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1.
目的研制188Re(Ⅴ)-二巯基丁二酸(DMSA)标记配方并制备药盒,评价药盒的质量.方法酸性环境下,SnCl2·2H2O还原高价态ReO4-为Ⅴ价,并与DMSA反应,制备药盒,以高压液相色谱仪(HPLC)测定该药盒的标记率、标记物的体外稳定性、药盒的稳定性,并与99Tcm(Ⅴ)-DMSA在小鼠体内分布比较.结果药盒标记率为100%,标记物室温放置24 h后标记率>97%;药盒置-20和4℃条件下3个月后,标记率>95%;188Re(Ⅴ)-DMSA与99Tcm(Ⅴ)-DMSA在小鼠体内分布相似,在骨骼高浓聚,经肾脏排泄.结论188Re(Ⅴ)-DMSA药盒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12.
碳离子射线治疗肿瘤是利用其剂量分布优势,将能量集中于肿瘤组织释放,同时尽量避免损伤周围正常组织。相较于常规光子射线,碳离子不仅表现出上述物理学优势,还具有优越的生物学特性。笔者概述了碳离子射线在物理、生物学方面的特点,并着重综述了其在诱导细胞凋亡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13.
背景与目的:诱导细胞凋亡是肿瘤化疗的机制之一,分子影像能在活体内无创、动态地检测细胞凋亡,有助于药物筛选和疗效分析。本研究旨在探讨N-琥珀酰亚胺-4-氟苯甲酸酯偶联的氟-18-膜联蛋白B1(18F-SFB-AnnexinB1)显像剂早期评价化疗诱导细胞凋亡的可行性。方法:以SFB作为中间体将18F标记到AnnexinB1上。了解18F-SFB-Annexin B1在健康小鼠体内的生物分布特性。建立Walker-256荷瘤小鼠模型,随机分为两组,化疗组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TX 200 mg/kg,n=3),对照组注射等体积无菌0.9%的氯化钠溶液(n=3)。24 h后静脉注射18F-SFB-Annexin B1,分别于注射后1、2、3、4 h进行PET/CT显像。比较肿瘤/肌肉放射性摄取率比值(T/M)与原位缺口末端标记(TUNEL)染色法测定凋亡指数(AI)的关系。结果:18F-SFBAnnexinB1放化纯度>95%,生物分布显示肾脏放射性最高,其次为肝、脾和心肌,显像剂在体内清除速率快。化疗组与对照组各时间点T/M比值分别为4.38±0.56、6.75±1.16、6.44±1.12、4.81±0.17和2.35±0.14、2.99±0.55、3.04±0.41、2.33±0.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23.790、16.913、14.046、77.517,P均<0.05)。TUNEL染色AI分别为(21.00±0.04)%和(8.58±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539,P<0.05),且T/M值与AI间有很好的相关性(r=0.91,P<0.05)。结论:18F-SFB-AnnexinB1能早期反映化疗诱导的细胞凋亡,有望用于活体细胞凋亡分子显像和早期疗效判断。  相似文献   
14.
