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41.
目的比较多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与核磁共振成像血管造影诊断肺动脉栓塞的效果分析,为临床检查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诊断为肺动脉栓塞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核磁共振成像血管造影进行诊断,研究组给予多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进行诊断,比较两组诊断效果。结果研究组特异性(71.1%)、准确性(82.2%)及敏感性(66.7%)优于对照组(48.9%、57.8%、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扫描所需的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准确性及敏感性,且检查时间短,有助于肺动脉栓塞及时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诊断对肺小结节与早期肺癌的诊断意义。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5月—2017年7月疑似或确诊有肺部小结节患者110例,对其进行多排螺旋CT扫描,所得图像均进行1.25、2.50 mm层厚重建,依据扫描结节的直径将患者分为A组(直径5 mm)、B组(直径5~10 mm)之间和C组(直径10 mm)。比较患者扫描图像在1.25、2.50 mm层厚重建下肺部结节的扫描数量、边界清晰度及边缘症差异。结果 A、B、C三组图像在1.25、2.50 mm重建层厚下肺结节的边界清晰度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T扫描图像在1.25、2.50 mm层厚重建下A组与B组、B组与C组的肺结节CT征象的优良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多排螺旋CT对早期肺癌患者的肺小结节进行检测,可有效的确诊患者的结节性质,为医生提供准确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报道1例宫颈黄色肉芽肿性炎(XGI)并复习文献,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XGI宫颈炎合并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影像学表现,总结文献报道中XGI女性生殖道炎症的影像学特点.结果 子宫内膜XGI,MRI示子宫增大,内膜增厚,T1WI脂肪抑制序列低信号,T2WI高信号.累及附件者单侧、多房囊性病变多见,...  相似文献   
44.
16241例住院患者HBsAg、抗-HCV及抗-HIV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预防医院感染,减少医患纠纷,预防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方法本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对各临床科室部分住院患者进行乙型肝炎(下称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丙型肝炎(下称丙肝)病毒抗体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进行检测。结果不同科室患者乙肝和丙肝感染率不同,4.60%和1.23%的患者在住院前就已分别感染了乙肝和丙肝。结论临床医生应按病种按科室收治患者,这样有利于疾病的治疗、消毒隔离和预防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45.
目的比较低分子肝素和物理装置预防脊柱手术后静脉栓塞症的疗效。方法选择204例接受颈胸腰椎手术治疗患者,根据骨科手术的静脉血栓栓塞症危险分度将入选患者分为低危组、高危组。每组患者随机分为低分子肝素组、物理预防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采用低分子肝素钠、物理性措施(即应用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和术后下肢功能康复锻炼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比较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情况。结果低分子肝素钠组、物理预防组均能降低血栓事件发生率,且低分子肝素钠组低于物理预防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和物理预防均能减少脊柱术后血栓事件发生,且低分子肝素抗凝效果更加明显;高危患者可应用低分子肝素与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联合预防静脉栓塞症。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与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评价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后疗效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48例原发性肝癌(PLC)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患者术后复查时均经3.0TMRI、64排CT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A为标准,比较MRI和CT检查发现残留病灶、复发病灶和病灶包膜的价值。结果 (1)MRI检查残留、复发病灶灵敏度、准确率均高于CT检查(P0.05);(2)MRI检出Ⅱ型碘油沉积残留、复发病灶率高于CT(P0.05);Ⅰ型、Ⅲ型、Ⅳ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MRI病灶包膜检出率高于CT(P0.05)。结论 3.0TMRI更有利于检出原发性肝癌经TACE后残留、复发病灶,受碘油影响较CT小,MRI检出包膜能力也高于CT,在评估PLC经TACE治疗后疗效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47.
目的分析亚厘米纯磨玻璃密度肺腺癌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T)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将100例亚厘米纯磨玻璃密度肺腺癌患者按浸润情况分为浸润组(n=35)和非浸润组(n=65),所有患者均接受胸部CT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病灶大小、部位、密度及CT征象。结果浸润组病灶最大径明显大于非浸润组,毛刺征、胸膜凹陷征及血管集束征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非浸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病灶最大径﹥0.845 cm、有毛刺征及血管集束征为亚厘米纯磨玻璃密度肺腺癌存在浸润性的危险因素(P﹤0.05)。亚厘米纯磨玻璃密度肺腺癌病灶最大径评价浸润性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867(95%CI=0.797~0.938),cut-off值为0.845 cm,对应灵敏度为83.6%,特异度为76.8%,约登指数为0.604。结论病灶最大径﹥0.845 cm、有毛刺征及血管集束征是亚厘米纯磨玻璃密度肺腺癌存在浸润性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320排CT静脉造影(CTV)不同图像后处理技术对显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DSA及CTV证实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56例,对比直接法CTV不同图像后处理方法对下肢深静脉栓子的检出率。结果:56例中,CTV结合DSA共确诊栓子128处,MPR及CPR正确显示124处(96.88%)、VR正确显示95处(74.22%)、MIP正确显示86处(67.19%),MPR及CPR对栓子诊断准确率高于其他2种后处理图像(χ~2=26.57和38.27,均P0.05),VR与MIP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3,P0.05)。结论:320排CT直接法CTV结合图像后处理技术是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9.
目的分析探讨甲状腺结节CT特点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5年9月间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9例甲状腺结节患者,记录良恶性结节的CT特点并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69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共发现84个结节,其中良性结节59个,恶性结节25个;它们在结节数目、形态、边界、钙化、强化表现及腺外侵犯等指标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发现边界、钙化、强化表现以及腺外侵犯与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区分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甲状腺结节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认真综合分析其CT征象、密切结合临床,以此降低误诊风险。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320排容积 CT 静脉造影(CTV)和超声(US)对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DSA 证实为下肢 DVT 的患者51例,对比直接法 CTV 及 US 对下肢不同部位栓子的检出率。结果51例患者中,CTV 共诊断DVT 48例,发现栓子124处,US 诊断静脉血栓46例,发现栓子86处。其中盆腔 DVT CTV 检出34处,US 检出10处,胫腓静脉血栓 CTV 检出25处,US 检出5处,CTV 检出股深静脉血栓2处,US 检出11处。结论直接法 CTV 及 US 对下肢 DVT 的诊断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而前者对盆腔 DVT 及胫腓静脉血栓的检出率更高,而对股深静脉血栓的显示不及后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