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36篇
儿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40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18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8篇
外科学   226篇
综合类   11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01.
背景:传统的方法修复软骨损伤,易发生退变。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根据需要调节降解速度等性能,可能在修复软骨损伤方面具有应用前景。 目的:观察以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为载体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的可行性。 方法:选取2月龄新西兰兔骨髓培养,诱导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第3代细胞与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共培养制成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细胞复合物。建立兔髌股关节股骨髁部缺损模型,在右侧36个膝关节植入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细胞复合物,左侧18膝植入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另18膝造成缺损后留作空白对照。术后4,8,12,24,36,48周取材,行大体及组织学观察,组织学评分。 结果与结论: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细胞复合物修复大鼠缺损后,软骨细胞分布较均一,色泽与正常软骨相似,与正常软骨界限消失,表面细胞平行于关节面,深层细胞排列紊乱,细胞呈团状,基质异染广泛,软骨下骨形成及潮线恢复正常,与周围正常软骨连接良好。而单纯植入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或缺损后未处理大鼠缺损边缘细胞呈团块状增生,底部为纤维组织。提示骨髓基质细胞源性软骨细胞是修复关节软骨缺损较理想的种子细胞,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适合作为组织工程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支架材料,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2.
庆大霉素重组合异种骨复合体的制备及相关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研制既有抗感染能力又有较高成骨活性的新型骨移植材料。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庆大霉素重组合异种骨(GRBX)在小鼠肌袋内药物释放度,并在污染的兔桡骨骨缺损模型中观察其抗感染与骨修复功能。结果明胶包裹4mg庆大霉素的GRBX具有良好的药物缓释功能,在植入部位周围软组织中维持有效浓度可达17天,提高明胶浓度能进一步延缓药物释放度。GRBX植入3×107CFU金葡菌污染的兔桡骨干1.5cm骨缺损模型可有效抑制感染,16周后获得完全骨连接。结论局部应用抗生素与骨移植相结合有可能改进开放性骨损伤及感染后骨不连骨缺损的治疗。  相似文献   
203.
庆大霉素对兔成骨细胞增殖及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栗向东  胡蕴玉 《中华骨科杂志》1999,19(3):177-179,I003
目的观察庆大霉素对兔成骨细胞增殖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从出生2周的新西兰兔颅盖骨获取成骨细胞,在含不同浓度庆大霉素的DMEM培养液中培养24小时或72小时,采用四唑盐比色法观察庆大霉素对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并对在含不同浓度庆大霉素的DMEM培养液中培养96小时的成骨细胞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高浓度庆大霉素组(800g/ml、1600g/ml)光吸收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高浓度庆大霉素组超微结构表现为内质网扩张,胞浆内见大量的吞噬溶酶体。结论高浓度庆大霉素明显抑制成骨细胞增殖,呈现一定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204.
目的 探讨复合基因重组人BMP2 的异种骨(rhBMP2/BCB) 移植及其与骨膜联合移植修复节段性骨缺损的效果。方法 将rhBMP2 与去抗原牛松质骨载体(BCB)复合,制成rhBMP2/BCB;并采用兔桡骨干1.5 cm 缺损的动物模型,通过X线、生物力学、骨密度、组织学等检测手段,比较单纯rhBMP2/BCB移植、rhBMP2/BCB 与带血运骨膜联合移植及rhBMP2/BCB 与游离骨膜联合移植修复节段性骨缺损的疗效。结果 (1) 单纯rhBMP2/BCB 移植,可在16 周使节段性骨缺损基本修复,其修复机制与过程和重组异种骨相似;(2)rhBMP2/BCB与带血运骨膜联合移植,8 周即可修复骨缺损,其修复机制与骨折修复相仿,包括膜内成骨和软骨成骨两种机制;(3)rhBMP2/BCB与游离骨膜联合移植,在骨缺损修复早期( ≤12 周) ,其成骨速度及成骨质与量均优于单纯rhBMP2/BCB移植,约在12 周使骨缺损基本修复。结论 上述三种方法均可有效地修复节段性骨缺损,但以rhBMP2/BCB与带血运骨膜联合移植较为理想。该方法同时具有良好的骨生成、骨传导和骨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5.
