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21.
王蔚军  章卫 《广州医药》1999,30(2):66-66
患者28岁,二孕一产,因孕29+6周,三胎妊娠,先兆早产入院。入院检查:一般情况好,心肺正常。产科检查:宫高34cm,腹围100cm,胎心音正常,有不规则宫缩。血象正常,心电图正常,B超提示三胎妊娠,活胎,羊水AFV93mm,AFI18cm。给予点...  相似文献   
22.
利托君抑制宫缩时孕妇心率变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目的探讨利托君抑制宫缩时孕妇心率的变化与治疗的关系。方法选择先兆早产孕妇110例。将利托君100mg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mL中静脉滴注,从6滴(每分钟)开始,根据疗效调整药物剂量,待宫缩消失后维持40~48小时或更长,以后改口服,病情反复者可重复用药。比较用药前后孕妇心率的变化及与药物剂量的关系,并分析分娩时间、胎儿重量和Apgar评分等指标。结果孕妇基础心率与孕周之间呈较典型的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静滴利托君至宫缩停止时,孕妇心率明显增加(P<0.01),但不同孕周之间的心率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利托君用药剂量的增加,孕妇心率呈剂量依赖性升高,最高峰不超过140/min。用药后孕妇分娩时间明显延长(P<0.01),其中单纯先兆早产者延长最多(P<0.05)。胎儿平均体重(2.42±0.49)kg,平均Apgar评分≥8分。结论在抑制宫缩治疗中利托君介导的孕妇心率增加可作为评价药物疗效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3.
中性粒细胞作为一种重要效应细胞在机体抗肿瘤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为了探讨G-CSF基因治疗及大剂量化疗后对荷瘤小鼠中性粒细胞的影响以及G-CSF基因治疗后中性粒细胞在抗肿瘤中所起的作用.我们对G-CSF基因治疗后荷瘤小鼠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和功能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G-CSF基因治疗与重组G-CSF(rhG-CSF)注射疗法相比.能更明显地提高结肠癌小鼠中性粒细胞的数量、中性粒细胞的吞噬功能、杀伤C-26细胞的活性以及分泌IL-1、TNF、NO水平。对大剂量化疗后的结肠癌小鼠.仍能明显提高中性粒细胞数量、吞噬功能、杀伤C-26结肠癌细胞的活性以及分泌IL-l、TNF、NO水平。表明G-CSF基因治疗比rhG-CSF注射疗法更有效地纠正并提高由于大剂量化疗后引起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的降低.增强中性粒细胞的杀伤活性.促进中性粒细胞分泌IL-1等细胞因子.发挥直接或间接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人工智能(AI)辅助联合低剂量扇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FBCT)引导的在线适应性放疗(OART)治疗宫颈癌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在联影uCT-ART平台予11名宫颈癌(10名术后辅助,1名根治性放疗)患者行高年资放疗医师主导触发的OART。分析AI辅助低剂量FBCT引导的OART治疗宫颈癌的可行性,包括评估自动分割轮廓质量、自动放射治疗计划、OART在线剂量学分析、OART流程时长;以及11名宫颈癌患者的放疗相关不良反应分析。结果 在297个分次治疗中,经高年资放疗医师判断,共启动81次OART,人均启动OART 7.4次。OART流程平均总时长为18.97 min OART调整平均时长为15.87 min。11例患者在定位CT上经AI辅助勾画工具自动分割感兴趣区域(ROI),得到ROIauto经高年资放疗医师修改及审核后得到ROIedit,其中临床靶区(CTV)的Dice相似系数为0.85 ± 0.04,不劣于前期模型0.89 ± 0.02(P>0.05),95% 豪斯多夫距离为(5.64 ± 1.60)mm,优于前期模型构建的(6.28 ± 2.31)mm(t=-2.34,P<0.05)。OART启动后轮廓勾画策略为优先采用CTV刚性拷贝/OAR自动分割+高年资放疗医师修改。OART计划的计划靶区(PTV)剂量分布更为紧凑,且剂量整体更接近处方剂量;OART计划中OAR剂量控制更贴近临床要求,OAR受照剂量显著低于影像引导放疗(IGRT)计划;适形指数CI与均匀性指数HI优于手动计划。在OART过程中,分次间靶区体积变化范围主要集中在±5%的范围内,而OAR体积变化范围波动较大,且无明显规律。消化系统、泌尿系统、造血系统发生急性不良反应均为PRO-CTCAE 1~2级,未见3级及以上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本研究描述了基于uCT-ART的OART系统在宫颈癌放疗的成功实施,证实了OART临床应用的可行性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25.
