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11篇
  免费   1865篇
  国内免费   1132篇
耳鼻咽喉   168篇
儿科学   334篇
妇产科学   301篇
基础医学   1174篇
口腔科学   184篇
临床医学   5858篇
内科学   2265篇
皮肤病学   301篇
神经病学   725篇
特种医学   978篇
外国民族医学   32篇
外科学   1392篇
综合类   8620篇
预防医学   3779篇
眼科学   383篇
药学   3686篇
  61篇
中国医学   3498篇
肿瘤学   869篇
  2024年   251篇
  2023年   956篇
  2022年   1060篇
  2021年   1331篇
  2020年   819篇
  2019年   876篇
  2018年   890篇
  2017年   625篇
  2016年   737篇
  2015年   747篇
  2014年   1895篇
  2013年   1598篇
  2012年   1792篇
  2011年   1838篇
  2010年   1845篇
  2009年   1727篇
  2008年   1607篇
  2007年   1709篇
  2006年   1460篇
  2005年   1427篇
  2004年   1201篇
  2003年   1097篇
  2002年   927篇
  2001年   875篇
  2000年   723篇
  1999年   527篇
  1998年   450篇
  1997年   461篇
  1996年   410篇
  1995年   378篇
  1994年   322篇
  1993年   267篇
  1992年   258篇
  1991年   229篇
  1990年   183篇
  1989年   169篇
  1988年   147篇
  1987年   125篇
  1986年   110篇
  1985年   113篇
  1984年   77篇
  1983年   88篇
  1982年   85篇
  1981年   67篇
  1980年   37篇
  1979年   19篇
  1978年   12篇
  1966年   8篇
  1965年   20篇
  1964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目的 探讨西格列汀对7 Gy γ射线照射后小鼠造血系统损伤的治疗作用。 方法 将15只C57BL/6小鼠按照区组随机法分为对照组、照射组、西格列汀+照射组,每组5只。照射组和西格列汀+照射组小鼠接受7 Gy 137Cs γ射线一次性全身照射,后者于照射后2 h开始灌胃西格列汀,给药剂量为10 mg/kg,连续给药7 d;对照组和照射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照射后第30天取外周血进行血象测定,颈椎脱位处死小鼠后取骨髓细胞测定有核细胞数、造血干细胞(HSC)和造血祖细胞(HPC)数量及其活性氧水平、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M)。2组间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照射组小鼠的骨髓有核细胞、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计数和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水平均明显减少、下降(t=3.476~12.200,均P<0.05);HSC和HPC的数量及百分比均明显减少、降低(t=3.174~5.287,均P<0.05);HSC中活性氧水平明显升高(1980.6±309.3对3994.5±1119.0,t=3.904,P<0.05),骨髓细胞CFU-GM显著减少(66.2±5.3对30.8±3.9,t=13.240,P<0.05)。与照射组相比,西格列汀+照射组小鼠骨髓有核细胞[(8.0±1.0)×106个对(11.0±0.4)×106个,t=4.593,P<0.05]、白细胞数量[(3.0±0.2)×109个/L对(3.9±0.3)×109个/L,t=7.020,P<0.05]均增多;HPC数量[(33 724.4±10 594.9)个对(101 637.6±17 240.5)个,t=5.951,P<0.05]及百分比[(5.6±1.0)%对(11.5±3.0)%,t=4.163,P<0.05]均上升,HSC中活性氧水平降低(3994.5±1119.0对2415.7±122.9,t=2.375,P<0.05),骨髓细胞CFU-GM增加(30.8±3.9对38.2±4.4,t=2.964,P<0.05)。 结论 西格列汀对7 Gy γ射线照射后小鼠造血系统损伤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92.
本研究旨在探索不同切碎长度和发酵方式对全株饲用青贮谷子质量的影响。采用2×3双因子试验设计,切割长度分别为1.5 cm、2.5 cm和3.5 cm,发酵方式分为复合菌剂发酵和乳酸菌发酵两个类型,每处理3个重复。常温发酵40 d后取样,进行感官评定,分析基础养分,测定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随着切碎长度增加,气味评分和总分总体呈降低趋势,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呈增加趋势,丁酸含量显著增加;相比乳酸菌发酵组,复合菌剂发酵组整体气味评分和乳酸含量较高,pH值和NDF、ADF含量较低。综上,不同切碎长度和发酵方式对于全株饲用谷子青贮质量均有显著影响。降低切碎长度和使用复合菌剂发酵均有助于促进纤维分解,减少丁酸产量,改善青贮感官评分。  相似文献   
993.
