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26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0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44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68篇
预防医学   32篇
眼科学   45篇
药学   48篇
中国医学   48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β-catenin、STT3A及PD-L1相关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相关性及其与病理特征和预后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02月至 2021年10月63例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蜡块标本,通过免疫组化检测胃癌及癌旁组织中β-catenin、STT3A及PD-L1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并分析β-catenin、STT3A及PD-L1三者之间的相关性。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胃癌细胞中的β-catenin、STT3A及PD-L1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稳定PD-L1表达糖基化修饰的可能影响因素,为胃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法提供新思路。结果:胃癌组织中β-catenin、STT3A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P<0.05),与肿瘤分化程度、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临床TNM分期有关(P<0.05),但与年龄、性别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胃癌组织中PD-L1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P<0.05),与肿瘤分化程度、临床TNM分期有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无显著相关性(P>0.05)。在胃癌组织中,β-catenin与STT3A、PD-L1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PD-L1与STT3A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β-catenin、STT3A、PD-L1三种蛋白的表达均高于癌旁组织,且与肿瘤分化程度、临床TNM分期有关,因此三种蛋白可能与肿瘤的预后相关。此外,β-catenin、STT3A、PD-L1三者之间的的表达呈相关性,结果表明胃癌组织中可能存在β-catenin调控STT3A从而调节PD-L1的糖基化过程,从而影响PD-L1稳定性的表达。  相似文献   
52.
53.
目的 探讨角膜异物外伤后非结核分枝杆菌性角膜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分析2007年3月至2008年1月期间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诊治的12例(12只眼)非结核分枝杆萧性角膜炎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包括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治疗经过以及预后情况.主要的实验诊断方法包括角膜病灶刮取物的微生物培养、抗酸染色、聚合酶链式反应、病变角膜的组织病理及电镜检查.治疗方法包括局部和全身应用抗生素、5%碘酊病灶烧灼清创以及角膜移植.患者的平均年龄、病程采用算术平均数法计算.结果 本组11例为同一基层医院角膜金属异物摘除术后群发感染,另1例发生于芦苇刺伤角膜后.较特征性的体征包括角膜基质灰蓝色或灰白色结晶样、多灶性浸润,可伴有溃疡形成、后弹力层放射状改变等.12例微生物培养均为快速生长型非结核分枝杆菌(5例鉴定为龟分枝杆菌脓肿亚型),8例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查7例细菌阳性,3例电镜检查均见吞噬了细长杆状或短粗型的分枝杆菌的门细胞和坏死组织.10例经局部和全身应用多种抗生素(阿米卡星、利福平、氧氟沙星、加替沙星、环丙沙星、阿奇霉素等)以及5%碘酊病灶烧灼清创2~5个月治愈,2例药物治疗6个月无明显疗效经板层或穿透性角膜移植治愈.结论 非结核分枝杆菌性角膜炎是一种少见的机会性感染,可在角膜异物摘除术后群发流行,诊断困难,易被误诊为真菌性角膜炎,可经细菌培养、抗酸染色明确诊断.该病病程长,药物治疗反应慢,大多数患者可经抗生素控制,顽固性病例需角膜移植治愈.  相似文献   
54.
目的 分析《语言治疗学》课程线上见习教学及效果。方法 在《语言治疗学》见习教学中,将康复治疗学专业2017级及2018级学生分别纳入线下及线上见习组,线下见习组到医院完成见习教学,线上见习组利用“学习通”线上教学平台,结合腾讯会议、微信等平台进行线上见习,比较两组学生期末考核成绩,并对线上见习教学过程及效果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线上及线下见习组期末考核总成绩分别为(74.29±12.85)分、(68.83±11.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线上见习组学生对线上教学过程及教学效果均有较高满意度,各环节满意度分别为88.90%~100.00%、82.91%~99.15%。结论 《语言治疗学》线上见习教学效果良好,且实施过程及教学效果满意度高,是一种值得探索和推广的见习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55.
目的:研究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继发癫痫及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将2020年7月—2022年3月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脑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39例(继发癫痫患者)和对照组39例(未继发癫痫患者),收集患者性别、年龄、基础疾病、肝肾功能指标等临床资料;检测两组患者ApoE基因型并比较ApoE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分布差异;比较两组不同ApoE基因型血脂指标的差异。结果:ApoE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在观察组及对照组的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ApoE各基因型间血脂指标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poE基因E3型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载脂蛋白B(ApoB)含量显著高于E2型,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载脂蛋白A1(ApoA1)含量显著低于E4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后是否继发癫痫可能与ApoE基因多态性无显著相关性,但临床需密切关注脑梗死继发癫痫患者部分血脂类指标,以便及时处理相关症状。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针刺对老年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临床疗效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纳入80例老年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2组患者治疗周期为20 d。观察2组患者的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炎症因子变化情况,并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患者MMSE、MoCA评分均升高,且治疗组评分升高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体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降低,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2.50%(37/40),优于对照组的77.50%(31/40)(P<0.05)。结论 针刺疗法可以改善老年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使患者的认知功能得以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7.
“后疫情时代”给各行业带来冲击。VR和AR技术的出现,颠覆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中医药教学与传播缺少创新和融合,需要改变,若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当中,特别是VR和AR技术,会使教育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且生动形象。VR与AR技术在中医药教学与传播中的应用已有很多实践案例,是中医药教学与传播的载体和助推器,但总体来讲仍处于起步阶段,同时面临着机遇与挑战。一方面需要VR与AR行业人才的加入;另一方面需要打造产学研链条,未来可与动漫产业结合,形成中医药动漫产业,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  相似文献   
58.
胡楠 《糖尿病新世界》2022,(1):64-66,74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并血脂代谢紊乱患者糖脂平汤颗粒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在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并血脂代谢紊乱患者74例进行研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随机单盲法分组,每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糖脂平汤颗粒.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胆固醇、三酰甘...  相似文献   
59.
目的:了解非口腔医学生口腔卫生保健知识和行为习惯的现状,为探索适合大学生人群口腔卫生保健的健康教育模式及途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内容包括口腔卫生知识,卫生习惯和卫生行为3方面.共设26道选择题.调查对象 延安大学医学院非口腔专业(临床医学)08级(大三)医学生.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随机选取200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获有效问卷156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非口腔专业医学生口腔卫生保健10个知识平均知晓率为52.31%.口腔保健7个行为平均正确率为39.48%.9个口腔不良卫生习惯平均发生率16.81%.12.18%的医学生有早晚刷牙的习惯,71.16%采用正确的刷牙方式,42.95%有饭后漱口的习惯.26.28%的医学生通过学校教育获得口腔保健知识.结论:非口腔专业医学生的口腔保健知识较薄弱,行为较落后,口腔卫生保健有待加强,是今后高校健康教育工作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0.
目的:回顾性分析高强度纤维桩树脂核应用于牙缺损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4月—2009年4月就诊的65例前牙缺损患者分成两组,分别使用纤维桩树脂桩材料及金属桩材料进行治疗,在治疗后的6~24个月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牙体、牙根、牙龈的情况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治疗组的桩冠脱落、牙根断裂、牙色不满意、牙龈着色等情况均少于对照组,治疗组6、12、24个月的满意度分别为100%、97%、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6%、80%、76.7%。结论:高强度纤维桩树脂核用于前牙缺损安全有效,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