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47篇 |
免费 | 33篇 |
国内免费 | 72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1篇 |
儿科学 | 36篇 |
妇产科学 | 11篇 |
基础医学 | 117篇 |
口腔科学 | 144篇 |
临床医学 | 189篇 |
内科学 | 139篇 |
皮肤病学 | 11篇 |
神经病学 | 10篇 |
特种医学 | 111篇 |
外科学 | 252篇 |
综合类 | 370篇 |
预防医学 | 87篇 |
眼科学 | 3篇 |
药学 | 88篇 |
3篇 | |
中国医学 | 73篇 |
肿瘤学 | 9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26篇 |
2022年 | 16篇 |
2021年 | 30篇 |
2020年 | 17篇 |
2019年 | 22篇 |
2018年 | 20篇 |
2017年 | 10篇 |
2016年 | 14篇 |
2015年 | 14篇 |
2014年 | 32篇 |
2013年 | 31篇 |
2012年 | 50篇 |
2011年 | 39篇 |
2010年 | 55篇 |
2009年 | 72篇 |
2008年 | 61篇 |
2007年 | 78篇 |
2006年 | 69篇 |
2005年 | 89篇 |
2004年 | 103篇 |
2003年 | 90篇 |
2002年 | 67篇 |
2001年 | 100篇 |
2000年 | 86篇 |
1999年 | 39篇 |
1998年 | 20篇 |
1997年 | 47篇 |
1996年 | 51篇 |
1995年 | 59篇 |
1994年 | 32篇 |
1993年 | 39篇 |
1992年 | 39篇 |
1991年 | 33篇 |
1990年 | 27篇 |
1989年 | 24篇 |
1988年 | 20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15篇 |
1985年 | 16篇 |
1984年 | 21篇 |
1983年 | 14篇 |
1982年 | 12篇 |
1981年 | 13篇 |
1980年 | 4篇 |
1979年 | 3篇 |
1978年 | 3篇 |
1966年 | 3篇 |
1960年 | 4篇 |
195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 毫秒
991.
胞嘧啶脱氨酶基因对胃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胞嘧啶脱氨酶基因对胃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应用胞嘧啶脱氨酶(CD)基因,通过逆转录病毒载体转入人胃癌细胞M85中,经0.4mg/ml的G418筛选阳性克隆扩增后进行前药5FC敏感试验。结果转CD自杀基因的M85细胞较亲代M85细胞对前药的敏感性显著增高(P<0.05)。体外实验中还观察到,前药在对转自杀基因的M85细胞产生杀伤作用同时,还对与其共培养的亲代M85细胞产生明显的杀伤作用,即“旁观者效应”。进一步将转基因M85细胞和未转基因M85细胞接种至裸鼠皮下,发现两者成瘤性无明显差异;前药5FC对未转基因肿瘤的生长无影响,而对转基因肿瘤的生长明显抑制。结论本研究为CD基因治疗胃癌向临床过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旨在探讨易患龋牙与非易患龋牙之间、牙易患龋部位与非易患龋部位之间牙釉质矿化程度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选取全口无龋儿童(dft=0)的乳中切牙21颗(上颌乳中切牙8颗,下颌乳中切牙13颗),分别测量釉质颈部、切缘共10个点的显微硬度,比较上颌乳中切牙与下颌乳中切牙之间,牙颈部、切缘之间的釉质硬度.结果颈部与切缘釉质硬度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上颌、下颌乳中切牙硬度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乳牙龋病的患病与正常釉质的矿化程度无关,提示口腔环境、牙齿的解剖位置在龋病患病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93.
胃癌中IRX1的表达与启动子区甲基化的相关性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胃癌中同源盒基因IRX1的表达与启动子区甲基化修饰之间的关系。方法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IRX1基因启动子区;RT-PCR检测胃癌细胞株及手术切除胃癌组织IRX1基因mRNA表达水平;MSP及BSP法检测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检测去甲基化试剂5-杂氮-2’-脱氧胞苷的干预对胃癌细胞IRX1基因表达的逆转效应。结果经生物信息学预测IRX1基因转录起始点上游启动子区富含CpG岛;胃癌细胞株及胃癌组织IRX1基因表达有不同程度下调;MSP及BSP检测显示所有胃癌细胞株启动子区呈高甲基化状态;经5-Aza-CdR处理的细胞株IRX1基因的表达有不同程度上调。结论胃癌中IRX1基因的表达下调与启动子区甲基化修饰有一定关系,为探讨IRX1基因作为去甲基化治疗靶点的可能性提供了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CD5/5-FC自杀基因系统对小鼠胃癌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CD基因转导小鼠胃癌细胞株MFC,采用MTT法测定CD/5-FC系统的体外杀伤作用及其“旁观者”效应;利用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法、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凋亡细胞,同时采用半定量RT-PCR技术检测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转导CD基因可使MFC对5-FC高度敏感,并且显示出强大的“旁观者”效应。经5-FC作用后,荧光染色可见到典型的凋亡细胞核形态学改变,琼脂糖凝胶电泳出现典型的DNA梯度,同时发现凋亡相关基因bcl-2基因表达下调,而bax与caspase-3基因表达上调。结论:CD/5-FC自杀基因系统对小鼠胃癌细胞MFC具有强大的杀伤作用,体外杀伤作用是通过诱导MFC的凋亡来完成。 相似文献
995.
