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目的 研究大黄素作用K562细胞后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表达谱的变化,筛选并验证差异lncRNA。方法 利用lncRNA芯片技术检测大黄素作用K562细胞后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表达谱,通过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筛选出差异表达lncRNA并进行分析,挑选差异较大的4个lncRNA进行荧光定量PCR验证。结果 与DMSO对照组作用K562细胞后lncRNA表达谱相比,大黄素作用K562细胞后变化4倍以上lncRNA共11条。经过荧光定量PCR检测,大黄素作用K562细胞后CDR1AS和PROX1-AS1表达上调与芯片结果一致。结论 大黄素作用K562细胞后CDR1AS和PROX1-AS1等lncRNA表达的上调,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大黄素抑制K562细胞增殖和促进K562细胞红细分化的分子机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2.
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 对2022年3月杭州市发生在余杭区物流园区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本土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特点进行分析。此次聚集性疫情由1例发热门诊主动就诊的病例发现, 疫情历时8 d, 共发现病例58例, 其中男性40例, 女性18例;年龄为(33.29±12.22)岁;工人53例, 学生2例, 农民、老师和待业人员各1例;主要分布在杭州市的余杭区(48例, 82.77%)和上城区(7例, 12.07%)。实时再生数最高是在3月10日为2.31, 于3月15日降至0.37。指示病例测序结果与韩国2022年3月4日上传的1条序列100%同源。  相似文献   
83.
利用华亚增视仪对25例黄斑注视性弱视进行治疗,同时用常规遮盖法治疗黄斑注视性弱视21例作为对照组。结果表明:增视仪治疗组有效率为84.0%,而常规遮盖法治疗组有效率为57.1%,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者性,P<0.01。观察结果提示增视仪在治疗非中心注视性弱视中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零平衡超滤对改善体外循环(CPB)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术后肺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6年6月至2008年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CABG患者40例,按照采用的不同超滤方法分为两组,试验组(n=20):男14例,女6例;年龄65.43±8.31岁;于CPB开始后行零平衡超滤及常规超滤;对照组(n=20):男15例,女5例;年龄66.51±7.62岁;仅于复温后施行常规超滤。术前常规检测两组患者肺功能和动脉血气分析;分别于CPB前、CPB结束时、术后6 h和12h测定两组患者气道阻力(Raw)、氧合指数(OI)和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记录术后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肺功能和动脉血气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CPB前Raw、OI和P(A-a)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6 h和12 h试验组的Raw显著低于对照组[2.22±0.31 cm H2O/(L.s)vs.2.94±0.42 cm H2O/(L.s),F=0.061,P〈0.05;1.89±0.51 cm H2O/(L.s)vs.2.52±0.29 cm H2O/(L.s),F=0.096,P〈0.05];术后6 h和12 h试验组P(A-a)O2显著低于对照组(86.74±7.63 mm Hg vs.111.66±7.49 mm Hg,F=0.036,P〈0.05;74.82±5.67 mm Hg vs.95.23±6.78 mm Hg,F=0.059,P〈0.05);术后6 h和12 h试验组OI显著高于对照组(384.33±30.67 vs.324.63±31.22,F=0.033,P〈0.05;342.24±23.43 vs.293.67±25.44,F=0.047,P〈0.05);术后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试验组短于对照组(15.44±3.93 h vs.20.68±5.77 h,P〈0.05)。结论零平衡超滤可以改善CABG患者术后肺功能、缩短术后机械通气时间。  相似文献   
85.
1991年8月~1993年6月我们对结核合并HBV感染的病人经雷米封治疗后半年之内HBVm(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的变化进行了观察共95例,结果HBsAg及HBeAg的阴转率分别为26.32%和39.13%,抗原阴转率(两项中一项以上阴转者)为32.63%,肝功能未显示毒性损害。  相似文献   
86.
87.
目的依据颈椎侧位数字摄影(DR)资料,探讨下颌角(MDA)是否可作为颈椎节段体表定位的恒定参考。方法选取57例男性和66例女性的颈椎闭口标准侧位(中立位)及过伸过屈位的DR资料(照射野含下颌骨全部),半定量测量不同体位下MDA与颈椎节段的对应关系。设定C_2/C_3水平为0,每上升半个椎体或一个椎间隙,数字减1,反之加1。定量测量不同体位下上颈椎角(AUCS)与全颈椎角(ACS)及其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同性别比较,各体位下MDA对应的颈椎节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间比较,过屈位及中立位MDA对应的颈椎节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过伸位时女性MDA对应的颈椎节段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间比较,各体位下AUCS及AC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性别比较,各体位下AUCS及AC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过屈位向中立位及过伸位变换过程中,AUCS和ACS逐渐增大,过屈位到中立位的角度变化均小于中立位到过伸位的角度变化。结论中立位时MDA并非恒定对应于C_2/C_3水平,颈椎屈伸时MDA与颈椎节段的对应关系发生变化,且不局限于1个椎体高度,MDA不能作为颈椎体表定位的恒定参考。  相似文献   
88.
