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81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75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30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 探讨超大剂量γ射线离体照射后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的量效关系,建立双+环(dic+r)大剂量-效应曲线。方法 外周静脉血样采自3名健康男性,经 60Co γ线(0~50 Gy,剂量率2.35Gy/min)照射。采用即刻加秋水仙素的微量全血法,分别培养52、72及96h。计数有丝分裂指数(MI)、双着丝粒体(dic)和环(r)畸变数,拟合dic+r剂量-效应曲线,对2例受大剂量照射的事故患者进行剂量估算。结果 MI随照射剂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少。每细胞dic+r频率随照射剂量增加而增加直到23Gy(5Gy之后增加幅度较前变小),>23Gy后趋于饱和。对所获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拟合dic+r大剂量-效应曲线(5~23Gy):每细胞dic+r频率y=-1.608(±0.300)+0.830 (±0.051)D-0.013(±0.002) D2 (R2=0.998)。用拟合曲线对2例受照患者剂量的估算结果与用物理方法和电子自旋共振(ESR)法估算的剂量及临床表现基本一致。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dic+r大剂量-效应曲线, 可估计的上限剂量达23Gy,有可能提高常规染色体畸变分析用作生物剂量计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2.
探讨bcl-2反义寡核苷酸对HL-60细胞的作用,将人工合成的bcl-2反义寡核苷酸片段与HL-60细胞共培养,在作用的第0、1、3、5天通过细胞计数和锥虫蓝染色法检测细胞的生长、存活情况,并通过免疫组化法(APAAP法)检测细胞内bcl-2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表明,bcl-2反义寡核苷酸可显著地抑制HL-60细胞增殖,而且可以调HL-60细胞内bcl-2蛋白  相似文献   
93.
目的 报道1例极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合并播散性阿萨丝孢酵母菌感染的诊治经过.方法 2004年10月24日山东济宁发生1例极重度骨髓型放射病病人,照后3天经造血干细胞移植获造血重建,但造血恢复后发生严重的播散性阿萨丝孢酵母菌感染.结果 该患者采用超强的联合抗真菌治疗及对症支持,静脉累积用两性霉素B 2 965mg、伊曲康唑静脉4 000mg、科赛斯3 020mg,感染暂时控制,但最终死于急性放射病及感染所致的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 此三联抗真菌治疗播散性阿萨丝孢酵母感染,治疗有效,未见明显毒性增加.该病人的救治过程提示对极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解决了造血问题之后,促进免疫重建及组织损伤修复,控制全身的放射损伤及感染是争取病人长期存活的关键.  相似文献   
94.
非清除性预处理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o-PB-SCT)治疗肝炎相关性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HASAA)国内外尚未见报告,我们采用环孢素A、CD3单克隆抗体及环磷酰胺作非清除性预处理,成功地对1例HASAA患者进行了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现报告如...  相似文献   
95.
非清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移植排斥原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探讨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NAST)后发生移植排斥的原因及促进供体细胞植入的措施,对NAST后发生移植排斥的8例患者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早期减停环孢霉素A(CSA)等免疫抑制剂、移植早期供体细胞植入率低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等较易发生移植排斥。二次NAST是解决移植排斥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6.
目的 观察急性放射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前后免疫功能的变化规律.方法 动态观察山东"10·21"辐射事故2例患者(分别为诊断极重度骨髓型和肠型急性放射病,于受照后7天分别进行了单倍体及HLA相合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前后淋巴细胞数、T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NK细胞、中性粒细胞数等的变化情况.结果 大剂量照射后免疫球蛋白呈下降趋势,移植后早期未观察到恢复趋势;照射后淋巴细胞数快速下降,移植后虽然有部分恢复,但仍然保持在较低水平(<0.5×109/L);照射后中性粒细胞有一过性升高,后迅速下降,移植后快速恢复;照射后NK细胞明显下降,移植后快速恢复,并基本保持在明显高于正常的水平.照射后早期CD4/CD8比值有一过性升高,后迅速下降,移植后有逐渐升高趋势,但未恢复正常.结论 大剂量照射后免疫球蛋白、淋巴细胞数、NK细胞数、CD4/CD8比值等总体呈下降趋势提示,照射后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均快速受损.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中性粒细胞数、NK细胞数等快速恢复,淋巴细胞数、CD4/CD8比值等有恢复趋势但恢复缓慢,免疫球蛋白未观察到恢复趋势,提示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恢复快,但体液免疫功能及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恢复缓慢.  相似文献   
97.
用替尼泊苷(威猛,VM-26)为主的联合方案治疗了30例难治性复发性急性白血病并用链亲和素胶体金原位杂交(ISH-SAG)研究了多药耐药基因(mdr-1)表达对疗效的影响。30例病人中完全缓解15例(CR),部分缓解(PR)5例,CR率50.0%,有效率66.7%。21例检测了mdr-1基因表达,其中mdr-1阳性者71.4%,阴性者28.6%。mdr-1阳性组CR率26.7%,阴性组CR率83.3%(P<0.05)。15例mdr-1基因阳性病人中,加用环孢素A逆转治疗者的CR率50%,未用逆转治疗者的CR率12.5%。  相似文献   
98.
树突状细胞(DC)是人体内最具潜能的抗原提呈细胞(ARC),能提呈抗原给MHCⅠ类限制性CD8~ 和MHCⅡ类限制性CD4~ T淋巴细胞,诱导特异性免疫反应,被称为“天然佐剂”,近年来国内外基础研究表明,DC在体外及动物体内可诱导特异性肿瘤杀伤作用,为临床肿瘤免疫冶疗提供了新  相似文献   
99.
简述了国内外刚刚开展的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NAST)的主要研究进展和研究方向。对NAST的概念、预处理方案、移植物抗宿主病预防、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及临床应用等问题作了讨论和介绍。并提出NAST是对传统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理论和观念的发展及更新,为血液病、恶性肿瘤及免疫、遗传性疾病的治疗开辟了新路径。并建议加强对NAST有关问题的协作研究。  相似文献   
100.
异基因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SAA)的主要方法之一 ,而植入失败或移植排斥是影响其长期生存的主要因素。供者干细胞输注 (DSI)作为一种加强供者细胞植入的方法已逐渐受到重视。我院于 1 998~ 1 999年用非清髓性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 SAA 2例 ,均经短暂植入后排斥 ,予再次 DSI,1例成功植入并无病生存1 5个月 ,1例失败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供受者一般情况例 1 男 ,40岁。因高热伴牙龈出血 2周于1 998年 7月入院。 3个月前曾患急性黄疸性肝炎治愈 ,既往有全身顽固性银屑病 3年。入院体检 :体温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