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2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3篇
肿瘤学   2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目的探讨抑制赖氨酰氧化酶(lysyl oxidase,LOX)基因表达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乳腺癌MDA-MB-231细胞分为实验组(RNAi组)、阴性对照组(Mock组)和空白对照组(Con组);设计合成特异性慢病毒干扰载体(LOX-RNAi-LV)转染MDA-MB-231细胞。以荧光定量PCR检测LOX mRNA及增殖因子Ki-67、cyclinD1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LOX基因蛋白的表达水平;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细胞集落形成实验观察各组细胞生长及增殖情况。结果转染LOX-RNAi-LV后,MDA-MB-231细胞中LOX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细胞生长、增殖能力明显减弱,细胞集落形成率明显降低,相关增殖因子Ki-67和cyclin D1 mRNA的表达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转染LOX-RNAi-LV可有效干扰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中LOX mRNA和蛋白的表达,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Ki-67、cyclinD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2.
目的:观察洛铂联合长春瑞滨(NL方案)或顺铂联合长春瑞滨(NP方案)对蒽环及紫杉类药物治疗失败的晚期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39例确诊为蒽环类、紫杉类治疗失败的晚期转移性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NL方案组或NP方案组治疗.NL方案组20例,长春瑞滨(NVB) 25 mg/m2,静脉滴入,d1,d8;洛铂(LBP) 30 mg/m2,静脉滴入,d1.NP方案组19例,NVB 25 mg/m2,静脉滴入,d1、d8;顺铂(DDP) 30 mg/m2,静脉滴入,d1~d3.21 d为1个周期,至少2个周期.结果:39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NL组总有效率(RR)为60%(12/20),NP组为47.4%(9/1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 NL组为94 d,NP组为128 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NP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NL组,P<0.05;但白细胞减少及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蒽环、紫杉类耐药的晚期乳腺癌,NL方案是一个安全、有效的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3.
目的 拓扑异构酶Ⅱ(typeⅡtopoisomerase,TOP2A) DNA是常见的化疗疗效预测因子,HER2是与乳腺癌相关的重要的原癌基因之一.本研究探讨乳腺癌组织中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neu和TopoⅡ之间的关系,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0-02-01-2012-09-30手术治疗的96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标本,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 time polymerase chainreaction,RQ-PCR)检测和评估基因扩增水平,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微阵列(n=76)检查基因扩增和蛋白质表达水平之间是否存在相互关系.结果 根据RQ-PCR或IHC微阵列取得的HER2/neu基因状态,TOP2A基因的扩增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481和0.935.在HER2/neu(-)基因型患者中,29.1%(14/48)的患者显示出TOP2A基因水平高于第三四分位值,然而22.9%(11/48)的HER2/neu(+)基因型患者的数值处于第一四分位值(log TOP2A<0.62),因此表明存在低水平的扩增.采用IHC以及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方法确定具有HER2/neu-基因型的60例患者中,22.9%(11/48)的患者在IHC微阵列上被归类为TOP2A(+)基因型患者.同时,采用IHC以及FISH法将患者视为HER2/neu(+)基因型患者的14例患者中,大多数患者(n=10)被归类为TOP2A(+)基因型患者.结论 乳腺癌组织中TOP2A基因的扩增并不局限于带有HER2/neu(+)基因型的患者,并且很大比例的HER2/neu(-)基因型患者表现出具有高水平的TOP2A基因.  相似文献   
124.
目的:探讨少肌症对消化道癌腹部手术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对6447例消化道癌腹部手术患者进行前瞻性分析。术前进行第3腰椎(L3)的计算机断层扫描,骨骼肌指数低于性别特异性下四分位数时为少肌症。记录手术情况,随访预后,进行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结果:6447例消化道癌患者中,1638例(25.4%)在术前诊断患有少肌症。少肌症组患者术后总并发症(37.4%vs12.9%)和肺部并发症(3.1%vs2.1%)的发生率以及30d再入院率(1.1%vs0.4%)明显高于非少肌症组(P<0.05)。少肌症患者术后住院时间较非少肌症患者明显延长[(9.42±3.40)dvs(8.51±3.17)d,P<0.001]。少肌症组接受术后化疗(73.1%vs69.2%)或放疗(10.6%vs8.8%)的患者明显多于非少肌症组(P<0.05)。少肌症患者接受化疗方案修改(延迟、剂量减少或终止)的现象较非少肌症组更普遍(48.5%vs44.2%,P=0.018)。在随访期间,少肌症患者的总生存率(53.9%vs69.3%)和无病生存率(36.8%vs59.7%)明显低于非少肌症患者(P<0.01)。多变量分析显示,少肌症是消化道癌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比值比(OR)=5.418,95%置信区间(CI)2.986~9.828,P<0.001],提示生存率[风险比(HR)=0.649,95%CI0.426~0.991,P=0.045]和无病生存率(HR=0.514,95%CI0.348~0.757,P=0.001)较低。结论:少肌症可作为消化道癌腹部手术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在消化道癌手术前判断是否存在少肌症,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可能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25.
