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26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0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44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68篇
预防医学   32篇
眼科学   45篇
药学   48篇
中国医学   48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血清和胸腔积液中肿瘤标志物CEA、NSE、CYFRA21-1、SCC-Ag联检对肺癌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检测54例肺癌患者及35例肺良性病变(BLD)患者血清和胸腔积液中CEA、NSE、CYFRA21-1、SCC-Ag的水平。结果:肺癌组血清和胸腔积液中CEA、NSE、CYFRA21-1、SCC-Ag水平均明显高于肺良性病变组(P〈0.01)。胸腔积液中CEA、NSE、CYFRA21-1、SCC-Ag含量明显高于血清含量(P〈0.01),血清和胸腔积液CEA、NSE、CYFRA21-1、SCC-Ag联检阳性率分别可达83.33%和92.59%。结论:血清和胸腔积液中CEA、NSE、CYFRA21-1、SCC-Ag联检可提高肺癌诊断的阳性率,在肺癌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贵金属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与临床意义。方法 :对 10 4例后牙残冠、残根通过临床检查、X拍片诊断、根管治疗。分别行铸造桩核与贵金属冠 ;铸造桩核与非贵金属冠 ;铸造桩核与非贵金属烤瓷冠 3组联合修复 ,并进行了平均 3.2年的定期随访观察 ,对此疗效。结果 :利用贵金  相似文献   
23.
免疫球蛋白 (Immunoglobulin, Ig)是具有抗体活性且结构相似的血清球蛋白分子的总称.其总的血清含量或某种成分长期持续低于正常范围,称为"低免疫球蛋白血症".总发病率较低[1],因此并未引起临床工作者的足够认识.本文通过2例少见病案,并结合文献复习,总结低免疫球蛋白血症的病因及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24.
目的对比分析导管溶栓(CDT)和系统溶栓法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近、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本科收治的126例DVT患者(126条肢体)的临床资料,其中CDT组(A组)95例、经患肢足背静脉系统溶栓组(B组)31例,比较两组患者患肢溶栓率、消肿率、深静脉通畅率、生活质量调查表(CIVIQ)评分、CEAP分级的情况。结果近期疗效(住院期间溶栓后):A组患肢溶栓率平均(71.06±18.56)%,B组平均(63.17±17.71)%;A组患肢大腿中段消肿率平均(69.98±15.44)%,B组平均(60.75±13.16)%;A组患肢小腿中段消肿率平均(76.91±10.89)%,B组平均(65.59±11.81)%;A组溶栓后深静脉通畅率82.10%(78/95),B组51.61%(16/3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26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7~60个月,平均(17.51±9.86)个月。远期疗效:A组深静脉通畅率63.16%(60/95),B组29.03%(9/31);A组CIVIQ评分平均(92.27±7.30)分,B组(85.74±10.24)分;A组CEAP分级平均(1.52±1.25)级,B组(2.32±1.33)级,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T治疗下肢DVT近、远期疗效均优于系统溶栓。  相似文献   
25.
胡楠  刘毅  谢强胜  张中湖 《药学研究》2021,40(6):417-420
目的 构建薄层色谱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联用(TLC-SERS)技术支持及应用体系,实现技术优化升级和转化推广,应用于非法添加实践工作.方法 将薄曼联用仪升级为薄曼一体机,升级μtrait系统非法添加模块,建设拉曼光谱云计算数据中心.结果 建成拉曼光谱云计算数据中心,完成μtrait系统非法添加模块优化,完成薄曼一体机实验...  相似文献   
26.
季节对结膜囊带菌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结膜囊细菌是否受季节的影响。方法对连续住院手术的349例患者(370只眼)进行结膜囊需氧菌培养,阳性者做细菌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春、夏、秋、冬4个季节的结膜囊培养阳性率分别为70.5%、67.7%.42.8%和40.4%。差别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培养的细菌均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葡萄球菌多重耐药菌株的比率达42.6%。细菌种类和耐药性方面各季节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别(P〉0.05)。结论春夏季节眼科住院患者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率较高,加强这个季节术后感染的预防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角膜异物外伤后非结核分枝杆菌性角膜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分析2007年3月至2008年1月期间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诊治的12例(12只眼)非结核分枝杆萧性角膜炎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包括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治疗经过以及预后情况.主要的实验诊断方法包括角膜病灶刮取物的微生物培养、抗酸染色、聚合酶链式反应、病变角膜的组织病理及电镜检查.治疗方法包括局部和全身应用抗生素、5%碘酊病灶烧灼清创以及角膜移植.患者的平均年龄、病程采用算术平均数法计算.结果 本组11例为同一基层医院角膜金属异物摘除术后群发感染,另1例发生于芦苇刺伤角膜后.较特征性的体征包括角膜基质灰蓝色或灰白色结晶样、多灶性浸润,可伴有溃疡形成、后弹力层放射状改变等.12例微生物培养均为快速生长型非结核分枝杆菌(5例鉴定为龟分枝杆菌脓肿亚型),8例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查7例细菌阳性,3例电镜检查均见吞噬了细长杆状或短粗型的分枝杆菌的门细胞和坏死组织.10例经局部和全身应用多种抗生素(阿米卡星、利福平、氧氟沙星、加替沙星、环丙沙星、阿奇霉素等)以及5%碘酊病灶烧灼清创2~5个月治愈,2例药物治疗6个月无明显疗效经板层或穿透性角膜移植治愈.结论 非结核分枝杆菌性角膜炎是一种少见的机会性感染,可在角膜异物摘除术后群发流行,诊断困难,易被误诊为真菌性角膜炎,可经细菌培养、抗酸染色明确诊断.该病病程长,药物治疗反应慢,大多数患者可经抗生素控制,顽固性病例需角膜移植治愈.  相似文献   
28.
