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4篇
基础医学   17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17篇
神经病学   24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4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总结外伤性迟发性颅后窝硬膜外血肿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后窝硬膜外血肿的病例资料.保守治疗16例,手术治疗14例.结果 保守治疗病人均痊愈出院,手术治疗病人术后植物生存1例.伤后6个月GOS2分1例,3分2例,4分11例,5分16例.结论 外伤性迟发性颅后窝硬膜外血肿病情隐匿,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可改善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62.
本文观察国内配制一氧化氮(NO)气体对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作用。使9条麻醉犬吸入氧浓度从0.36±0.09降至0.08±0.02,然后吸入90±8ppmNO,结果发现缺氧后,平均肺动脉压、肺循环阻力、平均股动脉压和心输出量显著增加,呼吸及心率增快,血气分析示过度通气;吸入NO后,增高的平均肺动脉压和肺循环阻力显著下降(P<0.05),而平均股动脉压、心输出量、体循环阻力、心率无明显变化;NO吸入10min时血中高铁血红蛋白浓度从0.3±0.1%升至0.7±0.5%。说明如控制吸入NO剂量及严密监测,可将该气体试用于临床,从而选择性降低肺动脉高压  相似文献   
63.
64.
纳络酮血肿腔内注射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纳络酮血肿腔内注射与静脉注射对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4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两组均采取锥颅血肿穿刺置管抽吸和脑室外引流治疗。A组血肿腔内局部注射纳络酮,B组静脉滴注纳络酮。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颅内压、GCS评分、脑脊液内皮素-1(ET-1)水平。对患者进行三月以上的随访。结果 40例脑出血患者发病后48hET-1平均水平明显高于非脑出血患者。A组发病后第3天、第7天ET-1峰值较B组明显低(P〈0.01);A组术后颅内压较B组降低更明显(P〈0.01);连续GCS评分较B组明显高(P〈0.01),平均清醒天数缩短;A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 纳络酮血肿腔内注射较静脉注射可明显提高脑出血患者疗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5.
目的研究激活的富血小板血浆凝固时间(activated platelet rich plasma coagulation time,简称APRPCT)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出血的预示作用及意义,探讨该实验方法与临床实验室常用的血小板计数(PL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APTT)、血浆凝血酶时间测定(TT)、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Fib)间的相关性。方法根据APRPCT实验原理,优选浓度为2g/L的硅微粒作为APRPCT激活试剂,制备质控血浆监测APRPCT实验的过程和质量,以2g/L的硅微粒检测正常对照组及ITP组的APRPCT,统计分析两组间的APRPCT有无显著性差异。结果浓度为2g/L的硅微粒测定APRPCT,正常对照组较ITP组明显延长,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RPCT能同时反映血小板数量和质量的变化,其预示出血倾向的特异性明显优于血小板计数,可作为ITP患者的出血预示指标。  相似文献   
66.
目的 评价锥颅抽吸引流术加尿激酶、纳洛酮注射液(苏诺)局部灌注在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7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随机分成单纯尿激酶灌注组(对照组)和尿激酶、纳洛酮注射(苏诺)灌注组(治疗组),对比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CS)方法,对照组为73%,治疗组中有效率达91%,有显性差异P<0.001。结论 纳洛酮注射液(苏诺)脑内局部应用可明显提高脑出血患疗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7.
Inhalednitricoxide(NO)oflowdosehasbeenwidelyusedinclinicaltrialstotreatvariouspulmonaryhypertension['3]-ltwasreportedthatinhalationoflowdoseNOhadnoobvioussideef-fects.Methemoglobin(MeHb)producedbythere-actionofNOandhemoglobinisstillariskoflong-periodNOinhalationtherapy.Methyleneblue(MB)isaneffectivereductanttoconvertMeHbtohemoglobin,andisoftenusedtotreatmethe-moglobinemia.ButMBcouldbindandinactivateguanylatecyclase,theclinicaladministrationofMBmightattenuatethepulmonaryvasodilatingef-fe…  相似文献   
68.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血流动力学、凝血及肾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评价应用 6 0 g·L -1 羟乙基淀粉 (HES)行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 (AHH)对血流动力学、凝血及肾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择脊柱手术患者 1 8例 ,行静吸复合全麻气管内插管后 ,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 (C组 )和试验组 (AHH组 ) ,用6 0 g·L-1 HES按 1 5~ 2 0mL·kg -1 以 30mL·min -1 静脉输注行AHH ,检测AHH前 (T0 )、后 (T1 )及手术主要操作完成(T2 ) ,术毕 (T3 )和术后 1d(T4)的MAP ,HR ,CVP、血常规、凝血及肾功能、动脉血气分析 ,并计算动脉血氧含量 (CaO2 ) ,记录术中输液量、出血量及术后 2 4h内的输血量 .结果 :两组输液量和出血量相仿 ,AHH组输红细胞量明显小于C组(P <0 .0 5 ) ;AHH组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较C组稳定 ,T1 的MAP和CVP明显高于C组 (P <0 .0 5 ) ;AHH组T1 ~T3 期间的RBC ,Hb和Hct较T0 显著降低 (P <0 .0 5 ,P <0 .0 1 ) ,其中T1 的RBC ,Hb和Hct与C组比较 ,有明显差异 (P <0 .0 5 ) ;两组凝血和肾功能检测指标均无明显变化 .结论 :6 0g·L-1 HES行AHH可安全有效地用于临床手术患者 ,减少输血 ,提高机体失血耐受性  相似文献   
69.
70.
甘露醇对颅脑手术患者脑氧供需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颅脑手术麻醉期间静脉输注甘露醇对脑氧供需平衡的影响。方法:选择静脉全麻醉上开颅行幕上肿瘤切除术患者14例,分别检测静脉输液25%甘露醇1g/kg输液前和输注后,30,60分钟时的颅内压(ICP),颈内静脉和桡动脉的血气,计算脑灌注压(CPP),动-颈静氧含量差(C(a-j)O2)和脑氧摄取率(CEO2)。结果:甘露醇输注后30分钟,ICP和心率(HR)较输注前显著降低(P<0.05),但CPP,C(a-j)O2和CEO2虽呈下降趋势,但与输液前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颅脑手术麻醉期间输注甘露醇,不仅可降低ICP,对MAP和CPP无明显影响,而且能改善脑血流代谢耦联,对开颅手术的病人有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