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8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6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4篇
临床医学   95篇
内科学   32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5篇
特种医学   39篇
外科学   48篇
综合类   172篇
预防医学   37篇
药学   40篇
  5篇
中国医学   34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 评价腰椎融合辅以邻近节段K-Rod动态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腰椎运动功能的影响,探讨K-Rod动态固定对邻近节段保护的优劣.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11年9月采用椎间融合辅以邻近节段K-Rod 动态固定及单节段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51例患者.A组(K-Rod组)24例患者术前邻近节段存在退变,行单节段融合辅以邻近节段K-Rod动态固定;B组(单节段融合组)27例患者术前邻近节段无不稳或退变,行单节段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对比评价2组腰腿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 、椎间隙高度、腰椎总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及头侧邻近第一节段活动度(ROM1)、头侧邻近第二节段或尾侧第一邻近节段活动度(ROM2)、保护节段及邻近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ASD)发生率.结果随访 24~37个月.2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及ODI均显著改善,且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间腰椎总ROM术前及末次随访之间均无差异.A组保护节段末次随访时椎间隙高度与术前无差异.2组ROM1及ROM2术前术后相比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2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末次随访时8例患者出现11(11/138,8%)枚螺钉松动;B组无螺钉松动.结论 腰椎融合辅以邻近节段动态固定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增加的动态固定保护了术前已存在退变的节段,避免了多节段融合,降低了单节段融合邻椎病的风险,因此适应证选择合适,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2.
在国家重组卫生和计划生育机构职能的大背景下。湖北省来凤县针对县域内卫生机构和计划生育机构设置特点,从机构职能、人员配置、财务分配、物资归属等方面进行探索,开拓出一条顺应自身资源整合发展的道路,并为我国县域卫生机构和计划生育机构的资源整合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3.
药品作为治病救人的特殊商品,在医疗机构其零售价格受到广大患者高度关注,应接受到政府严格监管.针对当前药品流通领域存在的价格虚高、秩序混乱等问题,通过对药品购销价格政策的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比较目前国内各地有代表性的医疗机构药品购销模式,探究其主要成因,特别是价格管制政策对药价虚高的影响,提出目前实行药品集中配送的购销思路与实施办法,缓解“看病贵”困局,进一步推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比较骨髓富集骨移植材料和同种异体骨作为骨移植材料用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IS)矫治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4年7月至2016年9月,前瞻性选取31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LenkeⅠ-Ⅲ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4例)与观察组(17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同种异体骨作为植骨融合材料,观察组采用骨髓富集骨移植材料作为植骨融合材料。术后随访24个月,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主弯矫正率、矫正丢失、融合率、VAS评分、ODI评分、SRS-30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矫正率、矫正丢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末次随访时VAS评分、ODI评分、SRS-30评分均优于术前,但两组间术前与末次随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融合率高于对照组,末次随访时观察组脊柱融合Lenke分级情况略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出现术后伤口愈合不良1例,无其他并发症。结论 骨髓富集骨移植材料是一种安全、有效、易构建的植骨材料,用于脊柱融合可获得优于同种异体骨的融合效果。  相似文献   
25.
陈灿  张承旻  汤勇  喻学科  李凯  陈春华  罗飞 《广西医学》2022,(18):2099-2103
目的 比较Setsquare软件及Surgimap软件测量模式在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凸(ADS)患者影像学参数测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30例ADS患者,由2名脊柱外科医师均使用Setsquare软件及Surgimap软件测量患者的冠状位Cobb角、胸椎后凸角(TK)、腰椎前凸角(LL),记录影像学参数数值、测量时间及冠状位Cobb角上下端椎的位置,1周后打乱顺序再次测量。由1名副主任医师采用医疗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ACS)测量上述影像学参数,并以此作为参考标准,对Setsquare软件及Surgimap软件测量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两名医师采用Setsquare软件及Surgimap软件在不同时间测量冠状位Cobb角、TK、LL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组内相关系数为0.889~0.968),两种软件与PACS所测结果一致性极佳(组内相关系数为0.858~0.987)。Setsquare软件测量用时短于Surgimap软件(P<0.05)。Setsquare软件及Surgimap软件对上、下端椎选择的一致性分别为70.8%(85/120)、75.8%(91/120)。结论 在ADS...  相似文献   
26.
骨科学临床见习教学实践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飞  谢肇  周紫垣  张泽华 《重庆医学》2007,36(11):1042-1042,1044
临床见习是医学生从基础知识学习阶段进入临床实践阶段的重要转折,骨科学具有直观和复杂的鲜明特点,利用直观形象的病例激发学生的兴趣,再引导学生从这些直观的现象逐步深入到教学内容,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搞好骨科临床见习教学的关键;同时,还应该注重医德教育与素质培养、培养学生科学的临床思维、提高带教教师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27.
