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17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1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3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51.
总结分析11例吸入较高浓度正己烷挥发物10~12个月后引起周围神经病的中毒患者,其发病过程符合慢性正己烷中毒的临床特征,经综合治疗后基本恢复正常.本观察提示,该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52.
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胆囊旁肝肿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冷循环超能射频肿瘤治疗系统经皮治疗胆囊旁肝肿瘤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在超声引导下,采用冷循环电极对11例胆囊旁肝肿瘤病人15个肿瘤结节进行经皮射频消融治疗。[结果]11例病人中,9例术后出现腹痛,持续时间2~17天(7.5±4.2天);5例术后发热,体温≥38.5℃;2例术后白细胞>10.0×109/L,2例术后AFP和1例术后CEA降至正常范围。术后CT或超声证实,9例病人肿瘤完全毁损,其中3例病人在随访期间局部复发。[结论]冷循环超能射频肿瘤治疗系统治疗胆囊旁肿瘤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53.
儿童行为及智力与血铅水平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儿童行为及智力与血铅的关系,为临床预防儿童行为问题提供依据。方法:采用BH2100型钨舟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血铅值,由儿童家长填写Rutter儿童行为量表(Rutter's),对保定市工业发达的农村295例6~7岁儿童进行调查,根据血铅值将儿童分为低血铅组(血铅<100μg/L)和高血铅组(血铅≥100μg/L),由专业人员采用瑞文推理测验联合型(CRT)对入组儿童进行智力筛查。结果:高血铅组Rutter's总分Z≥13有34例,行为异常检出率为18.99%;低血铅组Rutter's总分Z≥13有11例,行为异常检出率为9.48%,差别有显著性(P<0.05)。CRT测试:高血铅组IQ值平均为(90±5),低血铅组IQ值平均为(101±6),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铅水平影响儿童行为及智力,应加强对儿童铅中毒的干预,以降低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提高儿童智力水平。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hepatoeellular carcinoma,HCC)切除术后早期肝内复发的预测因素及复发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184例HCC患者切除术后肝内复发病例的临床病理资料,回顾性分析可能与早期肝内复发有关的13项临床病理学因素以及复发时间对HCC患者复发后生存期的影响.结果 单因素分析表明术前血清AFP>100 ng/ml(P=0.009)、肿瘤直径>5 cm(P<0.001)、血管浸润(P=0.001)以及术中输血(P=0.025)与HCC切除术后早期肝内复发有关;白蛋白<35S/L(P=0.083)可能与术后早期肝内复发有关.多因素分析表明 AFP>100 ng/ml(P=0.015)、肿瘤>5 cm(P=0.001)、微血管浸润(P=0.004)是与HCC切除术后早期肝内复发的独立的预测因素.早期肝内复发组复发后中位生存期(12个月)明显低于晚期复发组(18个月)(P=0.012).结论 术前AFP、肿瘤大小和血管浸润是HCC术后早期肝内复发的预测因素.HCC术后早期肝内复发病例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55.
汤加宁  谢华夏  张袁骕  徐志远  程向东 《浙江医学》2019,41(17):1845-1847,1852
目的探讨槐耳清膏抑制裸鼠胃癌淋巴结转移的机制。方法建立裸鼠足垫胃癌移植瘤模型40只,按体重配对法分成氯化钠溶液组(20只,均灌胃氯化钠溶液0.5ml,2d1次)与槐耳清膏组(20只,灌胃槐耳清膏液25ml/kg,2d1次)。观察两组裸鼠饮食、体重的变化,计算裸鼠足垫肿瘤相对体积(RTV),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两组裸鼠胃癌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的表达,qRT-PCR检测两组裸鼠足垫胃癌组织MMP-9mRNA表达。结果两组裸鼠在体重和食欲上比较无明显差别,槐耳清膏组足垫胃肿瘤RTV小于氯化钠溶液组(P<0.05),胃癌组织的MMP-9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也低于氯化钠溶液组(均P<0.05)。结论槐耳清膏具有抑制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功效,可能是通过负性调节MMP-9表达这一机制实现的。  相似文献   
56.
槐耳是多孔菌科真菌槐栓菌Trametes robinio-p hila Murr.的干燥子实体,别名槐檽、槐菌、槐鸡、槐蛾、赤鸡等,主要分布于我国陕西、山东、河北等地[2].临床和基础实验证实,槐耳具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对肿瘤的生长、增殖、侵袭与转移均具有抑制作用,能诱导恶性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血管生成,逆转耐药细胞...  相似文献   
57.
58.
目的 研究槐耳不同提取分离部位对不同肿瘤细胞的体外增殖抑制作用, 筛选槐耳抗肿瘤有效部位。方法 方法采用溶剂法对槐耳进行不同部位分离,利用CCK-8法检测槐耳不同提取物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 槐耳不同提取物对肿瘤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醇水双提部位抗肿瘤活性最高。结论 槐耳中抗肿瘤的有效部位是醇水双提部位,且其对不同肿瘤细胞的体外增殖抑制作用呈一定的浓度依赖作用。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对比增强超声造影对胃下部癌区域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六氟化硫微气泡造影剂和连续实时成像对比脉冲序列技术,对250例经胃镜活检确诊的胃下部癌患者术前行超声造影及螺旋CT检查,诊断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并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对比。结果对比增强超声造影预测胃下部癌区域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Youden指数分别为71.2%、70.3%、88.5%、0.588,螺旋CT预测结果分别为71.4%、66.4%、89.9%、0.563,两者预测区域淋巴结转移准确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者联合应用的预测准确率为82.5%。对比增强超声造影预测第3、8a、8p组淋巴结转移准确率明显高于螺旋CT;预测第1、11p组淋巴结转移准确率明显低于螺旋C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对比增强超声造影预测胃下部癌区域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的价值;对比增强超声造影联合螺旋CT检查可提高预测胃下部癌区域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60.
角膜类脂环为一种角膜周边部基质层类固醇颗粒沉着。其形成与血脂及动脉粥样硬化有关。2248名健康疗养飞行人员中,体检发现角膜类脂环198例,占8.8%。角膜类脂环随年龄增长而发生率增高已成共识。本文2248名198例中40岁以上173例,占874%。各类飞行人员发生率,高低不等,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