背景与目的:现代的肿瘤治疗提倡综合治疗,肿瘤的导向综合治疗具有研究价值。本实验在研究鼻咽癌放射免疫治疗的基础上,观察平阳霉素(pingyangmycin,PYM)和131I与鼻咽癌单抗BAC5的偶联物PYM-BAC5和131I-BAC5对鼻咽癌细胞CNE2的联合抑制效果。方法:用葡聚糖T-40作中间载体偶联PYM和BAC5,用测定抑菌活性和免疫活性的方法鉴定偶联物。用氯胺T法制备131I-BAC5。设置单独用药组(游离PYM,131I-mIgG)、单独导向用药组(PYM-BAC5,131I-BAC5)以及联合导向用药组(PYM-BAC5+131I-BAC5)共5个实验组,用MTT法测定各药物组的抑制作用。结果:PYM-BAC5和游离PYM对CNE2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46.57μg/ml和316.70μg/ml;131I-BAC5和131I-mIgG对CNE2的IC50分别为4.42×105Bq/ml和>11.10×105Bq/ml;联合用药组中PYM-BAC5的IC50为7.01μg/ml,131I-BAC5的IC50为0.54×105Bq/ml。结论:(1)导向用药组的抑瘤效果明显高于非导向组;(2)联合导向用药组的抑菌效果明显高于单独导向用药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肾细胞癌(RCC)的诊断主要依赖传统影像学检查,但鉴别诊断仍存在一定困难。有研究指出,11C-乙酸(11C-AC)在RCC的原发病灶中存在高摄取,而另一项类似研究则认为RCC的摄取与正常肾实质相仿。本研究旨在探讨其在肾占位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4例肾脏单发占位者分别行20 min 11C-AC PET动态采集及18F-脱氧葡萄糖(18F-FDG)、11C-AC PET/CT局部静态显像,勾画肾占位及健侧肾实质感兴趣区(ROI),以靶本(T/B值)比值为指标,定义T/B比值〉1为阳性,≤1为阴性。观察肾占位放射性摄取特征和动态曲线差异,并比较两种示踪剂诊断RCC的阳性率。结果 34例肾占位者中,26例手术、8例穿刺。其中26例为RCC,11C-AC和18F-FDG PET/CT诊断RCC的阳性率分别为88.5%和38.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C动态显像的时间-放射性曲线(TAC)显示,RCC与良性病变的放射性计数达峰时间及曲线走势均存在一定差异。结论 11C-AC PET/CT显像探测RCC的阳性率明显高于18F-FDG。TAC可能有助于肾占位性质的鉴别。  相似文献   
16.
背景与目的:阴茎阴囊癌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是疾病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近年来,国外对阴茎癌的研究重点集中在动态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我院已经在阴茎阴囊癌患者中逐步开展SPECT/CT淋巴显影和动态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现初步评价SPECT/CT在阴茎阴囊肿瘤淋巴显影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多功能ECT对阴茎阴囊癌患者进行术前同机融合淋巴显影,分析我院7例行SPECT/CT淋巴显影的患者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进行讨论.结果:7例患者中6例可见淋巴结显影.相比于平面显影,SPECT/CT能更精确的定位阴茎阴囊癌区域淋巴引流,不仅能检出平面显影不易或不能发现的淋巴结(7例患者中多发现3枚),同时还可以发现异位的淋巴引流.结论:SPECT/CT能够精确的定位阴茎阴囊肿瘤的引流淋巴结.对初诊的患者,可行SPECT/CT淋巴显影提高前哨淋巴结活检的成功率;对已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的患者,可通过SPECT/CT淋巴显影的资料有针对性的进行淋巴结评估和随访.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介绍骨转移瘤的Na18F PET/CT显像,并比较其与Na18F PET和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MDP)ECT显像对骨转移病灶的诊断效能。方法对临床15例多发性骨转移瘤患者,分别行Na18F PET/CT、Na18F PET和99Tcm-MDP ECT显像,将肉眼可见的骨骼热区记为转移、无法定性和非转移病灶,通过临床随访最终定性诊断为转移病灶、非转移病灶,比较3种检查方法探测骨转移灶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结果 Na18F PET/CT和Na18F PET均检出全部168处病灶,99Tcm-MDP ECT探测到全部病灶的64.88%(109/168)。当无法定性的病灶被计入转移病灶时,Na18F PET/CT、Na18F PET和99Tcm-MDP ECT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100%、100%;99.17%、72.92%;66.67%、39.58%。