目的通过扩散张量成像分析,验证传导性失语复述障碍的联系中断学说。方法选择5例病变部位累及弓状纤维束的传导性失语患者及5例健康志愿者,采用北京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制定的利手评定标准,进行利手评定。应用扩散张量成像分析入选病例的弓状纤维束,比较健康志愿者与传导性失语患者的异同。结果5例传导性失语患者及5例健康志愿者均为右利手,与健康志愿者比较,传导性失语患者的弓状纤维束均不同程度受累。结论传导性失语复述障碍的联系中断学说是传导性失语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角膜异物外伤后非结核分枝杆菌性角膜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分析2007年3月至2008年1月期间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诊治的12例(12只眼)非结核分枝杆萧性角膜炎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包括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治疗经过以及预后情况.主要的实验诊断方法包括角膜病灶刮取物的微生物培养、抗酸染色、聚合酶链式反应、病变角膜的组织病理及电镜检查.治疗方法包括局部和全身应用抗生素、5%碘酊病灶烧灼清创以及角膜移植.患者的平均年龄、病程采用算术平均数法计算.结果 本组11例为同一基层医院角膜金属异物摘除术后群发感染,另1例发生于芦苇刺伤角膜后.较特征性的体征包括角膜基质灰蓝色或灰白色结晶样、多灶性浸润,可伴有溃疡形成、后弹力层放射状改变等.12例微生物培养均为快速生长型非结核分枝杆菌(5例鉴定为龟分枝杆菌脓肿亚型),8例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查7例细菌阳性,3例电镜检查均见吞噬了细长杆状或短粗型的分枝杆菌的门细胞和坏死组织.10例经局部和全身应用多种抗生素(阿米卡星、利福平、氧氟沙星、加替沙星、环丙沙星、阿奇霉素等)以及5%碘酊病灶烧灼清创2~5个月治愈,2例药物治疗6个月无明显疗效经板层或穿透性角膜移植治愈.结论 非结核分枝杆菌性角膜炎是一种少见的机会性感染,可在角膜异物摘除术后群发流行,诊断困难,易被误诊为真菌性角膜炎,可经细菌培养、抗酸染色明确诊断.该病病程长,药物治疗反应慢,大多数患者可经抗生素控制,顽固性病例需角膜移植治愈.  相似文献   
30.
目的:建立了一种测定大鼠血浆中亚胺培南(IMP)浓度的LC-MS/MS方法,研究不同剂量的IMP在SD大鼠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大鼠血浆样品使用乙腈蛋白沉淀,色谱柱采用Phenomenex Kinetex@ HILIC柱(50 mm × 2.1 mm,2.6 μm),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含5 mmol·L-1乙酸铵)-乙腈,行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MRM),IMP定量离子对为m/z 300.0 → m/z 142.0。大鼠腹腔注射IMP(50、100和200 mg·kg-1)后于不同时间采血并检测其血药浓度,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测定血浆中IMP的线性范围为0.20 ~ 200 μg·mL-1,日内及日间精密度(RSD)均< 11.46%,准确度为91.67% ~ 105.38%,基质效应为91.33% ~ 104.63%,回收率为88.90% ~ 101.55%,均符合生物样品的分析要求。大鼠腹腔注射50、100和200 mg·kg-1 IMP后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分别为(86.15 ± 31.59)、(165.59 ± 23.57)和(322.32 ± 63.97)μg·mL-1;t1/2分别为(26.31 ± 6.87)、(29.90 ± 2.27)和(49.71 ± 5.25)min;AUC0-∞分别为(5 261.40 ± 1 513.08)、(13 803.56 ± 1 308.5)和(36 412.38 ± 6 309.41)μg·min-1·mL-1。结论:本法准确、灵敏,适用于大鼠腹腔注射不同剂量IMP后的浓度检测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