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0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探讨青年人膀胱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50例≤40岁青年人膀胱肿瘤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39例,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9例,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1例,行膀胱全切术+原位新膀胱1例.结果:手术后随访半年~11年8个月,中位随访2年9个月.低度恶性倾向尿路上皮乳头状瘤复发2例;非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复发5例,低级别乳头状尿路上皮癌复发率为19%(3/16),进展2例;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复发1例.结论:青年人膀胱肿瘤良性肿瘤者比例相对较高.在青年人尿路上皮癌绝大部分为非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而非肌层浸润性青年人低级别乳头状尿路复发率低于其他年龄段尿路低级别上皮癌.  相似文献   
42.
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液中乳酸脱氢酶水平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慢性前列腺炎大多表现为相关的临床症状,伴有前列腺局部的炎症。正常前列腺以分泌乳酸脱氢酶同工酶1(LDH1)为主,前列腺发生病变时,LDH的同工酶将发生变化。我们通过检测前列腺按摩液(EPS)中LDH5/LDH1以了解慢性前列腺炎对LDH同工酶谱的影响,以及LDH和前列腺炎症程度的相关性。1  相似文献   
43.
目的 建立人精子间期核双色荧光原位杂交 (dual colorfluorescenceinsituhybridization ,D FISH)的实验方法。方法 采用双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 12例正常精子标本进行间期核的原位杂交 ,并统计精子间期核X、Y染色体的杂交信号颗粒数量。结果 在显微镜下可见精子头部有以Biotin标记的pBamX7探针显示 1个绿色杂交信号为X染色体精子 (X精子 ) ,以Digoxigenin标记的 pY3.4探针显示 1个红色杂交信号为Y染色体精子 (Y精子 ) ;精子头部有 2个荧光杂交信号的精子为染色体数目异常精子 (如XX、XY、YY精子 ) ;间期核背景经DAPI复染显示蓝色 ;统计 12例正常精子标本总共 4 80 0个精子间期核 ,X精子杂交信号阳性率为 4 8.5 6 % ,Y精子杂交信号阳性率为 4 9.73% ,总共统计 2 4 0 0 0个精子 ,3种双体总杂交率为 0 .197%。结论 本法具有荧光杂交信号直观易分辨、短时间内能大量分析精子数量和实验操作相对简便、结果准确可信等优点  相似文献   
44.
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并发症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钬激光腔内碎石并发症发生原因。方法分析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9例有并发症病人的资料。结果输尿管穿孔2例,输尿管口损伤2例,输尿管末段闭锁1例,结石上移2例,输尿管迂曲无法通过2例。结论严格掌握适应证及操作细致是降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逼尿肌功能改变对尿动力学指标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将113例BPH患者分别按逼尿肌收缩力分收缩力正常组与减弱组,按膀胱顺应性(BC)分高、正常、低顺应性三组,按有无逼尿肌不稳定(DI)分DI阳性与阴性组,分析逼尿肌不同特性的改变对尿动力学指标的影响.结果:收缩力正常组的膀胱出口梗阻(BOO)和DI发生率明显高于收缩力减弱组,在最大尿流率、膀胱顺应性改变和急性尿潴留的发生率上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低顺应性组在BOO和DI发生率上明显高于高顺应性组,两组在逼尿肌收缩力受损(DUA)的发生率上无显著性差异.DI( )组的BOO和低顺应膀胱发生率高于DI(-)组,DUA发生率低于DI(-)组.结论:反映BPH患者逼尿肌功能改变的各尿动力学指标相互影响,并与BOO密切相关,在无法进行压力/流率测定时综合分析DI、BC等非压力/流率指标有助于判断BOO和逼尿肌收缩功能,对BPH的诊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6.