病例资料患者,女,46岁,因阴道接触性出血半年,出血量增多1周入院。患者处于围绝经期,既往月经正常,无痛经史。妇科检查:阴道内见肉红色肿物填塞,大小约4 cm×3 cm,形态规则,质地中等,表面见血管充盈,局部渗血,肿物蒂位于约3~6点区域。辅助检查:三大常规检查未见异常,肿瘤标志物检查阴性。子宫附件超声:宫颈见一低回声团,考虑平滑肌瘤或宫颈癌可能。盆腔MRI:阴道后壁见一团块状等T 1、长T 2信号影,其内见斑片状更长T 2信号影,边界清晰,增强扫描呈不均匀显著强化,大小约3.5 cm×4.0 cm(图1a~1d)。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探讨广东省放射诊疗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调查水平.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以2016-2019年委托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个人剂量监测室进行个人剂量监测的广东省放射诊疗工作人员为调查对象,对其个人剂量进行监测与分析.结果 2016-2019年分别监测诊断放射学、牙科放射学、核医学、放射治疗、介入放射学和其他应用工作人员...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切口愈合不良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决策提供指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关节外科收治的单侧、新发股骨颈骨折、髋关节关节炎及股骨头坏死等并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或翻修患者,排除合并肿瘤、严重营养不良、经治疗后血糖、血压不能达到标准、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或其他血液系统疾病、近期感染病史及局部皮肤条件较差的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伤口愈合不良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之间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MI)、术前白蛋白水平、糖尿病、高血压、长期激素应用史、术区多次手术史、手术时间、术前抗凝、术中皮下电刀止血、术后24 h引流量、术后是否输血等相关因素对伤口愈合的影响,应用R语言及Empower Stat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依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卡方检验;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不同危险因素进行分析,计算各因素比值比(OR)及95%置信区间(CI)。 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432例,其中术后发生伤口愈合不良事件患者43例。年龄(t=2.907,P<0.05)、BMI(t=15.399,P<0.001)、糖尿病(χ2=111.86,P<0.001)、术区多次手术(χ2=50.135,P<0.001)、长期激素应用史(χ2=144.31,P<0.001)、手术时间(t=12.334,P<0.001)及术后是否输血(χ2=88.725,P<0.001)在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及术前白蛋白水平、皮下电刀止血等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发现,年龄[OR=1.784,95% CI=(1.254,2.234),P=0.006]、BMI [OR=2.587,95%CI=(1.647,4.950),P=0.016],手术时间[OR=8.643,95%CI=(2.331,15.471),P=0.001]及术区多次手术[OR=3.218,95%CI=(2.461,4.339),P=0.041]是全髋关节术后发生伤口愈合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高龄、肥胖、手术时长及术区多次手术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伤口愈合不良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对存在有这些因素的患者,应早期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   
996.
黄鑫虹几乎没有任何业余爱好,工作构成了她生活的重要部分,但她从不以为自己这样很痛苦。对事业的热爱和追求,源自她那颗关怀女性的质朴之心。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通过放射吸收法(radiographic absorptiometry,RA),获得乌鲁木齐地区人群指骨正常骨峰值及骨质疏松的BMD参考值,为本地区骨质疏松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次受检者4828例均剔出骨代谢相关疾病及服用激素类药物史者,用美国Compu Med Osteo Gram-2000骨密度仪测定受检者非优势手的第2、3、4指中节指骨骨密度,按10岁一个年龄组男女各分7组。测试先用岛津XHD-150G 60 X线机对患者非优势手指进行摄片,使用相同摄影条件先后曝光两次。将数据通过美国柯达CR850系统以及Easywork影像工作站(mini PACS)对图像进行数字化处理、传输。最后采用美国Osteo Gram2000骨密度仪进行检测、分析(无片式诊断系统)。结果根据骨密度仪所提供的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本组4828例受检者中,提示骨质量减少(T值介于-1~-2.5之间)者1587例。其中男性548例,占34.5%(548/1587),女性1039例,占65.5%(1039/1587)。诊断骨质疏松症(T值低于-2.5)者1452例。其中,男性384例占26.4%(384/1452)。女性1068例,占73.6%(1068/1452)。本地区受检者骨质疏松患病率为30.0%。男女性骨质丢失率在40岁开始上升,并随着年龄的增长丢失率不断上升。女性44岁(平均44.2±2.6岁)以上开始绝经,绝经后骨量开始快速丢失,当绝经后16~20年时丢失率迅速加快,20年以后缓慢上升。男性骨量减少发生例数与女性有统计学差异(P0.01),女性骨质疏松发生例数与男性有统计学差异(P0.01)。乌鲁木齐地区女性绝经年龄与骨量丢失率成正比关系(r=0.9643,P0.01),绝经0~15年内骨量丢失率平稳上升,16~20年时骨量丢失明显加快,绝经21年以后骨量丢失率变缓,但仍处于上升趋势。结论通过运用放射吸收法对乌鲁木齐地区4828例受检者非优势手指骨骨密度的统计与分析,有效的反映了本地区人群骨矿含量及骨质疏松发病率,并与乌鲁木齐地区DXA与QCT的检测结果相似。但该检查技术辐射剂量低、扫描速度快、价格低廉,更适合基层医院用于临床诊断骨质疏松和预测骨折风险。  相似文献   
998.
