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2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67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6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1篇
肿瘤学   4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髓外硬膜下神经鞘膜瘤与脊膜瘤的MRI诊断(附3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髓外硬膜内神经鞘膜瘤及脊膜瘤的MRI表现及其鉴别诊断;材料与方法:本文回顾分析一附院1995~1997年间经MRI诊断,手术病理证实为髓外硬膜内神经鞘膜瘤24例及脊膜瘤7例共31例的MRI及临床表现;结果:MRI对髓外膜内肿瘤的定位准确率达100%。T1WI低信号,尤其是T2WI不均匀高信号,GdDTPA强化明显而不均匀,肿瘤沿扩大的椎间孔突出到椎旁呈哑铃状是神经鞘膜瘤的特征,而脊膜瘤的MRI表现常为T1WI等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信号较均匀,且发病部位、好发年龄及性别有一定特点,但两者的临床及MRI表现尚有一定的重叠率。结论:椎管内髓外硬膜下神经鞘膜瘤与脊膜瘤的术前诊断,MRI具有准确的定位和较高的定性能力,如结合患者的姓别、发病年龄、发病部位等综合分析,将更能提高两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42.
目的:分析食管部肿瘤外侵的范围和规律,探讨食管癌定位时照射野的合理使用。方法;将96例食管癌患者的食管造影X线片和CT片,采用双盲的方法分别阅片和记录。X线片主要观察其病变部位和X线病理类型,CT片主要观察肿瘤外侵及外侵同食管腔的关系,以及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情况。结果:髓质型和食管上段的食管癌肿瘤外侵最明显分别为83.8%和85.7%,食管下段癌淋巴结转移最明显为36.3%。食管癌肿瘤外侵83.3%为非对称性外侵。结论:传统的以食管腔为射野中心的定位方法盲目性较大,应采用以肿瘤为射野中心的CT定们。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讨乳腺癌的X线征象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表达的关系.方法 收集术后病理为乳腺癌的86例女性患者的X线摄影及病理资料,分析乳腺癌不同X线征象,并与免疫组化法检测的乳腺癌组织的ER、PR和HER-2表达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86例乳腺癌患者的X线征象中,具...  相似文献   
44.
目的:通过IVIM参数与病理参数的相关性分析,评估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技术在小型猪颌下腺放射性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9只雌性小型猪随机均分为3组,分别采用20Gy(实验组A)、15Gy(实验组B组)和0Gy(对照组)的剂量对三组小型猪的双侧颌下腺进行放射线照射建立放疗损伤模型,每只小猪在照射前和照射后第4周末分别行IVIM-MRI扫描,随后对每只猪的双侧颌下腺完成病理学检查。比较照射前、后颌下腺IVIM参数(D、D*和f)值的差异,并分析D值与颌下腺腺泡面积百分比、D*值和f值与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结果:照射前、后,对照组中颌下腺各项IVIM参数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A和实验组B中颌下腺各项IVIM参数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后,对三组的颌下腺各项IVIM参数、腺泡面积百分比和微血管密度分别进行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值与腺泡面积百分比呈负相关(r=-0.639,P=0.004);D*值与MVD呈正相关(r=0.767,P<0.001);f值与MVD呈负相关(r=-0.631,P=0.005)。结论:磁共振IVIM参数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颌下腺的病理性损伤情况。  相似文献   
45.