<正>护士是科室护理工作的实践者,护士长是科室护理工作的组织者,是完成护理工作的负责人。护士长与护士之间的管与被管的关系表现出的是矛盾对立的统一。营造一种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工作氛围,是护士长坚持以人为本,依靠非 相似文献
996.
本文利用无创性心功能检测的有关参数,结合多元分析方法与电子计算机技术,对心气虚证的计量诊断进行了初步探索,用Fisher判别分析法建立了心气虚证诊断的判别函数。所选判别指标为:X_1:射血前期与左室射血时间比值(PEP/LVET),X_2:心脏收缩力指数(HI),X_3:每分心输出量(CO)。得出判别心气虚证与正常人的判别[1]式为:Z=11.16X_1-0.29X_2-0.0019X_3,判别心气虚证与非心虚证的判别[2]式为:Z=13.3X_1-0.15X_2-0.0011X_3。其中判别[1]式的判别符合率、敏感度、特异度分别是90%、86.16%、93%,判别[2]式的判别符合率、敏感度、特异度分别是85%、86.6%、83%。具有较为满意的判别效果。 相似文献
997.
本文采用齐同对比的原则和方法,测定了脾气虚、心气虚、肺气虚患者的唾液淀粉酶活性,并和正常组对照。实验结果表明:三个气虚组的患者的唾液淀粉酶活性出值均下降(和正常组比较P<0.01);脾气虚组的唾液淀粉酶活性比值又低于肺气虚组和心气虚组(P<0.01);同时,在脾气虚组和心气虚组内,按西医病种的系统不同,比较其唾液淀粉酶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说明,唾液淀粉酶活性比值下降是气虚证的共性,但当下降到一定值域时,则为脾气虚证的特有现象。因而认为,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测定,对气虚证的诊断可能有定性定量意义,并可对脾气虚证提供定性、定量、定位的辨证参考,但它对疾病的西医诊断则不具有特异性价值。 相似文献
998.
用兔抗人C-erbB-2抗体对133例人胃癌组织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研究,其中24例呈阳性反应(18.1%).结果显示:C-erbB-2表达阳性者有较好的生物学特性.C-erbB-2基因的过度表达是胃癌恶性程度较低的一个指标,术前组织活检测定C-erbB-2的表达情况,有助于判断胃癌的恶性程度,制订手术切除和淋巴结清扫范围.对86例胃癌患者进行了术后5年随访,统计后发现C-erbB—2阳性的病例比阴性病例有较低的近期死亡率和较高的5年生存率,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C-erbB-2表达与胃癌预后的关系,有待于在更大的病组中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99.
目的:观察放化综合治疗脑转移癌的近期疗效与安全性。方法:62例脑转移癌患者随机分为放化疗组与单纯放疗组。其中化疗联合组31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入组替莫唑胺联合放疗组、乳腺癌脑转移患者入组卡培他滨联合放疗组;31例为单纯放疗组。替莫唑胺联合放疗组给予替莫唑胺[75mg/(m2·d)]至放疗结束,卡培他滨组给予[625mg/(m2·d),2次/d,连用4周]。两组均联合2周三维适形头部放疗,总剂量42Gy(3Gy,5f/w),其中全脑30Gy/10f,病灶区补量12Gy/4f;单纯放疗组仅予42Gy三维适形头部放疗,其中全脑30 Gy,病灶区补量12 Gy。联合放化疗组放疗结束后继续给予2个周期替莫唑胺[每周期150mg/(m2·d)],连续服用5d,28d为1个周期;卡培他滨组给予[每周期825mg/(m2·d),2f/d,d1-14],连续服用14d,28d为1个周期。结果:联合放疗组与单纯放疗组的客观有效率分别为80.63%、6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髓抑制发生率分别为70.96%、54.84%,胃肠道毒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1.29%、41.9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莫唑胺联合放疗以及卡培他滨联合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及乳腺癌脑转移安全、有效,但是近期疗效对比单纯放疗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00.
穴位埋线治疗婴幼儿腹股沟斜疝10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采用穴位埋线治疗婴幼儿腹股沟斜疝100例.收到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病例选择按统一标准诊断为腹股沟斜疝的患者100例中年龄3个月至6个月者5例,7个月至1岁者55例,1岁至6岁者40例。2 治疗方法取穴:让患儿平卧,以患儿两口角长度为边长,以脐为顶点.向腹下部做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两个底角为穴位,称治疝穴。手术取患侧治疝穴。取准穴位之后,用酒精局部消毒.以穴为中点上下约1cm之距取两点用2%普鲁卡因作浸润麻醉,然后用三棱弯针携带消毒好的1号羊肠线穿透皮肤至脂肪层,然后将肠线两端剪去,注意不要露在皮肤外面,覆盖消毒纱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