新加坡医疗保健制度改革进展与借鉴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1 医疗保健的基本情况 新加坡是一个城市化国家,国土面积仅659.9平方公里。人口约400万,其中常住人口322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8565美元。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1%,人口老龄化速度较快,预计到2030年,60岁以上老人将占到总数的27%。1999年新加坡卫生保健费用为43亿新元(1新元约等于5元人民币),占GDP的3.0%,平均每人每年的卫生保健支出为1347新元。1998年政府对公共卫生服务的津贴占GDP的0.8%。居民平均期望寿命为78岁。2 医疗保健制度 新加坡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保障由政府提供,由卫生部负责统一管理。  相似文献   
26.
章卫  洪克胜 《当代医学》2011,17(4):22-23
目前,我国公立医院用工状况还是受到计划经济影响,遵循"计划调配,定编定岗"的原则,绝大多数公立医院严重缺编,各家医院只能通过招录编外人员,以解决人才缺乏的矛盾,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需要。  相似文献   
27.
三种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及结局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三种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及结局进行比较 ,并予以临床评价。方法 对 2 182例孕妇进行血糖筛查试验 ,阳性者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按美国糖尿病资料组 (NDOG)、Cousten和国内董志光等 3种标准对孕妇进行诊断分组 ,随机选择糖筛查试验阴性孕妇 112例作对照组 ,分析 4组母儿妊娠结局。结果 血糖筛查试验阳性 184例 ,OGTT试验达到NDDG、Cousten ,国内标准分别为 3.2 1% (70 / 2 182 )、4 .6 3% (10 1/ 2 182 )、5 .5 4 % (12 1/ 2 182 )。各GDM组间在重度PIH、羊水过多、羊水过少、产后出血、剖宫产率、巨大儿、胎儿宫内发育受限、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畸形的发生率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而与对照组相比 ,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GDM的诊断和治疗要及时。 3种诊断标准围产期结局无显著性差异 ;按NDDG标准诊断GDM ,可使部分孕妇避免频繁的血糖检查 ,减轻费用及精神上的负担 ;虽有漏诊可能 ,但可有选择地进行复查。NDDG标准优于Couten标准及国内标准 ,可采用。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羊水过少对围生儿的影响,寻求围生儿保健的有效对策。方法 对338例羊水过少孕妇与同期3608例羊水正常孕妇在妊娠并发症、分娩方式、新生儿情况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羊水过少孕妇的妊娠并发症明显高于对照组,胎儿、新生儿并发症较多,剖宫产分娩亦高于对照组。结论 羊水过少对胎儿的危害极大,一旦确诊,应加强监护,并应适时终止妊娠,以减少新生儿死亡。  相似文献   
29.
催产素并用妥塞敏减少产后出血50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们对 5 0例足月产妇联合应用催产素和妥塞敏 (氨甲环酸 )预防产后止血 ,与单纯应用催产素组 5 0例比较 ,产后2小时出血明显减少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从 2 0 0 1年 6月到 9月 ,选择我院已进行系统孕期检查、健康足月产妇 10 0例 ,分为两组 :研究组 5 0例、对照组 5 0例。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体重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凝血功能检验均正常。表 1 两组产妇一般情况比较 ( x±s)组别年龄 (岁 )孕周 (周 )体重 (kg)治疗组 2 6.3 5± 2 .5 43 8.94± 1.45 61.46± 6.11对照组 2 7.5 4± 3 .5 63 8.94± 1.44 62 …  相似文献   
30.
94例胎死宫内的脐带因素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探讨以脐带因素为主要致死原因的死胎临床病理特征 ,对 86 0例围产儿尸检结果进行统计 ,总结出与胎儿死亡有关的脐带病变 94例 ,并列表分析。脐带扭转压迫出血坏死 (37.2 % )及脐带缩窄 (2 0 .2 % )为最主要的脐带因素致死原因。前者大多以足月妊娠为主 (48.6 % ) ,脐带扭转程度与胎儿死亡的快慢成正比。后者胎儿死亡多发生在孕 36w前 (78.9% ) ,缩窄的程度和胎儿体重大小与胎儿死亡的孕周成反比。另外脐动、静脉炎 ,脐动、静脉周围炎 ,血栓形成 ,单脐动脉等也各占不同的比例。这些死胎中部分病例是以脐带病变致死的直接原因。还有些病例因与其他因素共同作用的综合因素而致死。脐带因素是引起死胎的一重要原因 ,而且绝大多数目前在国际国内医学上均无法预防。如果在临床上加强产前宣传教育 ,提高孕妇自我监护的能力 ,小部分病例的围产儿是可能有生存机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