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9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肾移植术后伴自身免疫性粒细胞减少症的研究湖南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范自力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觉生肾移植术后伴自身免疫性粒细胞减少症国外罕有记载,国内文献尚未见报告。化学发光免疫法是近10年新近发展起来的超微量分析技术之一,具有高灵敏性和高特异性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微量元素铁作为红细胞生成的原料之一,对肾移植术后患者贫血的纠正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对肾移植术后早期患者铁参数的连续监测,观察肾移植后血清铁的变化规律,分析其与贫血的关系.方法:①实验对象:共收集于2005-05/12在湘雅三医院移植中心行肾移植的患者20例,所有患者对治疗方案及实验均知情同意,且得到医院伦理道德委员会批准.②实验方法:根据血清铁蛋白值将20例肾移植患者分为两组,铁正常组(血清铁蛋白≥ 100 μg/L)11例及低铁组(血清铁蛋白< 100 μg/L)9例.所有患者在术后1个月内未予铁剂治疗.③实验评估:术后3,5,7 d,2,3,4周测定两组患者血清铁蛋白、血清转铁蛋白、血清铁和血红蛋白含量.结果:20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低铁组患者肾移植术后3 d,2,3,4周血清铁、血清铁蛋白含量均显著低于铁正常组(P < 0.05~0.01).低铁组患者肾移植术后4周血红蛋白含量显著低于铁正常组(P < 0.01).②低铁组患者血红蛋白纠正时间显著长于铁正常组[(11.6±1.5,4.8±1.2)周(P < 0.01)].结论:铁是影响肾移植术后贫血改善的重要因素,铁缺乏会延迟肾移植术后患者贫血的纠正.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将传统酚/氯仿提取DNA方法改进,建立一种快速、经济的从全血中提取高质量基因组DNA的方法。方法:用双蒸水破红细胞,KI30秒内充分裂解白细胞、细胞核,然后通过高浓度NaCL沉淀蛋白,酚-氯仿-异戊醇混合液同时萃取。结果:提取的基因组DNA吸光度值A260/280为(1.84±0.03),产量为(27.2±2.6)μg/ml全血。提取基因组DNA凝胶电泳条带完整,PCR扩增目的条带完整。结论:本方法是一种快速、经济的外周血DNA提取方法,适合大规模人群基因组学研究。  相似文献   
15.
我们应用山东齐鲁制药厂生产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 -CSF ,商品名瑞白 )治疗肿瘤化疗后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且副作用少 ,现总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临床资料 全组患者共 39例 ,男 2 1例 ,女 18例。平均年龄 5 0岁 (14~ 6 8岁 )。经病理细胞学检查及骨髓细胞学检查均诊断为恶性肿瘤。接受化疗后白细胞均出现程度不同的下降。其中 ,多发性骨髓瘤 5例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2例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5例 ,淋巴瘤 9例 ,结肠癌 6例 ,小细胞肺癌 4例 ,非小细胞肺癌 8例。全部病例无明显心、肝、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二烯丙基二硫(DADS)对白血病细胞株 HL-60的生长抑制作用和对 HL-60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FGF)mRNA 的表达及 VEGF 蛋白分泌的影响。方法采用 MTT 法观察DADS 对体外培养的 HL-60细胞的生长抑制;应用 ELISA 法检测药物作用前后 HL-60细胞培养上清液中 VEGF 蛋白的含量;半定量 RT-PCR 法检测药物作用前后 HL-60细胞 VEGF mRNA 表达水平。结果DADS 对 HL-60细胞具有明显的生长抑制效应,0.625,1.250和2.500μg/ml DADS 作用 HL-60细胞24 h 的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8.19±3.34)%,(16.79±2.07)%,(21.30±2.72)%;作用48 h 的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11.93±3.93)%.(22.81±2.31)%,(30.74±2.03)%;作用72 h 的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16.68±2.37)%,(28.54±3.26)%,(36.59±2.37)%,其对 HL-60细胞的生长抑制率与药物浓度有明显依赖关系(r>0.9,P<0.01),各实验组随作用时间增加抑制率明显增加(r>0.7,P<0.01);0.625,1.250,2.500 μg/ml DADS 作用 HL-60细胞48 h 和72 h 与空白对照相比均能下调HL-60细胞 VEGF mRNA 的表达及 VEGF 蛋白的分泌(P<0.01),三个不同浓度 DADS 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下调 HL-60细胞 VEGF mRNA 的表达及 VEGF 蛋白的分泌效果与药物浓度呈相关性(r>0.9,P<0.01)。结论 DADS 能明显抑制 HL-60细胞的增殖;DADS 可能通过抑制 HL-60细胞 VEGF mRNA 的表达及 VEGF 蛋白分泌发挥抗白血病的效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清转铁蛋白受体(sTfR)在慢性肾功能衰竭(CRF)伴缺铁性贫血患者中的意义.方法 对60例CRF患者,2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清铁(SI)、血清铁蛋白(SF)、sTfR测定.