目的了解和掌握重庆市土源性线虫病流行动态及影响因素,分析流行规律,预测流行趋势,为制订防治对策和评价防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重庆市地理环境状况在东南山区、中部城郊、西部丘陵分别选择梁平、长寿、永川各设1个监测点,监测点内年龄在3周岁以上的常驻居民,采集粪便1000人以上,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Kato—KatZ)一粪三检,计数检查钩虫、蛔虫、鞭虫虫卵,检查到的其它虫种一并记录。3-12周岁儿童加做透明胶纸肛拭法定必检查蛲虫卵。各监测点随机抽取10户,每户采集菜园、厕所周边、庭院、厨房四类场所土壤各1份.每份30g,离心取沉淀液镜检受精或未受精蛔虫卵,土壤培养法区别死活受精蛔虫卵。结果3个监测点共调查3142人。蛔虫、钩虫和鞭虫感染者975人,感染率为31.03%。其中蛔虫感染者736人,感染率为23.42%:钩虫感染率为7.89%:鞭虫感染率为5.41%;儿童蛲虫感染率为16.54%。蛔虫和鞭虫性别感染率无差异,钩虫感染女性高于男性:蛔虫和钩虫50岁以上年龄组显著低于低年龄组,鞭虫感染年龄组间无差异。菜园地、厕所周边、庭院、厨房各监测点均检出蛔虫卵,各场所间检出率无差异。结论重庆市人群土源性寄生虫感染率仍然处于较高水平,且渝东山区重于渝中和渝西,环境土壤蛔虫卵检出结果与人群感染率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8.
总结1例先天性valsalva窦动脉瘤破裂与房间隔缺损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心力衰竭的预防和观察,发热、胸痛护理等。及时抽取静脉血做培养,耐心解释每次抽血的目的,减轻患者的焦虑;高热多在午后和晚上发生,定时观察和降温;用药期间勤监测肾功能;给予营养护理和焦虑的心理护理。本例患者病情稳定转外院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左旋聚乳酸/聚磷酸钙纤维(PLLA/CPPf)与同种异体的脱钙骨基质(DBM)对BMSCs黏附作用的差异,为构建组织工程骨提供理想的支架材料。方法用扫描电镜观察两种支架材料的孔径;通过测吸水率比较其亲水性。将普通培养瓶培养的第3代BMSCs分别成骨诱导培养1周后,在体外分别与PLLA/CPPf和同种异体的DBM复合构建组织工程骨,于构建后10h计算细胞黏附率,并用扫描电镜观察比较两种支架材料对BMSCs黏附作用的差异。构建后每天在相差显微镜下观察BMSCs在两种支架材料上的生长情况,构建后第10天再行扫描电镜观察BMSCs在两种支架材料上的生长情况。结果DBM的孔径明显较PLLA/CPPf的大,孔隙率高,体外构建后10hDBM组的细胞黏附率为(91.3±8.2)%,PLLA/CPPf组为(82.2±7.7)%,两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BM组于术后第3天网孔间出现细胞外基质,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基质变得稠密,而PLLA/CPPf的细胞外基质鲜见;第10天的扫描电镜也证实DBM组的细胞在支架材料上数量多,且细胞外的基质分泌较多。结论DBM较PLLA/CPPf更适于BMSCs的黏附生长,是理想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对腰椎骨折的治疗效果,并分析术后并发症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5年10月在乐山市中医院骨科接受治疗的100例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手术方式分为经伤椎短节段固定组和跨伤椎短节段固定组。其中经伤椎短节段固定组45例,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28~63岁,平均40.1岁。致伤原因:道路交通伤30例,高处坠落伤15例。骨折部位L_(1~5)。跨伤椎短节段固定组55例,男性32例,女性23例;年龄26~65岁,平均40.1岁。致伤原因:道路交通伤38例,高处坠落伤17例。骨折部位L_(1~5)。观察两组手术一般情况,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经伤椎短节段固定组的手术时间(188.9±18.0)min,术后住院时间(12.1±1.6)d,较跨伤椎短节段固定组长[(160.1±20.1)min,(9.3±1.0)d],术中出血量(312.5±9.3)mL,较跨伤椎短节段固定组[(285.2±10.2)mL]多(P0.05);两组术前椎体前缘压缩度和后凸Cobb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经伤椎短节段固定组的椎体前缘压缩度(45.1±5.9)%,后凸Cobb角(25.7±3.7)°,低于跨伤椎短节段固定组[(45.1±6.2)%,(25.7±4.1)°]。术前两组患者血清磷酸肌酸激酶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伤椎短节段固定组患者术后1、3、7d的磷酸肌酸激酶水平低于跨伤椎短节段固定组;两组患者手术前生活质量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时,经伤椎短节段固定组的生活质量高于跨伤椎短节段固定组。结论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虽然手术时间长,但对腰椎骨折有较好的手术效果,对椎旁骨骼肌损伤小,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