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81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75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30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目的 :观察重组人IL 2体外激活G CSF动员的健康供者外周血干细胞 ( peripheralbloodstemcell,PBSC)移植物的抗白血病细胞毒作用 ,以及rhIL 2处理对PBSC移植物造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细胞培养条件下 ,PBSC移植物与不同浓度rhIL 2 ( 10 0 0 ,50 0和 2 50U /ml)共培养 2 4及 72h ,采用乳酸脱氢酶 (LDH)释放法测定激活的PBSC移植物细胞毒作用 ,并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表型变化 ;采用集落形成试验测定PBSC移植物形成CFU GM、BFU E的能力。结果 :经rhIL 2体外处理的PBSC移植物 ,其细胞毒作用显著增强 ,不同rhIL 2浓度之间无显著差异 ,培养 2 4及72h则有显著差异。rhIL 2体外处理对PBSC移植物形成CFU GM、BFU E能力无抑制作用 ,且有一定的促进。结论 :提示在临床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allo PBSCT)前 ,体外以rhIL 2处理移植物 ,可显著增强其抗白血病细胞毒作用 ;有可能在输入体内后诱导和 (或 )增强移植物抗白血病和移植物抗肿瘤效应。  相似文献   
202.
目的 探讨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在肠型和极重度骨髓型放射病救治中的作用和地位.方法 山东"10·21" 60Co 辐射事故中2例病人受到意外照射,病例A受照射剂量20~25Gy,诊断为"肠型放射病",病例B受照射剂量9~15Gy,诊断为"极重度骨髓型放射病".经联合环磷酰胺、抗淋巴细胞球蛋白和氟达拉滨预处理,2例分别行HLA半相合及全相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采用环孢霉素A和骁悉方案(病例A加用CD25单抗和供者间充质干细胞)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结果 2例均移植成功,供体完全存活,移植后9~11天白细胞开始恢复,2周后白细胞恢复正常、骨髓造血重建成功.2例均未发生移植排斥和GVHD.病例A照射后33天死于败血症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病例B照射后75天死于心衰为主的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 HLA相合及半相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救治极重度骨髓型和肠型急性放射病是完全可能和可行的,联合免疫抑制剂预处理对促进供体稳定植入是必要的,环孢霉素A、骁悉和CD25单抗及供者间充质干细胞对预防GVHD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3.
单倍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肠型急性放射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单倍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在救治肠型急性放射病中的作用.方法 山东"10·21"辐射事故患者"A"受到60Co γ射线全身相对均匀照射达20~25Gy,诊断肠型急性放射病.照射后3天全环境保护、抗感染、刺激因子、HLA配型等,给予"环磷酰胺(CTX) ATG 氟达拉滨"预处理,7天行同胞间单倍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采用"环孢霉素A(CsA)/FK506 骁悉(MMF) CD25 间充质干细胞(MSC)"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并给予对症支持治疗.结果 17天白细胞开始上升,19天重建造血:白细胞数>5×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4×109/L,血小板>30×109/L,网织红细胞恢复正常.多种检测证明稳定完全植入,未发生GVHD.19天发生肺部细菌及真菌混合感染,放射损伤及肺部感染逐渐加重,33天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MOF).结论 本例是国内肠型急性放射病造血干细胞移植首次成功报告,延长了存活时间,对类似病例的救治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4.
白血病基因分型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因分型是近年来才逐渐发展起来的更加敏感特异的白血病分型方法。本文重点介绍了T细胞受体、免疫球蛋白重链、BCR/ABL基因重排,髓过氧化物酶和DC3ε等基因标志的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及其在急性白血病分类分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5.
2004年7月12日,唐山市发生一起工业探伤机放射源75 Se(源强100 Bq)遗失事故,导致数10名工地工作人员受到或可疑受到不同程度的75 Se γ射线照射.其中2人伤情相对比较严重,于第2天收入我院治疗.笔者取2名患者的外周静脉血,用常规染色体畸变分析和胞浆分裂阻滞微核(CBMN)法,分别进行了染色体畸变(CA)分析和微核(MN)检测,以双+环(dic+r)畸变频率和MN率估计受照剂量,并对患者1#进行了2个月的细胞遗传学动态观察.随后陆续对其他39名相关人员进行了MN检测,其中18人同时做了CA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6.
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GVL)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控制残留病变的主要机制,蕴涵复杂的免疫学机制。由于供者免疫细胞回输受体后处于其复杂的免疫环境中,其诱发的GVL效应必然受到多种供受者因素影响,因此有必要对这些影响因素加以认识,以利于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有效地利用GVL效应、控制残留白血病微小残留病变(MRD)、降低移植后复发率,以提高移植疗效。为此,本文就影响GVL的几个因素诸如嵌合状态、自身细胞毒T细胞及免疫细胞的体内动力学及细胞因子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7.
目的:探讨bcl-2反义寡核苷酸诱导HL-60细胞的凋亡。方法:将人工合成的bcl-2反义寡聚脱氧苷酸片段与HL-60,细胞共培养,在作用的第0天、3天、5天通过免疫组化法(APAAP法)检测细胞内bcl-2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bcl-2反这寡核苷酸可下调HL-60细胞内bcl-2的蛋白表达水平,其作用与其浓度和时间呈正相关,同时可诱导细胞凋亡,而bcl-2反义寡核苷酸及对照无此作用。  相似文献   
208.
艾辉胜  赖春宁等 《白血病》2000,9(6):331-333
目的:研究探讨bcl-2基因,bax基因和mdr1基因表达与急性白血病的治疗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用链亲和亲-胶体金原位杂交检测了56例AL患者的bcl-2,bax和mdr1基因表达。结果:bcl-2和mdr1基因低表达及bax基因高表达患者的完全缓解率(CR)高,bcl-2/bax比值<0.6,患者的CR率更明显高于>1.2者(P<0.001)。结论:bcl-2,mdr1及bax基因表达是AL相对预后不良因素,bcl/bax比值更是决定AL预后好坏的关键指标。  相似文献   
209.
笔者观察了山东济宁“10.21”60Co源辐射事故造成的1例肠型和1例极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病人的垂体-性腺和垂体-甲状腺功能的改变,现报道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对象:2004年10月21日山东省济宁市发生60Co辐射事故(简称“10.21”60Co辐射事故)。事故中两例患者受全身相对均匀60C  相似文献   
210.
1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17岁,病史8月.经过形态学和免疫分型检查,符合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断标准,经正规化疗2疗程病情完全缓解,巩固治疗3疗程.因输血感染丙型病毒性肝炎,在解放军302医院治疗2月余,肝功能正常后出院.移植前检查:血型AB型,血清CMV抗体阴性,血象正常,骨髓原幼淋巴细胞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