结果 sTfR在CRF伴缺铁组明显升高;与CRF不伴缺铁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血清sTfR含量能更加快速、真实地反映体内铁贮存情况,对患者的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在B 细胞淋巴瘤患者中的疗效预测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 年2 月至2018 年9 月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初诊的111 例B细胞淋巴瘤患者(B细胞淋巴瘤组)和 同期本院健康体检中心93 例体检者(健康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人群PNI 的差异。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确定PNI分界值,依据化学药物治疗(以下简称为化疗)前患者PNI的不同, 分为高PNI组(≥43.5)和低PNI组(<43.5),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以及患者化疗前后PNI水平变化 与疗效的相关性。结果: B细胞淋巴瘤组PNI 值较健康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PNI 组和低PNI 组 患者的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是否有B症状、国际预后指数(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IPI)、 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ECOG)评分、是否有生发中心来源、疗效比较,差异均有 统计学意义(均P<0.05)。低PNI 组治疗有效患者PNI 均值由化疗前的38.10 增高至42.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562,P<0.05),高PNI 组治疗无效患者PNI 均值由化疗前的50.50 降低至4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44,P< 0.05)。结论:B细胞淋巴瘤患者PNI水平较健康人群明显降低,且与预后相关临床病理特征有相关性,化疗前后PNI 水平的变化可为疗效评价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微量元素铁作为红细胞生成的原料之一,对肾移植术后患者贫血的纠正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对肾移植术后早期患者铁参数的连续监测,观察肾移植后血清铁的变化规律,分析其与贫血的关系。 方法:①实验对象:共收集于2005-05/12在湘雅三医院移植中心行肾移植的患者20例,所有患者对治疗方案及实验均知情同意,且得到医院伦理道德委员会批准。②实验方法:根据血清铁蛋白值将20例肾移植患者分为两组,铁正常组(血清铁蛋白≥ 100 μg/L)11例及低铁组(血清铁蛋白< 100 μg/L)9例。所有患者在术后1个月内未予铁剂治疗。③实验评估:术后3,5,7 d,2,3,4周测定两组患者血清铁蛋白、血清转铁蛋白、血清铁和血红蛋白含量。 结果:20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低铁组患者肾移植术后3 d,2,3,4周血清铁、血清铁蛋白含量均显著低于铁正常组(P < 0.05~0.01)。低铁组患者肾移植术后4周血红蛋白含量显著低于铁正常组(P < 0.01)。②低铁组患者血红蛋白纠正时间显著长于铁正常组[(11.6±1.5,4.8±1.2)周(P < 0.01)]。 结论:铁是影响肾移植术后贫血改善的重要因素,铁缺乏会延迟肾移植术后患者贫血的纠正。  相似文献   
20.
背景:肾移植后随着肾功能的逐渐恢复,大部分患者移植成功后贫血能够得到纠正。 目的:观察肾移植前后受者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铁蛋白、血红蛋白、铁水平的变化,并分析其与移植后贫血改善的关系。 设计、时间及地点:病例对照观察,于2005-05/12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移植中心完成。 对象:纳入肾移植患者20例,根据血清铁蛋白值分为2组,铁正常组(血清铁蛋白≥100 μg/L)11例,低铁组(血清铁蛋白< 100 μg/L)9例。另外选择2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 方法:肾移植前1 d、移植后3,5,7 d,第2,3,4周测定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铁蛋白、血红蛋白、铁水平,所有患者在移植后1个月内未予铁剂治疗。 主要观察指标:以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含量,以免疫浊度法测定转铁蛋白含量,以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铁蛋白含量,按标准实验室方法测定血红蛋白、血清铁水平。 结果:肾移植后患者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逐渐上升,并在移植后3周达到高峰,明显高于移植前及正常对照组(P < 0.01)。低铁组肾移植患者血清铁、血清铁蛋白含量明显低于铁正常组(P < 0.05,0.01)。低铁组患者贫血纠正时间比铁正常组显著延长(P < 0.01)。6例患者出现急性排斥反应,并出现肾功能恢复、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高峰及贫血纠正延迟。 结论:肾移植后贫血的纠正可能与移植后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铁代谢水平及移植肾功能恢复情况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