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综合类   57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5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慢阻肺病人血清对肺动脉内皮细胞的作用第三军医大学二院呼吸内科研究所(重庆630037)王关嵩钱桂生杨晓静陈维中胡义德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血清对培养的鼠内皮细胞(PAEC)的作用。方法:将单纯型或喘息型支气管炎、COPD患者血清分别...  相似文献   
112.
顺铂与蒿甲醚联用增强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海洪  胡义德 《四川医学》2006,27(2):111-113
目的体外观察顺铂和蒿甲醚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MTT法,利用中效原理判定联合应用顺铂及蒿甲醚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效应。结果顺铂与蒿甲醚联用可以明显抑制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生长,两药单用和联用时随着药物浓度增加,其效应也增加;两药联用时的中效浓度明显小于两药单独使用时的中效浓度(顺铂减少34.5%,蒿甲醚减少97.2%);两药大剂量合用时CI<1,小剂量合用时CI>1;且两药联用时的效应与给药的时间先后次序无关(P>0.05)。结论顺铂与蒿甲醚的联用可以明显抑制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生长,两药联用时的中效浓度较单用时明显减小,在两药小剂量联用时表现为拮抗效应,大剂量为协同效应,且两药联用时的效应与给药的时间先后次序无关。  相似文献   
113.
肺癌骨转移特征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肺癌早期骨转移的临床特点。方法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早期肺癌骨转移病人临床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疼痛,亦可无临床症状。60例肺癌骨转移患者中腺癌58,3%.鳞癌26.7%,小细胞肺癌11.7%,混舍癌3.3%。骨转移部位有胸部70.0%,脊柱65%,骨盆53.3%,四肢45%,头颅38.3%。结论肺癌骨转移以多发性、溶骨性骨破坏为特征。腺癌骨转移发生率最高,其次为鳞癌及小细胞癌。通过X线平片、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MRI)、放射性核素显像(ECT)查能协助早期肺癌骨转移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114.
目的:探讨p14ARF、p16INK4a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意义及相关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对103例NSCLC组织中p14ARF和p16INK4a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103例NSCLC组织中p14ARF、p16INK4a蛋白表达阴性率分别为70.87%和43.69%,差异有显著性(P<0.01).其中35例p14ARF、p16INK4a蛋白表达共阴性,共阴性率达33.98%(35/103),鳞癌中共阴性率明显高于其它组织类型(P<0.01).p14ARF、p16INK4a蛋白表达阴性相互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临床Ⅲ Ⅳ期病例两种蛋白表达阴性率明显高于临床Ⅰ Ⅱ期(P<0.05).结论:NSCLC组织p14ARF、p16INK4a蛋白表达共阴性具有明显的组织学类型特异性,两种蛋白阴性表达是各自独立的事件.  相似文献   
115.
GP和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健择 顺铂(GP)和诺维本 顺铂(NP)方案均是目前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常用方案,本研究就它们的有效率、存活率和毒副反应等进行比较.方法自1998~2002年,总共9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Ⅲb期或Ⅳ期)参与研究,采用GP方案治疗50例(A组)、NP方案40例(B组),比较疗效及毒副作用.结果总有效率A组为30.0%,B组为32.5%(P>0.05);平均存活时间A组为9.8个月,B组为10.2个月;1年存活率A组为32.0%,B组为37.5%(P>0.05);两种方案的主要毒副作用均为骨髓抑制,白细胞下降至Ⅲ、Ⅳ度者A组为34%,B组为47.5%(P>0.05);血小板下降致Ⅲ、Ⅳ度者A组为16%,B组为12.5%(P>0.05).结论 GP方案和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效果确实,耐受性均较好,但对于老年患者,GP方案似乎是更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6.
[目的]研究宫颈癌和肺癌中p16INK4a和p14ARF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0例宫颈癌和127例肺癌组织中p16INK4a和p14ARF蛋白表达。[结果]50例宫颈癌中,p16INK4a和p14ARF蛋白全部阳性表达;127例肺癌中,p16INK4a和p14ARF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42%和30.79%;宫颈癌和肺癌中p16INK4a和p14ARF蛋白表达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p16INK4a和p14ARF蛋白在宫颈癌中过表达,而在肺癌中缺失表达。提示p16INK4a和p14ARF蛋白在宫颈癌和肺癌的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和作用机制可能不同。  相似文献   
117.
目的:研究P14ARF基因对人脑胶质瘤细胞株(U-251)生长的影响。方法:用脂质体介导携带P14APF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U-251细胞,观察其对该细胞株的生长、增殖周期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结果:导入P14APF胶质瘤细胞U-251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8.
目的 探讨抑癌蛋白p14ARF功能恢复对照射后肺癌细胞加速再群体化的影响。方法 以ARF基因纯合缺失但表达野生型p5 3的人肺腺癌A5 49和H46 0细胞系为靶细胞 ,应用Fugene 6对照射后的细胞进行pCI neo p14ARF 表达载体基因转染 ,检测照射前后和转染前后细胞潜在倍增时间(Tpot)、细胞周期分布及克隆存活率变化。结果  6GyX射线照射后 96h处 ,A5 49和H46 0细胞Tpot分别缩短 2 5 .4%和 2 9.2 % ,与照射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此时进行p14ARF表达载体基因转染 ,恢复p14ARF功能 ,可使A5 49和H46 0细胞Tpot延长并接近照射前水平 ,同时伴随G0 G1 期和G2 M期细胞显著增加 ,S期细胞显著下降 ,克隆存活率下降。结论 A5 49和H46 0细胞照射后存在加速再群体化。p14ARF功能恢复对其照射后加速再群体化有抑制作用 ,该作用与p14ARF的G1 、G2 期阻滞功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9.
目的:探讨mtDNA与细胞癌变的关系。方法:采用PCR方法制备地高辛标记的3条人mtDNA探针,对6株人癌细胞系和1例原代培养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的染色体或间期细胞核进行荧光原位杂交分析。结果:3条mtDNA探针在6个癌细胞系的部分染色体或间期核中均存在阳性杂交信号,而在成纤维细胞核中未出现阳性杂交信号。结论:表明癌细胞核基因组中存在mtDNA的同源序列,这些同源片段的出现可能与细胞癌变有关。  相似文献   
120.
肺癌p14ARF和p16INK4a基因协同表达缺失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抑癌基因位点INK4a-ARF在肺肿瘤细胞中的表达状况,揭示p14ARF和p16INK4a协同表达缺失与肺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用RT-PCR和Western blot对6株肺癌细胞(SPC-A-1,Calu-1,H446,SH77,A549,H460)的INK-4a-ARF基因位点在mRNA、蛋白水平上进行检测,对PCR产物进行纯化和测序分析。结果:6株肺癌细胞中,有3株细胞(H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