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154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 毫秒
71.
股骨重建髓内针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髋部骨折36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评价股骨重建髓内针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髋部骨折的临床疗效,并指出手术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方法选取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髋部骨折36例(包括股骨颈骨折27例,转子间骨折9例),均用股骨重建髓内针(reconstructionnail)治疗。结果所有病例随访6~36个月,平均20个月。全部股骨干骨折均在术后6个月内获得愈合,股骨颈骨折除1例发生迟延愈合外,其余均在3个月内愈合。1例近端锁钉折断。无髓内针和远端锁钉断裂。未发生感染和栓塞等并发症。结论股骨重建髓内针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髋部骨折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内固定方法,可同时对两个部位的骨折进行固定,并且可采取不切开骨折端的闭合方式植入,手术切口小、时间短、固定效果可靠,减少了手术中出血和对骨折端血运的破坏,有利于骨折的愈合。  相似文献   
72.
肱骨近端移位骨折的手术治疗(附31例随访分析)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5  
黄强  蒋协远  耿向苏  王满宜 《中华外科杂志》2000,38(10):728-731,I041
目的 总结治疗肱骨近端移位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结果。方法 手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31例,男18例,女13例,平均年龄36.8岁,平均随访时间40.5个月;手术均采用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钢板固定12例,单纯螺钉固定15例,克氏针加石膏固定4例;采用Neer分类及评分方法评价手术效果。结果 两部分外科颈骨折优良率为69%,无坏死及骨折不愈合;三部分骨折和四部分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满意率较低;三部分骨折的肱  相似文献   
73.
老年肱骨远端骨折的治疗选择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老年患者肱骨远端骨折常因骨质疏松而致关节面严重粉碎,治疗十分困难。由于全肘关节置换有一定的使用年限,对于活动量较大的成年人,内固定仍是主要的选择,但是对于老年患者,究竟应该选择内固定还是进行全肘关节置换,始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在过去几十年,肱骨远端骨折的处理有了很大的进步,其主要进展包括双钢板固定的提出、三维CT重建的广泛应用、对更复杂的关节面剪切骨折的认识、平行钢板技术的理解、关节周围解剖钢板的应用以及全肘关节置换术的选择性应用。本文对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对老年肱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治疗选择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4.
目的对照研究威利坦(venostan)在消除四肢骨折后早期肢体肿胀中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1年1月至2011年10月,将200例四肢骨折后肢体肿胀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实验组给予威利坦片剂口服结合冷疗、肢体抬高等常规物理疗法,对照组仅给予冷疗、肢体抬高等常规物理疗法,两组均禁用其他消肿药物。于入院时、入院后第3、4、5、7、10、14天测量肿胀肢体周径并作记录,观察消肿程度、消肿时间、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起效更快,第3天即开始起效,对照组第5天才能起效。受伤后7 d内,两组间消肿情况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10 d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消肿的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威利坦片剂能在创伤后早期(7 d内)较快消除肢体肿胀,有助于手术早期进行和肢体康复。  相似文献   
75.
移位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肘部的最常见损伤类型,发病高峰出现在4~8岁[1],易出现肘内翻后遗症。本骨折属于肘部的严重损伤,尤其对于移位显著病例,常并发神经损伤,甚至发生血管功能障碍,导致出现更为严重的间室综合征,处理不当可造成Volkmann挛缩,形成终身病废。因此,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应尽早予以麻醉下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并辅以长臂石膏后托固定肘  相似文献   
76.
目的 探讨在骨盆髋臼骨折中采用耻骨联合上缘横形或下腹正中切口,真骨盆内操作(Stoppa人路)的初步临床经验. 方法对2008年3月至11月问应用Stoppa入路治疗的10例骨盆髋臼骨折患者进行总结.5例骨盆患者均为Tile C型,Stoppa入路复位同定前环的高位耻骨支骨折.髋臼骨折为横行2例,双柱、T型及后柱(四边体粉碎骨折伴中心脱位)骨折各1例,单纯Stoppa入路2例,联合Kocher-Langenbeck及髂腹股沟入路3例. 结果所有骨盆骨折均复位优,所有髋臼骨折均解剖复位.Stoppa入路平均切口长度10 cm(9~12 cm),平均手术时间88 min(75~105 min),半均出血560 mL(250~800 mL),无手术并发症.7例获得4~8个月随访,功能结果均满意. 结论 Stoppa入路可以替代髂腹股沟入路治疗高位耻骨支骨折,也可单独或联合其他入路治疗髋臼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77.
