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1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30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30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93.
海桐为海桐花科海桐花属植物,是传统的庭园名花和民间用药,具有一定的开发前景.文章从化学成分和药片价值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对海桐的研究成果,为开发利用该植物提供理论依据,也对今后研究的重点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4.
大戟科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戟科植物具有抗肿瘤、抗病毒、抗氧化、抗炎等多种生物学活性,根据其化学结构又可分为黄酮类、黄酮醇类、二氢黄酮(醇)类和花色素类等4种结构类型。大戟科黄酮类化合物结构新颖,药用前景广阔,值得深入研究及开发。本文综述了大戟科黄酮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及其药理活性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药物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 8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常规神经科药物治疗、心理治疗、早期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黛力新口服,1d2次,1次1片。对2组患者的精神状态和神经功能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口服黛力新治疗4周后,经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P〈0.01),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早期进行抗抑郁药物干预是减轻抑郁症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6.
目的对中草药回回蒜子(Rannunculus chinensis Bunge)的正丁醇部位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和制备薄层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鉴定出9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对羟基苯甲酸(1)、咖啡酸(2)、tachioside(3)、蛇床子素(4)、蒽醌(5)、大黄素(6)、1,7-二羟基-6-甲氧基-2-甲基蒽醌(7)、β豆甾醇(8)和熊果酸(9)。结论化合物3、4、5、7为首次从回回蒜子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7.
抗HIV活性香豆素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香豆素类化合物作为新型抗HW药物,对HIV逆转录酶、蛋白酶及整合酶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本文对具有抗HW活性的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来源、作用机制及结构改造进行综述,为开发研制抗艾滋病药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8.
中药大血藤的酚性化合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中药大血藤干燥藤茎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现代色谱技术分离化合物,运用现代波谱技术(IR,MS,1H NMR,13C NMR,2DNMR)对所得化合物的结构进行鉴定。结果从大血藤的藤茎中分得10个酚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O-(香草酸)-6-(3″,5″-二-O-甲基-没食子酰基)-β-D-葡糖苷(I)、(-)-表儿茶素(II)、阿魏酸-对羟基苯乙醇酯(III)、3-O-咖啡酰奎宁酸(IV)、3-O-咖啡酰奎宁酸甲酯(V)、罗布麻宁(VI)、香草酸(VII)、原儿茶酸(VIII)、3,4-二羟基-苯乙醇(IX)、4-羟基-苯乙醇(X)。结论化合物I为新化合物,化合物III~VI和VIII~X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99.
四倍体板蓝根中的苯丙素类成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考察四倍体菘蓝Isatis indigotica根的化学成分。方法 应用大孔树脂和硅胶柱色谱对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应用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IR、MS、1 H- NMR、1 3C- NMR、2 D- NMR)分析技术鉴定结构。结果 从四倍体板蓝根中分离得到5个苯丙素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落叶松脂素( )、落叶松脂素- 4 - O-β- D-葡萄糖苷( )、落叶松脂素- 4 ,4′- O-二- β- D-葡萄糖苷( )、紫丁香苷( )、4 - (1,2 ,3-三羟基丙基) - 2 ,6 -二甲氧基苯- 1- O- β- D-葡萄糖苷( )。结论  ~ 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100.
多糖抗辐射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糖为一大类天然产物,具有能量储存、结构支持、防御和抗原决定性等多方面的生物功能,有些多糖或其衍生物还有多种药理活性,多糖已成为天然药物研究的一个热点。在研究中发现多种多糖具有明显的抗辐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免疫损伤、保护造血系统、清除自由基等方面有关。本文综述了一系列多糖辐射防护实验研究结果,并对多糖辐射防护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