前两者与后者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7.8、χ2=8.2、χ2=18.0、χ2=25.4,P均<0.05)。当无法定性的病灶被计入非转移病灶时,Na18F PET/CT、Na18F PET和99Tcm-MDP ECT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100%、93.75%;93.33%、79.17%;57.50%、81.25%。PET/CT、PET较ECT灵敏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6.1、χ2=22.5,P均<0.05),而特异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4.8、χ2=0.44,P均>0.05)。结论 Na18F PET/CT用于骨转移瘤显像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度兼备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背景与目的:18F-FDG经过由尿液排泄,膀胱中尿液的高放射性影响了膀胱病灶的检出,本研究介绍一种18F-FDG PET/CT检查中提高膀胱恶性病灶检出率的简便方法——“反复排尿再充盈法”,即:18F-FDG注射后反复饮水-排尿、最后憋尿检查。方法:回顾性分析了48例(35例原发、13例非原发)膀胱恶性肿瘤患者18F-FDG常规显像后,通过反复饮水-排尿、再憋尿进行盆腔延迟显像的结果。结果:89%的患者(43/48)在首次延迟显像时,尿液SUVmax(SUV最大值)从33.14(9~66.80)降至3.23(1.35~5.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03, P<0.01),2次显像的平均间隔时间为2 h,而膀胱病灶的SUVmax为2.8~25.0。该延迟显像方法对膀胱癌诊断灵敏度为90.5%(19/21)、特异度为81.5%(22/27)、准确性为85.4%(41/48)。结论:反复饮水-排尿、最后憋尿情况下的盆腔延迟显像能在保持膀胱壁解剖对比的同时,有效降低膀胱尿液放射性本底、增加病灶靶/本比,进而增加膀胱癌灶检出率,且简单易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11C-乙酸(11C-AC)PET/CT诊断肾细胞癌的灵敏度高于18F-脱氧葡萄糖(18F-FDG),但其显像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探讨其被肾细胞癌摄取是否与细胞膜脂肪酸合成相关。方法①细胞抑制实验:培养3株肾癌细胞(786-0、ACNH和Caki-1),分别以脂肪酸合酶(FAS)抑制剂C75、二甲基亚砜(DMSO)预处理后加入11C-AC,30 min后测细胞摄取放射性计数,并收集细胞提取液测定蛋白浓度,以蛋白免疫印迹检测FAS表达。②小动物PET/CT显像:对786-0荷瘤裸鼠行11C-AC显像,测得肿瘤与软组织的靶本比(T/B),处死裸鼠,取肿瘤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FAS表达。结果786-0细胞株实验组比对照组摄取11C-AC量明显降低,每微克蛋白的放射性摄取值分别为2.430±0.107和3.544±0.443(P=0.013),降低率为31.42%。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显示,实验组FAS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ACNH和Caki-1细胞株实验组与对照组每微克蛋白的放射性摄取和FAS表达均无显著差异。小动物PET/CT显示,裸鼠皮下肿瘤11C-AC摄取明显增高,肿瘤免疫组织化学检测FAS表达强阳性。结论肾透明细胞癌原发灶的11C-AC摄取与FAS表达有关,但不同病理类型摄取乙酸的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20.
目的精确评估乳腺癌保乳术后辅助质子放疗患者自由呼吸对质子束流末端截止位置的影响。方法选取20例乳腺癌保乳术后质子放疗患者, 照射结束后10 min左右进行PET-CT扫描, 图像在Raystation RV工作站上进行感兴趣区的确定和采样线的抽提, 计算同一空间位置的预测感生放射性和由PET采集得到的真实感生放射性之间的空间差异ΔR50, 将每对采样线的深度误差值ΔR50进行二维转化和束流视野投影。结果 20例乳腺癌患者中位随访时间22个月, 随访期内未观察到放射性肺炎的发生。20例患者进行了21例次验证, 结果显示均匀分布的主视野、副视野的深度误差分别为(-0.75±1.89)mm、(-0.82±2.06)mm, 序贯治疗的主视野、副视野深度误差分别为(1.81±1.87)mm、(1.32±1.74)mm, 同步加量的主视野、副视野的深度误差分别为(-1.47±1.44)mm、(-1.48±2.11)mm。结论离线PET-CT在体生物验证结果显示, 乳腺癌质子射线的束流末端截止误差在3 mm内, 满足临床与物理师对乳腺癌治疗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