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自2003年11月~2004年9月,应用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46例共49侧。结果 40例共43侧单次碎石成功,单次手术结石粉碎成功率为87.8%(43/49)。术中3例结石移位,其中2例术后行ESWL治愈;1例碎石不全术后二次行钬激光碎石成功;2例伴输尿管小穿孔。术后平均住院时间3.5d。结论 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是一种治疗输尿管结石安全、高效、创伤小、恢复快的方法。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青年人膀胱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50例≤40岁青年人膀胱肿瘤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39例,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9例,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1例,行膀胱全切术+原位新膀胱1例.结果:手术后随访半年~11年8个月,中位随访2年9个月.低度恶性倾向尿路上皮乳头状瘤复发2例;非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复发5例,低级别乳头状尿路上皮癌复发率为19%(3/16),进展2例;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复发1例.结论:青年人膀胱肿瘤良性肿瘤者比例相对较高.在青年人尿路上皮癌绝大部分为非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而非肌层浸润性青年人低级别乳头状尿路复发率低于其他年龄段尿路低级别上皮癌.  相似文献   
48.
患者 ,男性 ,2 8岁。发现尿道口赘生物半月 ,伴尿道血性分泌物一周入院。既往有不洁性交史 ,半年前曾患生殖器尖锐湿疣多次在外院电灼治疗。膀胱镜发现从尿道外口直至精阜、膀胱颈部多发性、散在鸡冠状或乳头状赘生物 ,呈淡红色。膀胱内正常。活检病理证实为尖锐湿疣。腰麻下 ,截石位 ,Storz电切镜从膀胱颈开始电切或电灼尿道赘生物直至尿道口 ,反复检查未见残留和出血 ,留置导尿管 3天 ,拔管后排尿通畅 ,无血尿。术后 1月自觉尿道内瘙痒 ,来我院复查膀胱镜发现全尿道散在尖锐湿疣复发 ,再次经尿道电灼 ,并予干扰素 10 0万单位肌注每周…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用双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D FISH)检测罗伯逊易位携带者的精子染色体的实验方法和应用价值。 方法 :采用荧光原位杂交 (FISH)技术 ,以Biotin标记的 13q 14 .3特异性探针和以Digoxigenin标记的 14 q11.1特异性探针对 2例罗伯逊易位携带者精子标本进行原位杂交 ,并统计精子间期核 13、14号染色体的杂交信号颗粒数量。 结果 :在显微镜下可见精子头部有以Biotin标记的 13q 14 .3特异性探针显示 1个绿色杂交信号 ,以Digoxi genin标记的 14 q11.1特异性探针显示 1个红色杂交信号 ,间期核背景经DAPI复染显示蓝色 ;共统计 30 0 0个精子间期核 ,显示 1个绿色 1个红色杂交信号的精子为 13q/ 14q ,占39.33% ;显示 1个绿色 2个红色杂交信号为 13q/ 14q ,14q ,占 11.5 7% ;仅显示 1个绿色杂交信号为 13q/ ,占 9.2 7% ;显示 2个绿色 1个红色杂交信号为 13q ,13q/ 14 q ,占12 .87% ;仅显示 1个红色杂交信号为 / 14 q ,占9.87% ;显示 2个绿色 2个红色杂交信号为 13q ,13q/ 14q ,14 q ,占12 .2 6 %。 结论 :用双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染色体结构异常患者的精子 ,可以分析其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离规律 ,在人类生殖如显微授精和植入前胚胎遗传学诊断等方面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静态尿道测压(RUPP)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以86例有满意压力-流率测定(P-F)和RUPP结果的BPH患者为研究对象,经P-F分析有38例诊断为膀胱出口梗阻(BOO).设为梗阻组,48例无明确BOO为非梗阻组,比较分析两组各项RUPP指标的变化。结果:除最大尿道闭合压外.梗阻组的膀胱颈压、尿道控制带长度、控尿区面积显著大于非梗阻组,梗阻组尿道压力图的鞍型图表现明显多于非梗阻组,而坡型图明显少于非梗阻组。结论:RUPP指标反映了BPH引起后尿道结构的改变。与BOO有关联。对BPH致BOO的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