痰热清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奕  胡腾  薛丽容  黄春蓉 《西部医学》2010,22(2):281-282
目的探讨痰热清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9倒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痰热清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对照组单独采用利巴韦林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同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6.
目的 评价能谱CT不同能量成像条件下实验小型猪肝血管影像图像质量,以确定最佳延迟扫描时间和单能图像。方法 对9头小型猪均行常规宝石能谱成像(GSI)扫描,而后注入对比剂,应用智能追踪(Smart Prep)技术对肝脏行动脉期扫描,延迟35、50、70 s分别釆集能谱CT增强图像。测量各延迟时间肝动脉、门静脉、肝静脉、肝实质CT值,计算门静脉与肝实质CT值的差值、肝静脉与肝实质CT值的差值,获得上述差值的峰值,比较不同延迟时间门静脉、肝静脉、肝实质CT值及其差值,确定小型猪门静脉期及静脉期最佳延迟时间。以5 keV为间距,选取40~140 keV的21个单能图像,测量三期图像的SNR、CNR和噪声,确定三期实验小型猪的最佳单能量图像。2名医师在盲法下对重建图像进行主观图像质量评分,一致性评估采用Kappa检验。结果 不同延迟时间门静脉CT值、肝静脉CT值、门静脉与肝实质CT值的差值、肝静脉与肝实质CT值的差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延迟时间肝实质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门静脉与肝实质CT值差值的峰值出现时间为延迟50 s,肝静脉与肝实质CT值差值的峰值出现时间为延迟70 s。在65 keV水平,三期图像SNR和CNR均较高,噪声较低。2名医师对三期重建图像的各项评分均≥3分,且均具有中等以上的一致性(Kappa=0.769、0.609、0.727)。结论 动脉期扫描后延迟50 s是能谱CT观察实验小型猪门静脉期的最佳延迟时间,延迟70 s是观察静脉期的最佳延迟时间;65 keV图像是观察实验小型猪肝动脉期、门静脉期及静脉期的最佳单能图像。  相似文献   
127.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disease2019,COVID-19)的临床特点。方法:对确诊为COVID-19的24例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24例病例中,男性14例,女性10例,有武汉旅居史22例,占总数的91.7%;患者以发热、咳嗽为最主要临床表现,伴有头痛、乏力、全身酸痛等流感样症状。予支持对症、抗病毒、氧疗、糖皮质激素等综合治疗,全部患者痊愈或好转。病毒核酸转阴时间为(20.41±7.12)d。结论:结合流行病学史,发热,胸部CT肺炎表现及白细胞、淋巴细胞计数的正常或减少作为诊断本病的临床依据,T淋巴细胞计数的减少与患者的病情、预后有一定的相关性。治愈率高,但患者排毒时间长,须延长隔离时间。  相似文献   
128.
目的探讨蒽环类药物对已经使用赫赛汀的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6年6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首诊的早期her2阳性并且接受靶向治疗的84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最终完成治疗的66例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C-TH组(31例)和TCH组(35例)两组。对所有患者进行临床基线特征、化疗方案和不良反应的记录,并且对患者进行随访,主要终点是患者的无病生存期(DFS)和总生存期(OS),次要终点是两种治疗方案的不良反应,数据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中,AC-TH组和TCH组的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7.1%和80.0%,总生存率分别为93.5%和94.3%,在疗效(DFS和OS)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在Ⅲa期亚组中,AC-TH组的DFS显著高于TCH组(P<0.05);AC-TH组的心脏毒性发生率高于TCH组(P<0.05)。结论对于临床分期Ⅲa期的病人,蒽环类药物可以降低患者的复发转移风险。  相似文献   
129.
目的 系统评价腹腔镜比较开放手术姑息性切除Ⅳ期结直肠癌原发肿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1991年1月至2019年5月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关于腹腔镜比较开放手术姑息性切除Ⅳ期结直肠癌原发肿瘤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或临床对照试验(CCT),中文...  相似文献   
130.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CHB)与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临床特征及肝组织病理学表现的差异。方法 2013年~2017年我院诊治的CHB患者300例和CHC患者100例,收集临床资料并行肝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本组资料显示,CHC患者年龄显著大于【(47.6±12.8)岁对(36.3±9.7)岁】、病程显著长于【(13.1±0.9)年对(6.2±1.8)年】、基础疾病显著多于(39.0%对18.7%)、经血感染显著多于(63.0%对36.7%)、母婴传播显著少于(3.0%对29.7%)、吸毒感染显著多于(40.0%对7.0%)和性传播显著少于(14.0%对26.7%)CHB患者(P<0.05);CHB患者血清ALT水平为(76.5±10.8) U/L,AST水平为(111.2±21.3) U/L,与CHC患者的【(105.2±20.8) U/L和(98.3±20.1) U/L】比,差异显著(P<0.05);CHC患者肝组织炎症分级>G2者为83.0%,显著高于CHB患者的48.7%(P<0.05),而肝纤维化分期>S2者为65.0%,也显著高于CHB患者的28.3%(P<0.05)。结论CHC患者由于病程长,发病隐匿,肝组织损伤更明显,需要积极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