本实验探讨块型去抗原异种松质骨载体(MBC)与bBMP复合形成的块型重组合异种骨(MRBX)[1]修复兔桡骨节段性骨缺损的能力,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一、材料与方法1.MRBX的制备:依照Urist方法提取牛BMP。将新鲜牛肱骨上端松质骨制成20mm×20mm×20mm骨块,经脱脂、部分脱钙及过氧化氢浸渍处理制备MBC,将MBC与粗提bBMP按5∶1重量比复合,透析,冻干,消毒备用。2.兔桡骨干节段性骨缺损的修复:选用成年新西兰大耳白兔50只,造成桡骨干15mm骨骨膜节段性骨缺损,其中40…  相似文献   
206.
目的:对bFGF增强rhBMP-2诱导成骨的调节机理进行探讨。方法:21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70只,试验侧均位于右后肢。设立rhBMP-2/牛松质骨载体、单纯牛松质骨载体为对照组,分别于术后12h~21d共11个时间点取材,观察其诱导成骨过程。结果:rhBMP-2/bFGF/聚乙烯吡咯啉酮/牛松质骨载体组在诱导间充质细胞增殖、分化,软骨细胞、新生骨形成方面均早于rhBMP-2/牛松质骨载体组,成骨量优于rhBMP-2/牛松质骨载体组,而单纯牛松质骨载体组在21d仅出现了少量增殖的间充质细胞。结论:rhBMP-2和bFGF在诱导成骨调节中存在着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07.
磷酸钙陶瓷因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骨传导作用而成为人工骨的常用材料 ,但是 ,它们本身无骨诱导作用。将具有骨诱导作用的物质如 BMP、骨髓、生长因子等与磷酸钙陶瓷复合 ,可以克服磷酸钙陶瓷无骨诱导作用的缺陷  相似文献   
208.
骨折愈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骨组织再生过程 ,许多因素可影响骨折愈合。一些生物及生物物理的方法已被用于促进骨折愈合和减少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的发生。本文对低强度超声促进骨折愈合的动物和临床实验进行综述 ,并介绍了低强度超声促进骨形成和骨折愈合的生物学机理。  相似文献   
209.
同种异体成骨细胞-煅烧骨复合物动物体内植入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 观察同种异体煅烧骨-成骨细胞复合物植入动物体内后成骨性能。方法 以牛松质骨制成煅烧骨(TBC)为载体,培养兔骨膜成内细胞(POB)构建复合物,把该复合物移植到BALB/c裸鼠皮下和兔臀部肌袋内,以单纯TBC植入做为对照,28d后取材,制成不脱钙组织切片、HE染色。结果 裸鼠实验组TBC材料内部:成纤维细胞大量增生。细胞排列紧密,形态多样,有的已变为软骨细胞,TBC表面有排列成行的成骨细胞环绕。组织间有散在淋巴细胞浸润。同时可见片状类骨质。兔子实验组TBC材料内部有结缔组织及细小血管长入,孔内充满软骨细胞并可软骨组织钙化、崩裂、成骨现象、有片状骨组织形成;而单纯TBC对照组孔隙内有大量结缔组织及细小血管长入,未见骨组织形成。结论 将TBC-POB材料植入体内后,成骨细胞能存活并产生软骨组织和骨组织。  相似文献   
210.
[目的]构建并鉴定携带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165(VEGF165)和血管生成素-1(ANG-1)双基因共表达重组腺病毒载体pAd-VIA。[方法]采用基因克隆技术克隆目的基因VEGF165、ANG-1基因,将得到的基因通过引入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序列(IRES),亚克隆至含有报告基因EGFP的穿梭载体pTrack-CMV中,构建携带双基因的腺病毒穿梭载体pTrack-CMV-VIA。进而使用AdEasyTM腺病毒系统重组并包装腺病毒。通过绿色荧光蛋白(GFP)表达、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方法检测制备的腺病毒pAd-VIA感染的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中外源基因VEGF165及Ang-1的表达。[结果]该重组腺病毒质粒经测序、酶切鉴定,证明基因序列正确。转染QBI-293A细胞后,可观察到GFP明显表达。重组合腺病毒载体pAd-VIA获得成功包装,扩增后病毒滴度为2×1010PFU/ml,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转染48 h后,绿色荧光蛋白表达阳性,ELISA结果显示转染组在感染48 h后,培养细胞上清中的VEGF165浓度为(42.5±2.082)ng/105细胞,ANG-1浓度为(16.67±2.08)ng/105细胞,未转染组几乎未检测到外源基因的表达,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成功构建携带人VEGF165、ANG-1双基因共表达重组腺病毒载体,为组织工程人工骨血管化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