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   总被引:39,自引:1,他引:38  
目的 评价动力髋螺钉 (dynamichipscrew ,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效果 ,探讨头钉尖顶距 (TAD)与头钉拔出的关系。 方法 我院 1993年 3月~ 2 0 0 0年 9月以 13 5°DHS治疗转子间骨折 163例 (165髋 ) ,患者平均年龄 47岁。术后测量头钉TAD。 结果 随访时间平均 2年半。 1侧头钉拔出 ,余 164侧骨折顺利愈合 ,愈合时间平均 3 .5个月。 1例头坏死 ,1例慢性感染。头钉TAD平均 3 1mm ,拔出者TAD为 48mm。 结论 DHS是治疗转子间骨折的较好选择之一。对年轻患者 ,TAD增加与头钉拔出率增高无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78.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characteristics, treatment method and prognosis of tibial tuberosity avulsion fracture in children. Methods From January 1995 to December 2007, there were 25 cases (23 boys and 2 girls). The age at injury ranged from 12 to 16 years(average 13.5 years). All cases were unilateral involved (10 of left, 15 of right). All of the injuries resulted from participation in athletic activities, 10 in basketball, 7 while jumping, and 8 in football game. According to the classification of Ogden, there were 1 type 1A, 4 type 1B, 5 type 2A, 7 type 2B, 4 type 3A, and 4 type 3B fractures. One type 1A fracture was treated nonoperatively with east immobilization, and other 24 fractures with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Results All of 25 cases were followed from 14 months to 7 years (average 43 months). The range of motion of knee joint was 0°-140° 3 months after operation, and all of them recovered to pre-injury levels of activity by 6 months after operation. According to Mosier clinical assessment system, the final outcome was evaluated as excellent in all. Wound healed primary, no compartment syndrome was found. The time of bony union ranged from 2 to 5 months, with the mean time of 3 months. No complications of infection, ex-tremities deformity and inner fixation failure were found. Conclusion The tuberosity avulsion fracture in children is an uncommon and special type of epiphyseal injury. These fractures occur in the narrow range of 13 to 16 years of age. The majority of patients are males, and most of them are unilateral involved. This in-jury has an excellent outcome without deformity or functional loss, once adequate reduction and fixation of fracture fragments have been achieved.  相似文献   
79.
钢板治疗股骨干骨折失效原因探讨:(附102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59,自引:0,他引:59  
作者对102例钢板治疗股骨干骨折失效的病例(其中普通钢板37例,国产加压钢板60例,进口AO钢板5例)进行了分析和总结,认为造成钢板失效的主要原因是:(1)骨折未获得解剖复位;(2)内固定不牢固;(3)对粉碎骨折或有骨缺损者未一期植骨;(4)术后未能正确指导功能锻炼及过早负重等。作者认为,普通钢板不能用于治疗股骨干骨折。强调解剖复位、牢固固定、尽量保护骨折处血运、一期植骨、正确指导功能锻炼及不过早  相似文献   
80.
人工桡骨头置换治疗肘关节不稳定的桡骨头粉碎性骨折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探讨钛制人工桡骨头置换治疗肘关节不稳定的桡骨头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0年1月至2003年8月采用钛制人工桡骨头置换治疗肘关节不稳定的桡骨头粉碎性骨折18例,男13例,女5例;年龄24~47岁,平均34.8岁。左侧8例,右侧10例。合并同侧肘关节其他骨折3例,其中桡骨近端粉碎性骨折1例,尺骨冠状突骨折2例;合并同侧上肢其他部位骨折4例,其中桡骨远端骨折3例,肱骨外科颈骨折1例。按Mason分型,Ⅲ型10例,Ⅳ型7例,Essex-Lopresti损伤1例;所有患者均为闭合性损伤,除4例为伤后3周以上的陈旧性骨折脱位外,其余均为伤后2周内的新鲜损伤。伤后至手术的时间平均为9d(4~26d)。结果术后平均随访29个月(12~44个月)。按Broberg和Morrey评估标准进行功能评定,优8例(44.4%),良8例(44.4%),可1例(5.6%),差1例(5.6%),优良率为88.9%。未见切口感染、神经损伤、金属异物反应、肘外翻增大及腕部畸形等并发症。X线片显示置换的桡骨头假体稳定,未发现桡骨短缩、上移和下尺桡关节半脱位。假体的生物相容性良好,未见炎性反应和金属异物反应。6例肘部有轻度异位骨化,但未对肘和前臂的运动造成明显影响。结论钛制人工桡骨头置换治疗肘关节不稳定的桡骨头粉碎性骨折可获得比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