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4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0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80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52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探讨基本运动技能干预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运动障碍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21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4~12岁ASD患儿10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ASD常规治疗,并针对主要症状进行日常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基本运动技能干预.干预前后采用粗大运动发育测试评估ASD患儿运动功能,采用操场同伴参与观察量表评估观察组ASD患儿社交技能改善情况,采用孤独症行为量表(Autism behavior checklist,ABC)评估两组患儿症状.[结果]干预前,两组患儿移动技能、运动控制技能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移动技能、运动控制技能评分及总分较干预前显著增高(P<0.05),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第1周比较,观察组干预第10周后孤独、旁观评分显著降低(P<0.05),联合参与评分显著升高(P<0.05),但接近、平行、平行感知及有规则的游戏等社交互动状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干预后ABC总分及各因子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患儿干预后躯体运动因子、社会交往因子、ABC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本运动技能干预干预可显著改善ASD患儿的运动技能,并对ASD患儿的社交能力和临床症状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2.
微导管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微导管在支气管动脉灌注栓塞治疗中晚期肺癌及大咯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微导管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灌注栓塞治疗中晚期肺癌52例及肺大咯血20例。结果:全部病例超选择性插管成功,成功率100%,治疗后肺癌组完全缓解(CR)8例;部份缓解(PR)32例;稳定(S)12例;进展(P)0例;术后1,2,3a生存率分别为100%,75%,40%。咯血组BAE术后即期止血16例,显效4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全部病例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中应用微导管安全,可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3.
病案质量差是医疗纠纷的重要原因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医患纠纷呈增长趋势,医疗纠纷的发生在所难免,而纠纷的最终解决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医疗的原始记录-病案,病案质量的优劣既关系到医院的法律责任和声誉,也关系到医师个人的法律责任,因此必须引起医师和医院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4.
射频消融已被尝试用于治疗骨样骨瘤、软骨母细胞瘤及转移性肿瘤等骨肿瘤,取得较好疗效。射频消融能有效地损毁肿瘤的软组织成分、瘤骨及瘤块边缘与肿瘤组织相互交织存在的骨质,但目前骨质射频消融后病理改变尚不清晰。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家系非糖尿病一级亲属在糖耐量正常时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情况。方法:收集江苏省常州市2型糖尿病家系中非糖尿病一级亲属(NGT组)42例、家系2型糖尿病(T2DM组)49例、并以无糖尿病家族史的46例健康成人为对照(NC组)。进行25g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IVGTT)测定空腹及IVGT后1、2、4、6、10min的血胰岛素水平。结果:2型糖尿病家系非糖尿病一级亲属0、1、4、6、10min胰岛素和健康成人对照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2型糖尿病家系中糖耐量正常的一级亲属胰岛素的第一时相分泌和没有遗传背景的健康成人已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6.
目的观察虚拟现实(VR)技术结合作业疗法对痉挛型偏瘫脑瘫患儿上肢功能康复的影响。 方法将38例痉挛型偏瘫脑瘫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8人,对照组20人。2组患儿患侧上肢均接受常规作业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辅以VR技术治疗,每次30min,每周6次,共3月。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治疗后)对2组患儿进行评定,采用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2(PDMS-2)中的精细运动发育商(FMQ)、Caroll手功能评定量表和日常生活活动(ADL)量表对2组患儿的上肢功能进行评定。 结果治疗前,2组患儿间FMQ、患手Caroll手功能和ADL评分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儿FMQ、患手Caroll手功能和ADL评分均较组内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FMQ[(79.65±4.10)分]、患手Caroll手功能[(25.65±8.41)分]和ADL评分[(47.25±5.50)分]较为优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VR技术联合作业训练较单一作业训练治疗痉挛型偏瘫患儿的疗效好,可更好地改善患肢上肢功能和ADL能力。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DR及MRI征象,提高对本病早期诊断的水平。方法回顾分析经临床证实的45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资料及影像表现。结果本组45例患者,男性11例,女性34例,年龄1872岁,平均33.5岁;病变部位手、腕关节部34例,足、踝关节部15例,膝关节6例,肩关节3例;肘关节5例;DR表现:关节周围软组织呈肿胀,关节间隙变窄,关节面及边缘骨质局限性侵蚀破坏,周围骨质疏松脱钙,5例患者出现关节半脱位表现。17例患者行MR检查,均为阳性,早期14例,MRI表现:滑膜炎渗出时T1WI呈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骨髓水肿时T1WI呈低信号,T2WI呈斑片状高信号,增强后T1WI强化;血管翳表现T1WI中等强度信号,T2WI为高信号,增强T1WI明显强化;关节破坏软骨层次模糊消失和信号改变,T1WI呈低信号,T2WI上呈不规则高信号影,软骨表面可见毛糙和轻微的高低不平,成小囊状变;关节骨质侵蚀改变,表现为关节面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韧带、关节囊增厚及关节积液,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结论影像学DR检查是RA常规检查方法,MRI敏感性、特异性高,是目前诊断早期RA的最佳及首选的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98.
