有不同的病理形态和免疫组化特征,结合临床和X线表现可作出正确的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36.
阿尔茨海默病(Aizheimer,AD)是一种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退行性病变。由于其病因未完全明了,迄为止尚无特效药治疗.临床治疗的重点多为护理和维持治疗近年来发现一些药物时AD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37.
在临床工作中,为危重病患者留取痰标本进行痰培养检测是常见的临床护理操作,我科发明使用一次性1ml注射器留取痰标本,方法简便易行,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8.
结膜松弛症(conjunctivochalasis)是由于球结膜过度松弛和(或)下睑张力高,造成松弛球结膜堆积在眼球与下睑缘,内、外眦部之间形成皱褶引起眼表泪液学异常,并伴有眼部不适(如流泪、干涩、异物感等)症状的疾病[1].有学者发现结膜松弛症可引起泪液动力学异常型干眼[2-5],泪液功能的改变在结膜松弛症的发生与发展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但机制尚不明.因此,本研究对结膜松弛症的泪液功能改变进行检测,以探讨结膜松弛症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39.
结膜松弛症临床与基础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目的 探讨结膜松弛症发病机制 ,寻求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用ColoBarTM Schirmer泪液试纸常规检查 ,观察泪河高度及形态、 2 %荧光素滴眼测定泪膜破裂时间、荧光素活体染色、用法国Luneau公司的Cochet&Bonnet敏感度测试仪测量眼表知觉敏感度 ,在SPECT下 ,用99mmTcO-4动态显像比较结膜松弛症与对照组泪液排除功能。观察结膜松弛症组织病理及超微结构改变。比较四种不同的手术疗效。结果 Schirmer试验结膜松弛症组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结膜松弛症组泪河、BUT、荧光素活体染色、知觉敏感度异常较对照组多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结膜松弛症组T1/2值 (2 92± 198)明显大于对照组 (110± 38) ,差异有显著意义 (t=3 5 8,P <0 0 1)。结膜松弛症组结膜病理组织学表现为结膜上皮增生 ,弹力纤维减少及慢性炎症等病理改变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结膜松弛症超微结构改变主要是成纤维细胞功能改变。手术后随访 6月 ,结膜新月形切除术组有效率 87 5 % ,眼轮匝肌移位缩短术组有效率 6 6 6 % ,结膜缝线固定术组有效率 75 0 % ,结膜切除羊膜移植术组有效率 6 0 0 %。结论 结膜松弛症有泪液学改变。病理组织学表现为弹力纤维减少 ,结膜成纤维细胞功能改变 ,手术治  相似文献   
40.
作者运用图像分析技术,对30例骨巨细胞瘤进行14项细胞形态参数测量。结果表明:多核巨细胞数密度、单核间质细胞核的面积、周长、形状因子、狭长因子、细胞数密度等参数,Ⅰ级与Ⅱ级无显著差异;单核间质细胞核的形态可能与复发有关。作者支持废弃Jaffe分级法,取消“良性”巨细胞瘤名称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