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研究多发伤患者肠屏障功能的变化及其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关系。方法将2007年8月-2008年3月收治的52例多发伤患者根据ISS评分分为轻度创伤组(ISS〈16,n=24)、中度创伤组(16≤ISS〈25,n=15)、重度创伤组(ISS≥25,n=13),同时设对照组(健康志愿者,n=10),分别于创伤后第1、3、6天采集外周血,采用酶学分光光度计法检测血浆D乳酸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水平;记录创伤后输血量、第1天输液量,记录感染并发症、SIRS发生率和住院时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轻度创伤组伤后血清IFABP和血浆D-乳酸水平无明显变化,中、重度创伤组血清IFABP和血浆D-乳酸水平在伤后第1天均明显升高(P〈0.01),且重度创伤组高于中度创伤组(P〈0.01),随后血清IFABP和血浆D-乳酸水平逐渐下降,中度创伤组在伤后第6天已基本恢复正常(P〉0.05),而重度创伤组伤后第6天仍显著高于正常(P〈0.01)。相关分析表明,血清IFABP和血浆D-乳酸水平具有显著相关性(创伤后第1、3,6天分别为r=0.949,r=0.871,r=0.951,P〈0.01);输血量与IFABP及D-乳酸水平呈正相关(创伤后第1、3、6天分别为r=0.562,r=0.534,r=0.465;r=0.507,r=0.468,r=0.312,P〈0.01);IFABP和D-乳酸水平与SIRS发生呈正相关(创伤后第1、3、6天分别为r=0.542,r=0.566,r=0.469;r=0.488,r=0.606,r=0.421,P〈0.01)。结论多发伤患者创伤越重,由失血导致的肠通透性变化越显著,肠屏障功能损害越严重,SIRS的发生率越高。  相似文献   
32.
纵膈血肿是中心静脉置管后的一种罕见并发症,文献报道的病例少.血液滤过是肾内科和重症医学科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对成功救治肾功能衰竭病人有着明显的治疗效果,也是脏器支持的重要保障.在进行床旁血滤的过程中,建立和维持良好的血管通路是顺利进行血滤治疗的关键.中心静脉置管是临床上常用的进行监测和治疗的血管通路,在置管位置选择上颈...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免疫球蛋白G(IgG)亚型含量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骨侵蚀破坏程度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于四川省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RA患者建立前瞻性队列研究,于临床治疗前采用RA的X线分期标准评估患者骨侵蚀破坏程度并进行分组:Ⅰ期组20例,Ⅱ期组36例,Ⅲ期组24例,Ⅳ期组18例。比较四组患者检测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血小板/淋巴细胞(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抗环瓜氨酸肽(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s,CCP)抗体及IgG1、IgG2、IgG3、IgG4水平,分析Ig...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口服抗凝药物患者发生骨盆骨折后的止血策略。方法:选取本院于2014年8月-2016年3月收治的长期口服抗凝药物并伴有骨盆骨折的90例病患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两组病患均给予补液输血抗休克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停用抗凝药物治疗,B组进行止血药及停用抗凝药物治疗,比较两组病患相关实验指标的变化。结果:B组病患的HB、乳酸、PLT及凝血功能指标均恢复正常,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B组输血量在400-1000ml及1000ml、休克及严重休克发生率均低于A组,抢救成功率高于A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两组均未有心脑血管意外发生。结论:对抗凝药物治疗并伴有骨盆骨折病患进行立止血及维生素K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可提高抢救成功率,促进凝血功能的正常恢复,值得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35.
谢芸芝  陶蓉  蒋东坡 《重庆医学》2013,42(15):1722-1723,1726
目的探讨应用胺碘酮治疗急诊患者中各种不同类型的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2005~2009年来巫山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就诊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180例,根据其心律失常原因不同将其分为室上性组(n=140)和室性组(n=40),再从室上性组中分出采用胺碘酮治疗的观察组(室上性A组)和采用毛花苷C治疗的对照组(室上性B组),每组70例;从室性组中分出采用胺碘酮治疗的观察组(室性A组)和采用利多卡因治疗的对照组(室性B组),每组20例。对各组进行临床观察和疗效分析。结果室上性A组的有效率要高于室上性B组,不良反应率要低于室上性B组;室性A组的有效率要高于室性B组,不良反应率要低于室性B组;观察组的整体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胺碘酮治疗的患者整体治疗效果要优于毛花苷C、利多卡因治疗的患者,并且不良反应率更低,在急诊中应用胺碘酮治疗各种不同类型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效果明显,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探讨血循环中Tie2 mRNA含量是否与脓毒症全身病情变化存在相关关系.方法 选取重症监护病房(ICU)创伤患者,按是否为脓毒症分为脓毒症组(13例)和非脓毒症组(19例).患者进入ICU当日进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1、3、7 d采集肘静脉血检测白细胞总数(WBC)、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尿素氮(BUN)、肌酐(Cr)含量;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血中Tie2 mRNA含量;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含量.结果 脓毒症组与非脓毒症组间ALT、AST、vWF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LT(U/L):53.30(199.58)比80.65(202.62),AST(U/L):316.53(49.90)比66.10(285.03),vWF:(272.47±114.61)%比(246.66±128.77)%,均P>0.05].脓毒症组WBC、BUN、Cr及血中Tie2 mRNA水平均显著高于非脓毒症组[WBC(×109/L):18.26(21.82)比10.11(4.72),BUN(mmol/L):20.70(11.20)比7.70(5.45),Cr(μmol/L):252.00(364.55)比68.00(23.20),Tie2 mRNA:1.86±0.67比0.91±0.42,均P<0.01].所有患者APACHE Ⅱ评分与血Tie2 mRNA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532,P<0.01),其线形拟合方程为Y=12.66+4.922X(R2=0.283)vWF与Tie2 mRNA水平呈正相关(r=0.334,P<0.05),其线形拟合方程为Y=180.932+57.93X(R2=0.112).结论 脓毒症患者血循环中Tie2 mRNA水平能及时反映内皮细胞损伤程度和病情轻重,可作为一个相对敏感的病情预测候选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