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3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30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4篇
口腔科学   16篇
临床医学   106篇
内科学   13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49篇
综合类   131篇
预防医学   6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95篇
  2篇
中国医学   56篇
肿瘤学   9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91.
目的:探讨正念减压疗法在消化性溃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行三联疗法治疗的9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实施正念减压疗法;比较两组不良情绪评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心理压力评分(采用压力反应量表)、治疗依从性、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睡眠质量评分[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生活质量评分[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SAS评分、SDS评分、心理压力评分、PSQI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恶心、腹痛、腹泻等症状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GQOLI-74中各项评分均高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观察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念减压疗法用于消化性溃疡患者护理中,可切实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和心理压力,有利于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加快患者症状缓解速度,使患者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得以改善,使患者对护理服务更加满意。  相似文献   
792.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卧床患者压疮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6年8月于我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38例)与对照组(38例)。给予对照组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应用循证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压疮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的实施可有效降低脑卒中后卧床患者压疮的发生率,促进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治疗效果提升,临床普及价值高。  相似文献   
793.
目的探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共选择72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作为研究资料,均为本院于2014年3月~2017年3月收治,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对观察组患儿采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氧暴露时间、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成功率97.22%显著高于对照组77.78%(P0.05);观察组相关性肺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肺出血、腹部鼓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5.56%显著低于对照组与22.22%(P0.05);观察组患儿氧暴露时间、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采用经鼻间隙正压通气治疗疗效明显,利于保证治疗成功率,并缩短氧暴露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94.
目的探讨高龄胆胰疾病患者行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治疗的围术期安全性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因胆胰疾病接受ERCP治疗的172例高龄患者(80~97岁)临床资料,分析其操作成功率、并发症率及病死率,总结ERCP围术期安全护理要点。结果ERCP操作成功169例(98.3%);发生并发症11例(6.4%),其中发生胰腺炎7例、胆管炎3例、出血1例,无穿孔等其他并发症发生;无死亡病例。结论高龄胆胰疾病患者行ERCP治疗是安全可行的,围术期安全护理需重视术前评估,掌握术中配合要点,术后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这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795.
目的:探讨检测 ERCC1 C8092A 在指导晚期食管癌患者个体化治疗中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选取114例晚期食管癌患者入组,分为个体化治疗组(n =76)和标准治疗组(n =38)。标准治疗组采用顺铂联合紫杉醇化疗。采集随机入组到个体化治疗组患者外周血标本,均进行 ERCC1 C8092A 基因型的检测;如果基因型为非 C/ C 型,采用顺铂联合紫杉醇化疗(同标准治疗组),如果基因型为 C/ C 型,采用氟尿嘧啶联合紫杉醇化疗。主要观察指标包括缓解率,次要指标包括化疗毒副反应、无进展时间及总生存时间。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 Kaplan Meier 模型进行生存分析,生存率的比较采用 Log Rank 检验。结果个体化治疗组的缓解率为53.9%,标准治疗组缓解率为31.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个体化治疗组在化疗毒副反应中恶心呕吐(32.9%),血红蛋白减少(11.8%),Ⅲ~Ⅳ级发生率较标准治疗组(68.4%,28.9%)下降,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P =0.001)。个体化治疗组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总生存时间均优于标准治疗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4,P =0.007)。结论个体化治疗组的缓解率、化疗毒副反应、中位无进展时间及生存时间均优于标准治疗组,提示 ERCC1基因检测指导晚期食管癌个体化治疗可能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96.
背景:近年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EST)联合内镜下乳头大气囊扩张(EPLBD)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胆总管大结石或难治性结石的清除。目的:评价局限性EST联合EPLBD用于清除直径≥10 mm胆总管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06年4月~2011年10月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行内镜下取石术的患者,结石直径≥10 mm,取石方法为局限性EST联合EPLBD(气囊直径≥12 mm)。分析入选病例的临床资料、内镜操作及其结果。结果:共169例患者行171例次取石,平均年龄69.3岁(19~97岁),结石直径和气囊直径中位数分别为15 mm和13 mm。结石一次性清除163例次(95.3%),使用机械碎石(ML)66例次(38.6%),且ML使用率随结石直径增大而升高(P0.01)。伴有乳头旁憩室患者与不伴乳头旁憩室患者的结石清除率(97.3%对93.8%)、ML使用率(36.5%对40.2%)和并发症发生率(2.7%对6.2%)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7例患者共发生8例次并发症,包括轻度或中度出血4例次、微小穿孔1例次,轻度胰腺炎2例次,胆管炎1例次。结论:局限性EST联合EPLBD用于清除胆总管大结石是有效、安全的,尤其是对难治性结石患者。  相似文献   
797.
