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06篇 |
免费 | 78篇 |
国内免费 | 9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8篇 |
儿科学 | 41篇 |
妇产科学 | 18篇 |
基础医学 | 101篇 |
口腔科学 | 20篇 |
临床医学 | 257篇 |
内科学 | 86篇 |
皮肤病学 | 12篇 |
神经病学 | 38篇 |
特种医学 | 74篇 |
外科学 | 205篇 |
综合类 | 510篇 |
预防医学 | 161篇 |
眼科学 | 24篇 |
药学 | 212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159篇 |
肿瘤学 | 4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35篇 |
2022年 | 41篇 |
2021年 | 36篇 |
2020年 | 35篇 |
2019年 | 24篇 |
2018年 | 48篇 |
2017年 | 44篇 |
2016年 | 17篇 |
2015年 | 30篇 |
2014年 | 59篇 |
2013年 | 40篇 |
2012年 | 58篇 |
2011年 | 77篇 |
2010年 | 90篇 |
2009年 | 74篇 |
2008年 | 88篇 |
2007年 | 83篇 |
2006年 | 90篇 |
2005年 | 110篇 |
2004年 | 84篇 |
2003年 | 90篇 |
2002年 | 64篇 |
2001年 | 44篇 |
2000年 | 33篇 |
1999年 | 51篇 |
1998年 | 43篇 |
1997年 | 42篇 |
1996年 | 39篇 |
1995年 | 36篇 |
1994年 | 40篇 |
1993年 | 38篇 |
1992年 | 39篇 |
1991年 | 24篇 |
1990年 | 19篇 |
1989年 | 30篇 |
1988年 | 26篇 |
1987年 | 22篇 |
1986年 | 17篇 |
1985年 | 25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17篇 |
1982年 | 13篇 |
1981年 | 11篇 |
1980年 | 13篇 |
1979年 | 5篇 |
1978年 | 5篇 |
1976年 | 4篇 |
1962年 | 5篇 |
1960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81.
[目的]研究脊髓爆震伤后早期采用不同药物干预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影响。[方法]将36只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n=12)、地塞米松实验纽(B组,n=12)、甲强龙实验组(C组,n=12),每组家兔均采用0.9g单质金属炸药黑索金(cyclotrimethylene trinitramine)进行爆震,伤后各组分别给予静脉输入生理盐水、地塞米松及甲强龙,于伤后6h、24h2个时间点取材,在光镜下观察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形态和数量的改变。[结果]发现爆震伤后6h脊髓运动神经元出现可逆性改变,伤后24h脊髓死亡运动神经元显著增加,伤后早期给予地塞米松及甲强龙治疗后,死亡神经元的数量减少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而B、C组之间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脊髓爆震伤后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对运动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在本实验条件下,甲强龙在早期脊髓爆震伤中的疗效与地塞米松相比没有优势。 相似文献
82.
【摘要】 目的:探讨后路L4/5单节段融合术后椎间高度指数恢复情况对影像学邻近节段退变(radiographic 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rASD)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自2008 年3月~2014年3月行L4/5节段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手术病例354例,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共58例入组,将其按年龄分为青年组(20~40岁,16例,A组)和中年组(41~60岁,42例,B组)。记录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腰椎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评估临床疗效。测量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的L4/5椎间高度指数(intervertebral height index,IHI)、脊柱-骨盆参数[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和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分析rASD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并行Logistic回归分析。根据术中是否将IHI恢复至正常值范围,进一步将病例分为IHI恢复组(青年组与中年组分别为A1、B1组)和未恢复组(青年组与中年组分别为A2、B2组),比较各组rASD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平均随访59.36个月,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疗效指标(VAS、ODI及JOA)均显著改善(P<0.01)。末次随访时发生rASD者23例(39.7%)。A1组无rASD发生(0/6),A2组共发生rASD发生1例(1/10,10%);B1组发生5例(5/16,31.25%),B2组发生17例(17/26,65.4%),两组间发生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31)。rASD发生的危险因素为年龄、随访时间、术后L4/5的IHI及术后LL,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术后L4/5的IHI是显著的危险因素(OR=17.1,P<0.001)。结论:后路L4/5单节段融合术后,对于41~60岁的患者,术中将IHI恢复至正常值参考范围,可以减少rASD的发生。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电子束CT(EBCT)征象.材料和方法EBCT检查并手术证实的8例先天性冠状动脉瘘.EBCT采用单层增强扫描.结果EBCT提示4例右侧冠状动脉扩张迂曲,其中3例与心室、1例与主肺动脉沟通;4例源于左侧冠状动脉,其中1例对角支囊状扩张钙化与左室沟通,2例左圆锥支与主肺动脉连接,1例主干及回旋支扩张钙化,后者之左心房支与右心房沟通.结论无心脏手术史病例,EBCT提示冠状动脉及分支扩张迂曲,与心腔或其他血管异常沟通,应首先考虑先天性冠状动脉瘘. 相似文献
84.