目的观察肌电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治疗痉挛型偏瘫型脑瘫患儿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 60例痉挛型偏瘫型脑瘫患儿按照监护人的治疗意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进行运动训练、物理疗法及配戴矫形器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肌电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仪对偏瘫侧下肢进行肌电生物反馈刺激。在治疗前与治疗12周后,分别用综合痉挛评分量表(CSS)评定患侧下肢肌张力、关节量角器法测量患侧下肢踝关节被动背屈角度、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88)之D区(站立)、E区(走跑跳)分值以比较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治疗组12周后下肢CSS评分及踝关节被动背屈角度、GMFM之D区和E区评分均比对照组改善(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配合康复功能训练能降低痉挛型偏瘫型脑瘫患儿的下肢肌张力,改善踝关节活动范围,提高下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99.
背景:目前,深静脉血栓的分子病因学机制及其形成的核心调控网络仍未完全阐明,对于深静脉血栓的早期诊断预测也无理想的方法。目的:研究组织蛋白酶L/G与创伤性深静脉血栓的预测。方法:采用蚊式钳夹闭50只SD大鼠双侧股静脉的3个不同部位3s随后予以模具制动制备大鼠创伤性深静脉血栓模型,根据股静脉血栓形成的不同阶段和生物学特征,将模型大鼠分为血栓形成前组、血栓形成组和无血栓形成组,另取10只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在相应时间点取大鼠创伤静脉,提取总RNA,经过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进一步应用real-time PCR进行验证。结果与结论:基因芯片杂交结果发现组织蛋白酶L/G基因在各组间差异表达明显,其中血栓形成组最高,无血栓形成组和血栓形成前组次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real-time PCR分析结果与基因芯片杂交分析结果相一致。说明局部静脉血管壁中组织蛋白酶L/G表达水平升高与创伤性深静脉血栓形成有关,可作为深静脉血栓形成早期诊断、预测的候选分子标志。  相似文献   
100.
背景:刨伤性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和死亡率呈逐年递增趋势,但其发生发展机制尚未清楚。因此有必要采用先进的基因芯片技术对其进行研究,探索其发生发展的内在规律。目的:观察创伤性深静脉血栓形成过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3的表达变化规律,探讨其在创伤性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从110只SD大鼠中随机取10只大鼠作为正常组,其余100只大鼠作为实验组,采用定量击打双侧大腿+髋人字石膏固定_疗式,建藏大鼠亚急性创伤性深静脉血栓动物模型。在伤后即刻、24,72,120和168h时相点切取股静脉血管组织,随后抽取总RNA,采用Affymetrix2302.0芯片对股静脉血管组织进行基因表达检测。结果与结论:在亚急性创伤性深静脉血栓形成演化过程中,壤质金属蛋白酶3在实验组的表达随伤后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说明其参与血栓形成过程,可能是影响深静脉血栓生物学状态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