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1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6篇
耳鼻咽喉   3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2篇
内科学   4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98篇
预防医学   23篇
眼科学   61篇
药学   53篇
中国医学   31篇
肿瘤学   5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51.
安康燃煤污染型砷中毒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安康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区是否存在燃煤污染型砷中毒。方法:根据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区分布,采集石煤、空气、土壤、饮水、粮食、蔬菜、学龄儿童发、尿,用无色散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度计测定砷含量。结果:安康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区土壤砷含量7.87 mg/kg,饮水<0.005 mg/L;石煤砷含量107.8mg/kg,经燃烧排入居室内空气砷达0.44 mg/m3,超过国家标准0.003 mg/m3147倍,导致室内存放粮食、蔬菜砷污染,均超过国家0.5 mg/kg标准;学龄儿童发砷1.88 mg/kg,一定程度反映出居住人群体内砷的蓄积水平;检出皮肤损害病变率10.7%。结论:安康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区存在燃煤污染型砷中毒,改灶是有效控制氟、砷中毒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352.
目的:观察白细胞增长仪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82例因化疗而致白细胞减少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SPW-1A型白细胞增长仪,交替电脉冲刺激双侧足三里及三阴交穴进行体表穴位电刺激治疗。结果:治疗组45例白细胞数上升达正常水平32例(71%),对照组37例白细胞数上升达正常水平14例(3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用白细胞增长仪交替电脉冲刺激双侧足三里及三阴交穴进行体表穴位电刺激疗法,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症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53.
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MODS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观察治疗前后的Marshall评分、胃肠功能障碍评分、中医症状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第3天和第7天的中医症状评分明显改善,与对照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第7天的Marshall评分和胃肠功能障碍评分明显改善,与对照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疗程结束治疗组有效率为65%,对照组为40%,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能改善器官功能和症状,提高生存率,改善预后,是治疗MODS的临床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354.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冠心病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同型半胱氨酸(HCY)与冠心病(CHD)不同临床类型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07年1~12月在我院住院的110例CHD患者及同期住院经冠状动脉造影、超声心动图及其他检查证实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30例作为对照,CHD患者按WHO诊断标准,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2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34例)、稳定型心绞痛组(48例)。采用循环酶法检测各组患者血浆HCY水平。结果:CHD患者血浆HCY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心肌梗死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浆HCY水平较稳定型心绞痛组及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CY作为独立的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对冠心病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作为判定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稳定性和严重性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55.
顺铂的时辰化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按时辰给药能否减轻顺铂(cisplatin,PDD)的毒副反应。方法 自2004年4月~2006年3月以时辰给药方式治疗29例肿瘤患者(A组),化疗方案主要有NVB/PDD;PDD/CF/5-Fu;Taxotere/PDD。药物输注采用法国Aguettant公司生产的“Melodie”4通道程控输液泵,以正弦曲线方式给药。PDD20mg/(m^2.d),自10∶00~22∶00,峰值在16∶00,d1~4;同期30例含PDD方案化疗的患者为对照(B组),对照组PDD25mg/(m2.d),自09∶00~10∶00,d1~3,常规输注。两组病例均同样采用5-HT3受体拮抗剂+地塞米松止吐,同样水化、利尿处理。结果 A组共完成72个周期的化疗,平均每个病例完成2.48个周期。两组(A∶B)毒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急性呕吐13.79%∶53.33%,P〈0.001;延迟呕吐3.45%∶43.33%,P〈0.001;恶心31.03%∶63.33%,P〈0.05。血液学毒性和肝肾毒性两组无差异。结论 时辰给药在控制PDD的胃肠道反应方面具有显著性优势,从而在化疗期间带来更好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56.
老年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的腔内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合并膀胱结石的有效手术方法。方法 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及膀胱镜下碎石治疗BPH并膀胱结石12例患者。结果 所有患者均一次处理成功,除5例膀胱粘有散在充血外,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6~12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平均9.0分。结论 TURP结合膀胱镜下碎石术是治疗BPH合并膀胱结石的一种安全性高、疗效确切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57.
通淋汤为主治疗淋病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自1995年2月~1997年2月应用自拟通淋汤,同时配用西药治疗无并发症淋病36例,取得了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病例选择:有非婚性接触史,男性有尿急尿痛,尿道有脓性分泌物,脓性分泌物做涂片和培养证实为淋球菌;女性主要有白带增多,宫颈分泌物...  相似文献   
358.
目的观察如意金黄膏外敷对克罗恩病合并肛瘘术后创面修复、细胞生长因子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16例克罗恩病合并肛瘘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8例予以英夫利昔单抗联合非切割型挂线引流术治疗,观察组5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如意金黄膏外敷治疗,疗程为4周。观察2组创面修复(瘘口愈合时间、创面分泌物、肉芽生长情况)、细胞生长因子[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皮生长因子(EGF)]、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1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变化情况,比较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结果治疗第28天,观察组创面分泌物积分及肉芽生长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瘘口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2组FGF-1、FGF-2、VEGF、EGF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均0.05),IL-1β、IL-12、TNF-α、IFN-γ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肛瘘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如意金黄膏外敷可显著促进克罗恩病合并肛瘘术后患者创面修复,降低肛瘘复发率,其机制可能与增加细胞生长因子表达、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59.
V征手术治疗和术后立体视重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不同手术方式治疗V征的手术效果并探讨其发病原因 ,手术前后立体视功能的变化。方法 根据 5 2例V征患者向上和向下 2 5°注视时的斜视度变化及下斜肌功能将病人分三组 ,分别采用三种手术方式治疗 ,即水平肌后徙和 /或缩短 下斜肌减弱术、水平肌后徙和 /或缩短 垂直移位术及水平肌后徙和 /或缩短并垂直移位 下斜肌减弱术矫正V征。观察三种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和双眼视功能变化。结果  1 5 2例V型斜视患者 ,3 9例具有单侧或双侧下斜肌功能过强 ,占75 %。 2 三组病人上下斜视角差分别由术前 ( 2 1 14± 3 49) △ 、 ( 4 1 70± 8 77) △ 、 ( 2 2 78± 5 65 ) △ 变为术后 ( 7 0 5± 3 0 4) △ 、 ( 6 80± 3 11) △ 、 ( 7 0 5± 2 90 ) △ 。 3 用同视机、Worth四点灯、Titmus立体图检查 ,V -内斜、V -外斜术前、术后融合功能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V征可由多种因素引起 ,斜肌功能异常为其主要发病原因 ;治疗V征有多种手术方式 ,要根据病因及患者的上下斜视角差加以选择。本研究采用三种手术方式治疗V征不仅矫正眼位 ,其双眼视功能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部分可获得精细立体视 ,达到了功能治愈。因此 ,三种手术方式均为治疗V征的有效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60.
原位胶化缓释滴眼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综述原位胶化缓释滴眼剂研究的新方法与新进展。方法:通过对不同原理制备原位胶化缓释滴眼剂的方法介绍,对影响滴眼剂胶化过程及稳定性的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原位胶化缓释滴眼剂可显延长药物在眼部的滞留时间,提高生物利用度。结论:原位胶化缓释滴眼剂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眼部用药新剂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