目的建立裸鼠鼻咽癌转移模型并探讨E-选择素(ELAM-1)与鼻咽癌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将鼻咽癌5-8F细胞悬液注射于裸鼠左后肢爪垫,观察裸鼠状态、成瘤情况并测量裸鼠体重及移植瘤长短径;采用连续病理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移植瘤及转移情况,将16只人鼻咽癌荷瘤裸鼠分为转移组和非转移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两组移植瘤组织中ELAM-1的表达。结果 16只裸鼠均成瘤,成瘤率为100.0%,其中10只裸鼠出现转移瘤,转移率为62.5%。建模前,两组裸鼠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83±0.56)g vs(14.62±0.30)g,t=1.026,P=0.071]。建模后4~7周,裸鼠瘤体体积呈指数增长,且转移组移植瘤增长速度较非转移组快,非转移组裸鼠瘤体体积小于转移组[(198.91±163.29)mm^3 vs(268.76±174.31)mm^3,t=4.376,P=0.005]。ELAM-1在鼻咽癌裸鼠移植瘤、淋巴结转移灶及远处转移灶中的表达均为阳性,主要表达于细胞膜。转移组移植瘤光密度值高于非转移组(0.4497±0.0705 vs 0.0435±0.0082,t=4.388,P=0.001)。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稳定性好、转移率高的鼻咽癌裸鼠移植瘤转移模型,且ELAM-1在裸鼠移植瘤中高表达,可促进鼻咽癌裸鼠移植瘤生长和转移。  相似文献   
46.
放射性涎腺损伤是头颈部肿瘤患者放射治疗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表现为口腔疼痛,说话、吞咽困难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涎腺放射性损伤的防治十分重要。本文从放疗保护药物、放疗技术、分子生物学等方面,针对头颈部肿瘤涎腺放射性损伤的预防与治疗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47.
不同病理类型甲状腺癌及其周围结构侵犯和转移的CT表现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 通过CT表现特征判断中晚期甲癌的病理类型,为临床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对比分析36例不同病理类型中晚期甲癌的原发灶CT表现类型、周围结构侵犯、淋巴结转移灶等的CT表现特点。结果 (1)原发灶CT表现属局限型者多为滤泡癌;CT表现属混合型者我为混合癌及未分化癌。(2)最易侵犯腺外结构者属未分化癌,其次是滤泡癌的混合癌;外侵比例最少者为乳头状癌。(3)不同病理类型甲癌淋巴结转移灶变具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影响大肝癌(直径≥5 cm且〈10 cm)根治术后生存的预后因素。方法对行手术切除获得随访的170例大肝癌患者的性别、年龄、血清HBs Ag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用寿命表法计算肝癌术后1、3、5年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采用Log-rank方法对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大肝癌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4.6%、48.2%、35.8%,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术前甲胎蛋白(AFP)、门脉癌栓及术后复发是影响大肝癌术后总生存的预后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门脉癌栓及术后复发是影响手术后总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术前AFP、门脉癌栓及术后复发是影响大肝癌术后总生存率的预后因素;门脉癌栓及术后复发是影响手术后总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9.
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是肿瘤治疗的补充疗法,但由于对氧气的依赖性,PDT的治疗效果严重受限于肿瘤缺氧微环境.PDT过程中产生的氧耗量和微血管损伤加剧肿瘤的缺氧也进一步阻碍其疗效.因此,如何在肿瘤缺氧微环境下增强PDT的疗效成为肿瘤治疗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就肿瘤缺氧微环境下提高...  相似文献   
50.
兔VX2鼻咽移植癌的PET-CT与病理结果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VX2兔鼻咽癌生长特点,并与所获病理和MRI结果比较,探讨18F-FDGPET-CT在鼻咽肿物检测中的作用。方法:建立VX2兔鼻咽癌模型后,完成18F-FDGPET-CT和MRI扫描并解剖;在肉眼所见肿瘤周围不同的距离取标本并完整取出斜坡作病理诊断;测量鼻咽肿物最大标准摄取值(SUV),在PET-CT和MRI图像上勾画鼻咽肿物体积。结果:VX2兔鼻咽癌可向周围组织呈广泛浸润性生长;30只兔中经病理确诊有9只兔斜坡受癌细胞侵犯,PET-CT发现6例(66.7%),MRI发现5例(55.6%),CT发现1例(11.1%);兔VX2鼻咽癌的最大SUV值与鼻咽肿物的体积呈负相关,r=-0.426,P=0.03;30只兔在18F-FDGPET-CT图像上所勾画的鼻咽肿物体积较在MRI图像上勾画体积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结论:18F-FDGPET-CT能对鼻咽癌病灶范围的确定、放疗靶区的准确勾画提供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