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8篇 |
免费 | 17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儿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14篇 |
内科学 | 11篇 |
特种医学 | 4篇 |
外科学 | 11篇 |
综合类 | 27篇 |
预防医学 | 6篇 |
药学 | 12篇 |
肿瘤学 | 1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9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9篇 |
2013年 | 8篇 |
2012年 | 10篇 |
2011年 | 6篇 |
2010年 | 11篇 |
2009年 | 4篇 |
2008年 | 1篇 |
2007年 | 5篇 |
2006年 | 2篇 |
2005年 | 6篇 |
2004年 | 1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
目的 探讨一种乳腺癌乳房再造时假体选择的新方法.方法 参照健侧乳房,测出其四维:体积、横径、纵径及乳房高度,根据公式计算出拟要置放假体的大小,从目录中遴选出个性化的假体,同时根据身高、肥胖情况再进行20~25ml的增减.结果 采用上述四维法进行30例乳腺癌术后Ⅰ期乳房假体再造术,手术效果满意,乳房形态良好.结论 四维法选择假体方法准确、简单和实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胰腺导管腺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1α,HIF-1α)表达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微血管密度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2009年10月-2010年10月手术切除的43例胰腺导管腺癌标本和20例正常胰腺组织对照标本分别进行HIF-1α、VEGF和CD34检测,再结合肿瘤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进行相关分析。结果:HIF-1α、VEGF在胰腺癌组织中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胰腺组织(67.4%比10.0%和76.7%比35.0%,P〈0.01),胰腺癌组织中的微血管密度(micro vessel density,MVD)计数也显著高于正常胰腺组织(21.95±7.83比11.95±3.90,P〈0.01)。HIF-1α表达与VEGF、MVD等呈正相关,且HIF-1α表达与肿瘤的直径、临床分期以及有无淋巴结或远处转移相关,而与肿瘤的部位和病理学分级之间无关。结论:HIF-1α在人胰腺导管腺癌中高表达,并与胰腺癌微血管形成以及胰腺癌的生物学行为关系密切,有望为胰腺癌的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4.
目的 评价国产奥司他韦治疗流行性感冒(流感)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单盲对照试验,国产组采用国产奥司他韦治疗,进口组采用进口奥司他韦治疗,用法均为75 mg/次,每日2次口服,疗程5 d.对两组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进行评价,以此判断疗效.两组基线和不良反应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疗效差异性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 共入选209例患者,其中国产组98例,进口组111例.两组在体温动态变化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61,P>0.05).进口组症状评分在24~48 h内下降速度快于国产组,但至72 h时接近同一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75,P>0.05).两组在不良反应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97,P>0.05).结论 国产奥司他韦治疗流感与进口奥司他韦同样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赖氨酰氧化酶(LOX)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9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20例乳腺癌中LOX、MMP-2、MMP-9蛋白的表达情况,并进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LOX、MMP-2和MMP-9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5% (81/120)、70.0% (84/120)和68.3%(82/120),其中在腋窝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率分别为81.6% (62/76)、88.2% (67/76)和84.2% (64/76),无腋窝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率分别为43.2%(19/44)、38.6% (17/44)和40.9%(18/44),两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进一步分析表明,乳腺癌组织中LOX与MMP-2(r=0.462,P=0.000)、MMP-9(r=0.293,P=0.001)的蛋白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LOX、MMP-2、MMP-9蛋白在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它们可能在乳腺癌转移中发挥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6.
淋巴水肿是一种以淋巴引流障碍导致纤维脂肪组织进行性沉积为特征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理、社会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原发性淋巴水肿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淋巴系统发育不良和淋巴引流功能障碍而引起的,通常发生在儿童时期.多数病例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其中近30%原发性淋巴水肿的基因突变发生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的信号通路中.继发性淋巴水肿常见的病因包括创伤、寄生虫感染、外科手术、放化疗及黑色素瘤等.近年来,随着实体肿瘤发病率逐渐升高,癌症相关淋巴水肿已经成为继发性淋巴水肿的主要原因.目前,治疗淋巴水肿的方法本质上是姑息性的,以延缓病情进展为治疗目的,主要包括药物、细胞生长因子、干细胞及组织基因工程等方法. 相似文献
28.
高血压病患者焦虑和抑郁流行病学调查和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高血压病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况以及影响因素。方法采取病例对照研究,随机抽取绵阳市涪城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40例(高血压组)和正常健康体检者250人(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定其焦虑和抑郁情况,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高血压病组焦虑和抑郁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分剐为29.1%比2%和21.8%比1.2%),吸烟、血压控制不佳和伴随心血管疾病与焦虑相关,而女性、年长和伴随心血管疾病与抑郁亦相关。结论高血压病患者焦虑与抑郁的发生率较高,吸烟、血压控制不佳和伴随心血管疾病与焦虑相关,女性、年龄和伴随心血管疾病与抑郁亦相关,医生应把识别和治疗焦虑、抑郁作为高血压病诊治的“常规”。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治疗依从性的影响,从而提高乳腺癌患者生理和社会两方面的生存质量,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我院行乳腺癌根治术或保乳术后行化疗的患者100例作为观察对象,两组患者术后第5~7天分别采用CTF(环磷酰胺、吡柔比星、5-氟脲嘧啶)、CAF(环磷酰胺、阿霉素、5-FU)等方案进行化疗,在化疗期间对照组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采取随机对症治疗及护理,干预组着重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化疗期间的并发症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化疗结束后的社会行为问题、个人情绪问题、习惯问题及学习工作问题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干预组患者化疗结束后治疗依从率达98.0%,显著高于对照组(78.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率较对照组提高更显著,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干预组服务态度、沟通技巧、病房环境、服务水平、护士仪表的满意度评分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干预组化疗期间无一例出现皮瓣漂浮及渗漏,干预组患者护理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达22%,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30.
目的观察光动力疗法(PDT)对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的杀伤效果,选择最佳作用参数(光敏剂浓度和光照强度);探讨PDT的作用机制,为PDT在乳腺癌的动物荷瘤模型和临床运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激光组、单纯光敏剂组和实验组(照光 光敏剂)。对体外培养的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进行HpD-PDT实验,应用MTT法检测其光密度值OD492,观察不同实验条件下对人乳腺癌细胞在体外的抑制作用,并绘制其抑制曲线和观察其形态学变化。结果HpD-PDT组(HpD2μg/ml,5J/cm2)于治疗后24h明显抑制体外培养的人乳腺癌细胞,而空白对照组、单纯使用光敏剂组(HpD2μg/ml)及单纯激光照射组(5J/cm2)对细胞增殖均无明显影响。HpD-PDT后12h,透射电镜可见:实验组细胞内出现大量的核碎裂、核融解、核消失等坏死征象。结论HpD-PDT可明显抑制体外培养的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的生长,光动力疗法为乳腺癌新的治疗手段提供了理论及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