目的了解三级医院硕士学历护士在临床工作中的真实感受及期望,并从护士角度探讨促进留职的措施。方法选择北京市4所三级医院20名硕士学历护士进行一对一访谈,采用Colaizzi分析法分析整理资料。结果硕士学历护士的工作体验包括工作任务繁多、社会认可度较低、富有成就感;期望能从事专科护理工作,增加机会与平台,提升自身能力,体现自身价值与优势;提出提供培训与进修学习机会,协助规划职业生涯发展,提高薪酬,增加人力/物力支持等措施可留住更多高学历护士。结论护理管理者应充分了解硕士学历护士真实感受,进一步满足其工作期望,并指导其合理规划职业生涯,以提高其留职意愿。  相似文献   
999.
目的观察患者体脂率及BMI对丙泊酚麻醉用量的影响,并得出丙泊酚麻醉用量简便的计算公式。方法选择我院择期行腹腔镜手术患者104例,男46例,女58例,年龄25~59岁,ASAⅠ或Ⅱ级,根据BMI和体脂率将患者分为四组:A组,BMI25.0kg/m~2,体脂率25%(男)或35%(女);B组,BMI25.0kg/m~2,体脂率≥25%(男)或≥35%(女);C组,BMI≥25.0kg/m~2,体脂率25%(男)或35%(女);D组,BMI≥25.0kg/m~2,体脂率≥25%(男)或≥35%(女)。所有患者均采用统一的麻醉方案,BIS闭环靶控目标值设为45~55。记录患者麻醉诱导、麻醉维持时丙泊酚使用量以及拔管时间。纳入所有患者的性别、BMI和体脂率等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 D组丙泊酚麻醉诱导剂量明显高于A、B、C组(P0.05);B组和D组的前1h和前2h每公斤体重丙泊酚用量均明显低于A组(P0.05),A组和C组的每公斤体重丙泊酚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和D组的每公斤体重丙泊酚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四组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回归公式:前1h丙泊酚用量(mg/kg)=7.715+1.900×性别(男=0,女=1)-0.125×体脂率。结论BMI或体脂率越高的患者在维持麻醉状态时每公斤体重丙泊酚使用量越少;当BMI与体脂率衡量肥胖发生矛盾时,体脂率与患者每公斤体重丙泊酚麻醉用量相关性更好。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显微切开睾丸取精术(micro-TESE)应用于因继发性睾丸损伤导致非梗阻性无精子症(NOA)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7年12月接受micro-TESE并具继发性睾丸损伤病史的121例NOA患者,分析不同睾丸损伤病因患者micro-TESE取精成功率的差异。并进一步比较micro-TESE获得精子与重度少精子症患者(精子浓度1×106/ml)射出精子的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助孕结局,比较两组间女方年龄、受精(2PN)率、第3天(D3)可移植胚胎率、D3优质胚胎率、D14血h CG阳性率、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结果:104例患者(86.0%,104/121)成功通过micro-TESE获得精子。按其继发性睾丸损伤的病史,microTESE取精成功率分别为:睾丸炎98.4%、隐睾下降固定术后75.5%、化疗/放疗损害63.6%。micro-TESE所获得精子和重度少精子症患者射出精子ICSI助孕周期的2PN受精率(59.4%vs 69.3%)、D14血h CG阳性率(44.6%vs 57.9%)、胚胎种植率(31.8%vs 32.6%)、临床妊娠率(41.5%vs 48.7%)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者D3可移植胚胎率(40.5%vs 52.2%)、D3优质胚胎率(32.5%vs 42.1%)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micro-TESE应用于继发性睾丸损伤所致的NOA患者时取精成功率较高,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但需要进一步探索改善micro-TESE获得精子后行ICSI助孕结局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