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7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71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21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122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107篇
内科学   70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27篇
特种医学   63篇
外科学   285篇
综合类   276篇
预防医学   105篇
药学   93篇
  2篇
中国医学   123篇
肿瘤学   2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1.
采用小切口放血加局部肝素注射疗法治疗7例皮瓣术后血管危象,结果有5例皮瓣全部成活,2例皮瓣边缘出现部分坏死。  相似文献   
12.
李强  胡勇  范志航  程松苗 《西部医学》2023,35(8):1193-1196+1202
对比骨桥栓桩与界面螺钉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重建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2020年12月我院700例在关节镜下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的患者,股骨隧道均以横穿钉固定。按移植物胫骨端固定方式分为骨桥栓桩组(380例)及界面螺钉组(320例)。对比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及费用;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12个月胫骨隧道大小、膝关节功能Lyshlom评分及术后12个月关节松弛度。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胫骨端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骨桥栓桩组手术费用显著低于界面螺钉组(P<0.05)。术后3个月、12个月两组患者胫骨隧道大小、膝关节功能Lyshlom评分及关节松弛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着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隧道均有不同程度的扩大(P<0.05)。结论 对于行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患者,采用骨桥栓桩胫骨端固定方式可取得与界面螺钉固定相当的临床效果,但骨桥栓桩固定更具医疗经济优势,是一种可广泛推广的胫骨端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肠道运动进行分析,从结构上研究肠鸣音的产生机理和肠鸣音的时域、频域特点,从而得到其物理模型,并用等效电路来模拟肠鸣音的产生,为研究肠鸣音的数学模型,以及临床医学研究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14.
胡圣望  胡勇  胡松林 《解剖学研究》2002,24(2):131-132,144,I007
目的 对大鼠正中神经感觉秒纤维在脊髓胶状质 (SG)的定量投射进行定量分析。方法 按照跨神经节溃变的原理 ,用抗氟化物酸性磷酸酶 (FRAP)法和显微测量。结果 大鼠正中神经向SG的纵向投射主要为C5~T1。C5~T1各节段SG水平向眉毛状反应带所测均值 (mm)分别为 0 888、0 935、0 95 7、0 90 5和 0 776 ,而正中神经向C5~T1各节段SG水平向投射所测均值 (mm)分别在 0~ 0 2 0 4、0~ 0 30 3、0~ 0 4 0 9、0~ 0 4 32和 0~ 0 336的范围。结论 结果显示正中神经投射区均位于SG的内侧带和部分中间带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在羟基磷灰石/磷酸三钙(HA/TCP)植骨材料上的黏附增殖情况。方法抽取兔股骨骨髓,进行贴壁培养BMSCs。在成骨诱导液中诱导BMSCs,于7d用钙钴法检测碱性磷酸酶活性,10d进行茜素红矿化结节染色;在成脂诱导液中诱导BMSCs,于21d进行油红O染色。将BMSCs接种到HA/TCP植骨材料上,加入成骨诱导液,采用倒置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及扫描电镜检测,并采用四氮唑蓝(MTT)比色法测定HA/TCP植骨材料上BMSCs的增殖情况。结果BMSCs在成骨诱导液中7d碱性磷酸酶呈强阳性,10d矿化结节染色呈橘红色;在成脂诱导液中,21d油红O染色呈阳性。BMSCs在HA/TCP植骨材料上孔隙周围及孔隙内生长良好并大量增殖。MTT分析结果显示,HA/TCP对BMSCs的体外增殖无抑制作用。结论BMSCs与HA/TCP植骨材料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16.