目的 对高压氧联合药物治疗脑神经损伤早期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 选择50例于2012年3月至2013年7月间在我院进行脑神经损伤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单纯药物治疗,在此治疗基础上对治疗组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9例患者痊愈,10例患者治疗有效,6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76%,治疗组15例患者痊愈,7例患者治疗有效,3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88%,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神经损伤患者进行高压氧联合药物治疗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治疗效果,使患者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和优化,值得推广和应用到临床治疗中去。  相似文献   
798.
朱颖  王伟  胡冰 《海峡药学》2014,(10):113-115
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1月~4月(整治前)与2012年1月~4月(整治后)甲状彬乳腺Ⅰ类切口手术病历各200例,对甲状彬乳腺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我院甲状腺/乳腺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由整治前的100%下降到整治后的4%.合理率由整治前6%上升至95%,整治效果显著,但仍需要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  相似文献   
799.
目的:探讨 MMP 基因多态性与食管癌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使用 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检索2015年5月以前 MMP1-16071G/2G、MMP2-1306 C >T、MMP9-1562 C >T 与食管癌易感性的相关病例-对照研究,采用 STATA 12.0软件进行 Meta 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3159例食管癌患者和4405名正常对照者。MMP1-16071G/2G 多态性与高加索人食管癌的发生相关,与1G 等位基因相比,2 G 等位基因显著增加食管癌的患病风险(2G vs 1G,OR =1.38,95%CI =1.18~1.61,P <0.05)。但在亚洲人群的亚组分析中,未发现有统计学意义。MMP2-1306 C>T 基因多态性中,相对于 C 等位基因,T 等位基因是食管癌的保护因素(OR =0.75,95%CI =0.65~0.85,P<0.05)。而 MMP9-1562 C >T 多态性并没有影响食管癌的发生。结论:MMP1和 MMP2基因多态性可能与食管癌易感性相关,尚不能排除 MMP9在食管癌发病中的作用,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00.
目的 Perisotin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titide 3-kinase,PI3K)在多种肿瘤组织高表达,参与细胞增殖、侵袭与转移.Perisotin与PI3K在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表达的相关性及对ESCC患者的预后价值尚未完全阐明.本研究探讨Periostin和PI3K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Periostin和PI3K相关性及预后价值.方法 收集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徽省立医院2009-05-05 2011-06-03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ESCC标本79例,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Periostin和PI3K在ESCC组织与癌旁正常鳞状上皮的表达.结果 Periostin在ESC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73.4% (58/79),明显高于癌旁正常鳞状上皮的39.2% (31/79),x2=18.76,P<0.001.PI3K在食管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77.2%(61/79),明显高于癌旁正常鳞状上皮的36.7% (29/79),x2=26.44,P<0.001.Periostin蛋白高表达与ESCC组织的肿瘤分期、脉管侵犯、侵袭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而PI3K蛋白高表达与肿瘤分期和浸润深度相关,P<0.05.Periostin和PI3K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56,P<0.001.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Periostin和PI3K蛋白高表达的局部晚期ESCC患者的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和无病生存(disease-free survival,DFS)均短于低表达者,P<0.001.Cox回归分析表明,Periostin是影响局部晚期ESCC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Periostin和PI3K同时高表达,或其中1个蛋白高表达,影响患者生存时间的危险度分别是2个蛋白均低表达的7.805和3.251倍,P值分别为0.002和0.054.结论 Periostin在ESCC中高表达与肿瘤分期、脉管侵犯、侵袭深度、淋巴结转移和预后有关,而PI3K蛋白高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分期及预后相关.Periostin 是ES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检测Periostin和PI3K可能较单个蛋白更有预测患者生存时间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