目的收集2例胫骨衰竭骨折延误诊治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其延误诊治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6-05及2017-02诊治的2例小腿疼痛而X线片阴性的患者,均为胫骨衰竭骨折而延误诊治。结果病例1在取出左胫骨解剖锁定加压接骨板时近端螺钉断裂,采用环锯开孔取出,3周后正常行走时出现取断钉处疼痛,5周后疼痛缓解DR片复查排除胫骨衰竭骨折,但9个月后DR片发现曾出现胫骨衰竭骨折。例2被自行车撞击左小腿后出现疼痛,DR及CT片未见骨折,下地行走后出现疼痛并加重,行腰椎MRI检查显示腰椎间盘突出,但对症治疗无效;行膝关节MRI检查明确为胫骨衰竭骨折,石膏制动后疼痛消失。结论对于骨质异常患者,当正常重复应力下出现局部疼痛但X线片呈阴性时,要考虑到衰竭骨折的可能。如不能明确诊断,要首选MRI检查早期确诊并正确处理。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全颈椎(whole cervical spine,WCS)屈伸运动时上颈椎(upper cervical spine,UCS)及下颈椎(Subaxial cervical spine,SCS)在矢状面的屈伸运动特点。方法 2014年2月至2017年1月排除骨性畸形的男性57例,年龄12~84岁,平均(45.9±15.0)岁;女性66例,年龄21~81岁,平均(49.0±15.4)岁。在WCS中立、过伸及过屈侧位数字化X线片上绘制C2椎体后缘线(posterior edge of C2vertebral body,PEC2)、C6椎体后缘线(posterior edge of C6vertebral body,PEC6)、下颌底线(inferior edge of mandible,IEM)。测量各姿势下IEM与PEC2夹角[即UCS角(angle of UCS,AUCS)]、PEC2与PEC6夹角[即SCS角(angle of SCS,ASCS)]、IEM与PEC6夹角[即WCS角(angle of WCS,AWCS)]。计算WCS由过屈向中立(F→N)、中立向过伸(N→E)及过屈向过伸(F→E)变换时各自角度变化(range of angle,RA)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男性、女性的RAWCSF→N分别为(25.50±11.3)°、(24.80±9.50)°,RAUCSF→N分别为(8.50±8.40)°、(7.70±7.20)°,RASCSF→N分别为(17.0±8.70)°、(17.50±7.50)°,RAWCSN→E分别为(33.30±13.8)°、(39.30±16.90)°,RAUCSN→E分别为(13.70±9.80)°、(15.60±8.20)°,RASCSN→E分别为(19.70±12.0)°、(23.40±13.60)°,RAWCSF→E分别为(58.90±15.00)°、(64.20±18.40)°,RAUCSF→E分别为(22.20±9.30)°、(23.30±8.20)°,RASCSF→E分别为(36.70±15.70)°、(40.90±15.90)°。随机单位组设计资料方差分析及配对t检验示,WCS在F→N,N→E及F→E过程中,RA主要发生于SCS而非UCS(P0.01);男性RAWCS和RAUCS,女性RAWCS、RAUCS和RASCS在N→F阶段变化明显小于N→E阶段(P0.05),男性的ARSCSF→N与ARSCSN→E差别无统计学意义。WCS在屈伸过程中,部分UCS或SCS出现逆向运动,少数病例屈伸主要发生于UCS。结论总体而言,WCS屈伸主要发生在SCS,但个别病例在UCS。WCS中立位并非WCS、UCS及SCS屈伸的中点,而是靠近屈侧(男性SCS除外)。  相似文献   
90.
腰椎间盘突出自发性吸收偶见报道。本文报道1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自发性吸收并其它节段椎间盘突出进展加重。患者女性,1942年出生,2013-12-19因右侧腰腿痛MR证实为L_(3-4)椎间盘右极外侧型突出,同时有无症状性L_(4-5)椎间盘膨出及L_5-S_1椎间盘中央型突出。经保守治疗症状消失。2014年6月MR复查L_(3-4)突出椎间盘缩小。2016年6月患者新发左侧腰腿痛,CT及MR检查发现L_(3-4)突出间盘消失,出现症状性L_(4-5)椎间盘突出并左侧黄韧带肥厚及无症状性L_5-S_1椎间盘右椎间孔型突出。患者经保守治疗,症状再次缓解。提示同一患者可在某一节段突出椎间盘自发吸收同时或先后出现其它节段间盘突出或突出增大。具体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