应用ABC法、LSAB法对144例乳腺癌及癌旁组织进行了c─erbB─2、p53基因蛋白表达的研究。结果:c─erbB─2表达阳性率为48.6%,浸润性导管癌阳性率最高(74.1%);其表达与肿瘤体积、淋巴结转移、组织分级、核分裂计数、临床分期呈正相关,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状况呈负相关,表达者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表达阴性者.因而c─erbB─2表达的检测可作为评估乳腺癌预后的有力指标。p53表达的阳性率为24.7%,髓样癌阳性率较高(38.5%);p53表达与组织分级和淋巴结转移状况呈正相关;阳性率随肿瘤体积增大和临床分期升高而增加;在ER或PR阴性者中p53阳性率高于ER或PR阳性者。本文未发现c─erbB─2与p53表达的相关性;两者表达均阳性者与仅一种阳性者在肿瘤体积、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方面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根据脉冲电磁场对骨细胞的作用机制,设计了能够产生均匀磁场、参数可调的脉冲电磁场发生装置和磁场作用板;叙述了实验装置的硬件构成、软件控制功能以及磁场作用板的设计,并通过试验测试,观察记录了在未加入磁性材料和加入磁性材料后磁场的分布情况.方法 设计了强度为4~6 mT、频率8 Hz的参数可调的脉冲电磁场发生装置和专用的适合细胞培养的磁场作用装置,并对产生的磁场进行了实验测定.结果 实验装置运行时,对各参数检测表明,实验装置满足设计的要求:在加入磁性材料后,磁场作用表面的磁场分布均匀.结论 实验装置满足设计要求,可为进一步进行骨细胞培养提供可靠的实验手段.  相似文献   
18.
桡骨远端瘤段切除带血管蒂的腓骨移植重建桡腕关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肿瘤切除术,吻合血管的带腓骨头腓骨近端移植修复桡骨远段缺损和重建桡腕关节的疗效。方法:17例桡骨远端骨肿瘤患者行桡骨远端切除,应用吻合血管的带腓骨近段移植修复骨缺损并重建模腕关节。移植体行简单内固定+外固定;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Dopplar血管超声,及腕关节功能评定。结果:随访3个月-2年,全部病例均于手术3个月后达一期骨愈合;其中1例因钢板螺丝钉动再次行内固定而愈合。评定重建腕关节功能,优12例,良3例,差2例。病灶无复发。结论:桡骨远端骨肿瘤切除后行吻合血管的带腓骨头腓骨近端移植修复骨缺损并重建腕关节。手术切除彻底,复发率低,重建后的腕关节功能良好。  相似文献   
19.
手术治疗髋臼骨折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采用手术方法治疗髋臼骨折的疗效。方法本组62例,按Letournel分类,后壁骨折13例,后柱骨折9例,前柱骨折5例,横行骨折4例,横行伴后壁骨折6例,双柱骨折lO例,后壁伴后柱骨折8例,T型骨折7例。选择髂腹股沟入路13例,K-L入路3l例,二者联合入路18例。结果所有病例随访1年以上,骨折愈合,无感染、坐骨神经损伤,2例发生创伤性关节炎,3例髋关个节功能受限。结论开放复位内固定技术能显著提高髋臼骨折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静脉联合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在老年患者行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由同一组医师完成的150例行初次单侧TKA的老年患者,通过完全随机化的方法分为3组,每组50例。静脉应用组:将1. 5 g氨甲环酸配入100 m L生理盐水中,术前静滴;局部应用组:关节腔关闭前,向关节腔内注射1. 5 g氨甲环酸;联合应用组:术前静脉滴注1. 5 g氨甲环酸、关节腔关闭前腔内注射1. 5 g氨甲环酸。分别记录3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输血例数、术前和术后第1天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清蛋白和D-二聚体水平,以及术后7 d天3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结果联合应用组、静脉应用组和局部应用组的总失血量、术后引流量、隐性失血量和输血例数分别为(857. 7±142. 1) m L、(926. 9±126. 0) m L和(925. 9±146. 0) m L;(239. 9±45. 1) m L、(267. 4±80. 8) m L和(267. 2±81. 6) m L;(432. 8±166. 2) m L、(495. 3±140. 8) m L和(498. 3±154. 2) m L; 1例、7例和8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而静脉应用组和局部应用组在总失血量、术后引流量、隐性失血量和输血例数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3组患者均未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TKA中静脉联合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可减少围手术期患者的失血量,且安全性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