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近年来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肝脏转移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和长期生存的主要原因。结直肠癌肝脏转移是多因素参与、多步骤的复杂生物学过程,其作用机制目前仍不清楚。作者旨在对结直肠癌肝脏转移的机制及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比3D完全腹腔镜和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病人资料,探讨3D完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普通外科行3D腹腔镜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病人87例临床资料,3D完全腹腔镜组47例,腹腔镜辅助组40例。对比两组病人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术后1年肿瘤复发及生存率情况。结果 3D完全腹腔镜组与3D腹腔镜辅助手术组相比,手术切口短[(4.0±0.8) cm比(6.1±0.8) cm,P<0.001],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早[(3.0±1.1) d比(3.7±1.8) d,P=0.029],术后住院时间短[(6.9±1.5) d比(7.8±2.3) d,P=0.031],优势显著;在清扫淋巴结数目,吻合口漏、切口感染、腹腔内出血、肠梗阻、淋巴漏、腹泻等并发症,以及术后1年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及生存率方面,与腹腔镜辅助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完全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病人术后康复快,且不增加手术并发症及术后1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totally laparoscopic distal gastrectomy,TLDG)中不同吻合方式的围手术期情况及短期临床疗效,探讨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在TLDG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行TLDG的49例患者,其中11例采用三角吻合(delta-shaped组),14例采用BillrothⅡ式吻合(B-Ⅱ组),11例采用Roux-en-Y吻合(R-Y组),13例采用un-cut Roux-en-Y吻合(un-cut组)。回顾分析四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及随访情况。结果:四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术中失血量、术后恢复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病理分期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吻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两两组间比较,un-cut组[(92.23±3.86)min]较R-Y组[(76.91±2.91)min]、delta-shaped组[(75.91±4.54)min]、B-Ⅱ组[(70.00±3.13)min]长。delta-shaped组中1例术后出现吻合口出血,1例发生吻合口漏,均保守治疗后痊愈;B-Ⅱ组中4例于术后6个月复查胃镜时发现胆汁反流,其中2例合并吻合口溃疡;R-Y组中1例发生切口感染,1例出现短暂的胃瘫,均经治疗后痊愈;un-cut组未发生并发症。随访6~12个月,均未发现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TLDG术中采用的四种重建方式均是安全、可行的。BillrothⅡ式吻合更符合生理,并发症较少;un-cut Roux-en-Y式吻合既可解决BillrothⅡ式吻合术后容易出现的碱性反流、吻合口溃疡、盲袢综合征等并发症,又解决了Roux-en-Y吻合术后出现的功能性胃排空延迟、Roux潴留综合征,且手术难度、吻合时间并不显著增高,可成为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细胞)是一类控制体内自身免疫反应的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T细胞亚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移植耐受、肿瘤的免疫抑制等关系密切。近年来,Treg细胞在肿瘤中的作用研究逐渐成为热点,受到广泛关注。研究发现Treg细胞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通过细胞-细胞接触、分泌抑制性细胞因子、干扰细胞代谢等方式直接或间接影响CD4~+CD8~+效应T细胞的功能,从而抑制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因此,针对Treg的免疫疗法对于治疗肿瘤具有广阔前景。本文就调节性T细胞的作用机制特点及其与肿瘤免疫的关系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8.
背景 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约50%患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发生结直肠癌肝转移(colorectal liver metastases,CLM)且预后往往较差。肝转移灶同步切除可提高CLM患者预后水平。目的 探讨CLM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联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2019年3月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诊断为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并行同期根治性切除术的患者,收集相关临床、原发灶及肝转移灶病理等资料,并对患者进行随访。根据患者肝转移灶分布位置,将患者分为单侧肝转移组及双侧肝转移组。通过单因素分析及Cox回归分析CLM患者术后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并绘制KaplanMeier曲线比较患者术后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结果 共纳入符合条件患者157例,其中男性100例,女性57例,年龄31~82岁。按照转移灶位置分为单侧肝转移组和双侧肝转移组,利用倾向评分匹配方法对两组患者进行匹配,共成功匹配31组。双侧肝转移组患者肝转移灶数目>3的比例显著高于单侧肝转移组(51.6%vs 9.7%,P<0.05),而OS[19.00(13.0,37.0)个月...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