电子束CT在先天性冠状动脉异常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目的 探讨电子束CT(EBCT)在行天性冠状动脉异常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EBCT诊断为先天性冠状动脉异常,并有心血管造影和(或)手术结果的2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6例行心血管造影。男13例,女7例,年龄5个月至70岁,平均15.5岁。除1例行连续容积扫描外,19例采用单层增强扫描,其中1例同时行单层平扫和电影序列,1例加行电影序列。结果 20例中,EBCT提示19例先天性冠状动脉异常征象并做出正确诊断,包括5例起源分布异常、6例单支冠关动脉畸形和8例冠状动脉瘘;造影16例确诊15例。两种诊断方法诊断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经γ^2检验,γ^2=0.32,P>0.05)。结论 EBCT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无创性诊断冠状动脉先天性异常的方法。 相似文献
85.
胸椎管狭窄症(thoracic spinal stenosis,TSS)多见于45~65岁的中老年人,慢性发病多见,发病率男多于女,文献报道胸椎管狭窄症男性占病例总数的83.8%[1]。TSS的病理改变常以某一病变为主,同时伴有其他组织结构的退变。导致TSS的常见病因分为两大类:(1)原发性病理因素,包括黄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ligamentum flavum,OLF)、胸椎间盘突出(thoracic disc herniation,TDH)、后纵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椎体后缘离断或椎体后缘骨内软骨结节;(2)继发性病理因素,包括由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diffuse idiopathic skeletal hyperostosis,DISH)、强直性脊柱炎、氟骨症等继发的黄韧带骨化和后纵韧带骨化[2]。 相似文献
86.
慢性脊髓压迫减压后的缺血再灌注损伤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否为慢性脊髓压迫症减压后不明脊髓功能丧失的致伤因素。方法成年新西兰白兔96只,随机分为A组(假手术组),B组(缺血再灌注组),C组(慢性压迫减压组)。于0h、0.5h、6h、12h、24h,48h各时间点每组分别取4只动物,检测MDA、CAT、SOD、GSH-Px表达水平;每组于0h及48h时各取4只动物取材行凋亡细胞计数。结果B组MDA、CAT、SOD、GSH-Px于0.5h、6h、12h、24h表达水平明显高于A组;C组MDA、CAT、SOD、GSH-Px于各时间点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A组,且C组组间各时间点表达水平无明显区别;C组0h及48h时TUNEL阳性细胞数量无明显差异。结论慢性脊髓压迫减压后减压局部并无明显缺血再灌注损伤标志,缺血再灌注并非减压后脊髓功能丧失的原因。 相似文献
88.
89.
90.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MCA)深穿支梗死灶位置及数目与MCA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前瞻性收集2014年3月—2017年6月期间北京天坛医院脑血管病中心收治的急性脑梗死病人。经DWI证实,存在MCA深穿支供血区急性梗死灶的病人49例,其中男45例,女4例,年龄28~73岁,平均(55.5±10.6)岁。所有病人均于发病2周内行颅内大动脉3D高分辨MRI(HR-MRI)检查,即血管壁成像(VWI)。按照HR-MRI所示MCA有无斑块,将所有病人分为2组。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和χ~2检验分别比较2组之间脑梗死病灶位置和数目的差异。结果 2组间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临床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HR-MRI显示MCA有斑块病人30例(61.2%),MCA无斑块病人19例(38.8%)。MCA有斑块组梗死灶最低层面为第2.5(1.0,3.3)层,MCA无斑块组梗死灶最低层面为第3.0(2.0,4.0)层,2组间梗死灶最低层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84,P=0.037)。MCA有斑块组中,深穿支单发病灶者19例(63.3%),多发病灶者11例(36.7%);MCA斑无块组中,19例均为单发病灶(100%)。2组间单发病灶数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CA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其深穿支供血区梗死灶的位置和数目有关,有助于进一步探讨深穿支区梗死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