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11.
目的探讨无基础疾病的肺真菌病临床表现,为其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8月确诊为无基础疾病的肺真菌病16例患者的临床、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特点。结果 16例确诊患者主要是肺曲霉病(9例)和肺念珠菌病(3例),分别占56.3%和18.7%,均无全身性疾病即原发病变的基础。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发热、咯血、呼吸困难;影像学主要表现为双肺多发斑片影、结节影或弥漫病变,容易误诊为肺结核或肺炎。16例患者中经支气管镜肺活检确诊2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确诊12例,手术切除标本确诊2例。结论无基础疾病患者肺真菌病以曲霉病和肺念珠菌病为主,临床表现和影像改变无特异性,容易误诊为肺结核或肺炎,需及时行肺穿刺活检或支气管镜检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2.
我院于1997年3月4日成功地抢救了一名酒精并海洛因中毒致呼吸心跳骤停达20分钟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1 病例摘要 患者男,25岁,于1997年3月3日晚饮酒后回宿舍休息,当时神志清,微醉,第二天十一点三十分其朋友发现患者昏倒在地,口唇紫绀,即给予胸外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CT(HRCT)测得的肺小血管截面积与肺截面积比值(%CSA)在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PH)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行HRCT胸部平扫的COPD合并PH 20例患者及20名正常对照组资料。所有检查中均行肺功能检查(PFT),测得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实测值与预计值百分比(FEV1%)和FEV1与用力肺活量之比(FEV1/FVC)。测得基于HRCT的%CSA(肺小血管截面积<5 mm2和5~10 mm2分别为%CSA<5和%CSA5~10)数据。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COPD合并PH组与对照组间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COPD合并PH组%CSA与PFT指标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COPD合并PH组和对照组的%CSA<5分别为(1.04±0.20)%、(0.82±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7,P<0.01)。上述两组的%CSA5~10分别为(0.53±0.13)%、(0.33±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1,P<0.01)。COPD合并PH组的FEV1%和FEV1/FVC分别为(32.40±11.31)%、(44.10±18.30)%。COPD合并PH组的%CSA<5与FEV1%和FEV1/FVC无相关性(r值分别为-0.136和-0.149,均P>0.05)。COPD合并PH组的%CSA5~10与FEV1%和FEV1/FVC无相关性(r值分别为-0.084和-0.072,均P>0.05)。 结论COPD合并PH患者的%CSA<5 mm2和%CSA5~10 mm2较正常升高,可作为一种反映COPD合并PH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噻托溴铵和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联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噻托溴铵组(A组,20例)、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组(B组,20例)和联合治疗组(C组,20例)。A、B、C组患者均在给予吸氧、祛痰、静脉应用抗生素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应用吸入噻托溴铵、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以及联合吸入2种药物治疗。观察各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3组均于治疗前后测定肺功能及动脉血气分析等指标。结果 3组治疗前肺功能及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3组肺功能及动脉血气分析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C组与A、B 2组比较,各指标均显著提高(P〈0.05)。C组临床有效率95.0%,与A组75.5%、B组80.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使用噻托溴铵和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较单独使用噻托溴铵或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对AECOPD患者肺功能及动脉血气有更加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传统的翼状胬肉切除术复发率高,自体角膜缘移植应用于胬肉切除术是近年来开展的术式,取材方便,安全.为寻求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降低术后复发率,文章对不同种族的翼状胬肉患者施行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翼状胬肉切除术,并观察分析其治疗结果.方法:①实验对象:选择2000-01/2006-06就诊的翼状胬肉患者198例(206眼),其中就诊于中国厦门者144例,均为初发病例;作者在非洲博茨瓦纳国接诊的黑种人患者54例,均为复发病例.患者对治疗方案及实验均知情同意,且得到医院伦理道德委员会批准.②实验方法:对198例患者施行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胬肉切除术,即切除胬肉组织后在术区覆盖取自颞上方球结膜的带角膜缘的薄层游离结膜瓣.③实验评估:通过术后随访,对手术区域进行分级评估,1级为术区外观正常,4级即胬肉复发.观察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出现情况.结果:随访时间6个月~2年,平均14个月.①术后6周时未发现翼状胬肉复发,术后6个月时中国汉族人、博兹瓦纳黑种人病例的复发率分别为6.6%和14.8%,术后12个月时复发率分别为11.8%和24.5%.②术后6周时,两组病例的分级情况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P<0.01),中国病例恢复较好.术后6个月及术后1年时两组术区分级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翼状胬肉患者术后并发症少,主要为角膜浅层瘢痕、持续性眼表刺激症状,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显微镜下行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翼状胬肉切除术,具有切除胬肉较彻底、组织损伤小、术后反应轻、复发率较低的特点,有一定的实用价值.黑种人病例的术后复发率高于中国汉族翼状胬肉患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3种不同评分方法对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在临床价值判断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2年4月至2018年5月我院确诊的PTE患者131例.PTE患者分为简化肺栓塞严重度指数(sPESI评分)、肺栓塞严重度指数(PESI评分);以及国内2018年肺栓塞指南推荐评分标准指数(国内评分)共3种评分方法.将3种不同评分方法进行比较,用ROC曲线下面积衡量3种评分方法判断预后的能力.结果 PESI评分方法显示中危组占总数比例为64.8%;sPESI评分方法显示中危组占总数比例为72.5%;国内评分方法显示中危组占总数比例为29.0%;sPESI评分及PESI评分与国内指南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SI评估30天预后的AUC曲线为0.650(95%CI 0.516~0.784);PESI评估30天预后的AUC曲线为0.650(95%CI 0.516~0.784);国内组评估30天预后的AUC曲线为0.491(95%CI 0.313~0.688).结论 sPESI及PESI组患者评分总体偏高,而国内指南评分指标偏低.PESI和sPESI评分标准以临床症状、体征及既往基础疾病作为评分标准,具有操作简单等特点.而国内指南组多以心脏生物学标志物等实验室指标及影像学的客观检测指标而进行评分,具有客观性. 相似文献
18.
根据我院门诊输液病人停留的时间较长 ,以及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在我院的开展 ,向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已成为门诊护理工作一项新的内容。现就如何做好门诊输液病人的健康教育谈谈本人的几点看法。1 积极主动的宣教1 1 结合护理宣教 护士应积极主动地向病人宣教有关知识 ,使病人能了解和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输液前告知病人应做好的准备工作 ,如排空膀胱 ,避免空腹等 ;输液时要注意观察病人的反应 ,并告知某些药物可能出现的副反应 ,如异丙嗪可能导致的嗜睡、乏力 ;甲硝唑可能导致的口苦、恶心 ;氨基酸可能导致的被注射血管胀痛 ;退烧药可… 相似文献
19.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威胁公共健康的一种肺部疾病,它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1].近几年来该病的患病率及病死率有上升趋势.重症支气管哮喘是指哮喘发作引起严重的呼吸困难、缺氧和(或) CO2 潴留,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6例AECOP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全身激素组36例、吸入激素组37例和对照组3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全身激素组采用甲强龙40 mg加入生理盐水100 mL中静脉滴注,1次·d-1;吸入激素组采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雾化后彻底漱口;对照组常规治疗,不采用任何激素.3组均连用3~5 d.对3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5天肺功能、血气分析、血糖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第5天全身激素组及吸入激素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流速(PEF)、动脉血氧分压(PaO2)均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全身激素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高于对照组及吸入激素组(P<0.05);对照组与吸入激素组血糖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可明显缓解AECOPD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同时减少全身使用激素的不良反应,尤其适合于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