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探讨特发性尿路结石患者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变化.方法:采用放免法测定60例特发性尿路结石患者和25例健康献血者的血清骨钙素(BGP)、降钙素(CT)、甲状旁腺激素(PTH)、25羟基维生素D(25-OH-D)、Ⅰ型胶原羧基端交联肽原(ICTP)和Ⅰ型前胶原氨基端伸展肽(PINP)的水平.结果:特发性尿路结石患者的血清BPG、PINP和ICT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两组之间的CT、25-OH-D和PTH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发性尿路结石患者存在明显的骨代谢紊乱,主要表现为血清成骨细胞活性增强,同时伴有破骨细胞功能增强,骨转换活跃,这可能是特发性尿路结石形成的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62.
背景:有研究发现姜黄素预处理、缺血后处理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目的:建立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姜黄素预处理、缺血后处理、姜黄素预处理联合缺血后处理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均分为5组,假手术组、肾脏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姜黄素组、缺血后处理组以及联合处理组。肾脏再灌注24 h后,取下腔静脉血测定肌酐和尿素氮。肾组织测定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并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各组肾组织病理学变化。 结果与结论:与假手术组比较,其余各组肌酐、尿素氮均升高(P < 0.05)。与缺血再灌注模型组比较,姜黄素组、缺血后处理组和联合处理组的肌酐、尿素氮值在再灌注24 h后均下降(P < 0.05)。与姜黄素组和缺血后处理组比较,联合处理组的肌酐更低(P < 0.05)。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模型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明显降低,丙二醛含量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与缺血再灌注模型组比较,姜黄素组、缺血后处理组和联合处理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升高,丙二醛含量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与姜黄素组和缺血后处理组比较,联合处理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模型组肾小管损伤明显;与缺血再灌注模型组比较,姜黄素组、缺血后处理组和联合处理组肾小管损伤减轻明显,与姜黄素组和缺血后处理组比较,联合处理组损伤更轻。说明示姜黄素预处理和缺血后处理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可以更好的保护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肾脏。  相似文献   
63.
正泌尿系结石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疾病,我国发病率高达5%~10%,以上尿路结石最常见,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已经成为当今治疗复杂上尿路结石的首选方法[1]。但PCNL的术中并发症高达83%[2],出血为其最主要也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3]。本文就PCNL并发出血的原因及防治综述如下。一、PCNL肾出血的原因  相似文献   
64.
醛固酮水平正常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kdisteribusnmm,PA)是继发性高血压最常见的原因之一,也是原发于肾上腺的常见疾病之一.绝大多数PA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即高血压、低血钾、低肾素活性的醛固酮升高.如病变原发于肾上腺,影像学检查可发现肾上腺腺瘤或肾上腺增生.但临床工作中发现少数PA 患者血浆醛固酮水平并不高,如果患者没有其他定性诊断依据和(或)定位诊断依据,将可能影响PA 的正确诊断和选择适当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65.
目的 评价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治疗嗜铬细胞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本院2000年2月~2008年12月25例后腹腔镜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左侧15例,右侧10例,肿瘤直径3.0 - 5.6 cm,平均4.2 cm.结果 除3例因出血和肿瘤粘连严重中转开放手术外,其余22例均成功切除肿瘤.手术时间67~210min,平均123min;手术出血量50~450mL,平均120mL;术中下腔静脉破裂2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修补;1例术后24小时死于继发出血.术后病理诊断24 例为良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1例为低度恶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术后住院时间8~20天,平均12天.随访5~36个月,平均12个月,除1 例需口服降压药外,其余血压恢复正常,24 小时尿VMA 检查正常,无远期并发症,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对最大径<6cm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安全、有效、创伤少、出血少、恢复快.术前准备和术后处理在治疗嗜铬细胞瘤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6.
采用肾盂肾下盏联合切开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123例,其中巨大鹿角形或铸型结石32例,鹿角形结石并肾盏多发性结石70例,合并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或肾盏颈狭窄的多发性肾结石21例。结果均能原位取出结石,本文对本术式的手术适应症,术中注意事项及并发症的防治进行讨论。认为该术式能尽量多地保留肾组织,保护肾功能,同时也容易取净结石,减少术中的出血,认为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比较理想的手术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7.
目的:观察机器人辅助与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复杂性肾肿瘤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64例复杂性肾肿瘤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观察组行机器人辅助肾部分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及随访结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住院时间及术后迟发性出血、急性肾衰竭、尿瘘、肾功能减退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果显示,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两组肌酐水平均高于术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机器人辅助肾部分切除术可能利于降低术后复发率、尽可能保留术后患肾肾单位及肾功能。  相似文献   
68.
目的 评价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治疗嗜铬细胞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本院2000年2月~2008年12月25例后腹腔镜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左侧15例,右侧10例,肿瘤直径3.0 - 5.6 cm,平均4.2 cm.结果 除3例因出血和肿瘤粘连严重中转开放手术外,其余22例均成功切除肿瘤.手术时间67~210min,平均123min;手术出血量50~450mL,平均120mL;术中下腔静脉破裂2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修补;1例术后24小时死于继发出血.术后病理诊断24 例为良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1例为低度恶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术后住院时间8~20天,平均12天.随访5~36个月,平均12个月,除1 例需口服降压药外,其余血压恢复正常,24 小时尿VMA 检查正常,无远期并发症,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对最大径<6cm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安全、有效、创伤少、出血少、恢复快.术前准备和术后处理在治疗嗜铬细胞瘤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9.
泌尿系结石的复发率极高,尤其是草酸钙结石。其发病的危险因素有:低尿量、高钙尿症、高草酸尿症、低枸橼酸尿症、高尿酸尿症和高钠尿症。草酸钙结石的预防性治疗有一般预防性治疗和药物治疗,前者包括改变生活习惯、调整饮食结构、保持合适的体重指数、适当的体育活动、保持营养均衡和增加富含枸橼酸的水果摄入,只有在改变生活习惯和调整饮食结构无效时,再考虑采用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噻嗪类利尿药、枸橼酸钾和别嘌呤醇。  相似文献   
70.
目的比较异基因脾细胞经受体门静脉和口服两种途径输注诱导免疫耐受的效果。方法将供体SD大鼠的脾细胞经门静脉或经口服途径输注给受体Wistar大鼠,1周后把SD大鼠的皮肤移植到相应的Wistar大鼠上。观察术后移植皮肤的存活时间,受体外周血淋巴细胞CD25的表达水平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以判断耐受水平。结果移植皮肤的平均存活时间(MST)在门静脉耐受诱导组为15·8±2·1天,口服耐受诱导组为13·0±1·3天,均较对照组长(P<0·01);组间MST比较门静脉耐受诱导组比口服耐受诱导组长(P<0·01);随各组移植皮肤存活时间的延长,外周血淋巴细胞的CD25表达水平呈下降趋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呈现CD4+T细胞下降,CD8+T细胞上升,CD4/CD8比值减少的趋势。结论经门静脉途径输注异基因脾细胞诱导的免疫耐受效果比经口服途径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