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17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3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不同时限缺血预处理对硬化肝脏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缺血预处理对硬化肝脏缺血再灌注的作用,并寻找一种有效缺血预处理的时间窗和理想方案. 方法: 将64只雄性、肝硬化SD大鼠随机分为八组,每组八只:假手术组(SO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预处理1、2、3、4、5和6组(IPC1、IPC2、IPC3、IPC4、IPC5和IPC6).以肝组织ATP、ADP、AMP及EC(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ALT、AST、LDH(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和肝脏胆汁分泌量来评价肝功能. 结果: 再灌注末,IPC3组、IPC4组、IPC5组ATP含量均明显高于I/R组(P分别为0.01、0.07和0.000);同样,测定EC时发现,IPC3组、IPC4组和IPC5组均明显高于I/R组(P=0.000).与I/R组比较,IPC4组和IPC5组的血清ALT差异有显著性(P分别为0.013和0.000);其血清LDH差异亦有显著性(P=0.023,P=0.000),而血清AST却只有IPC5组显著低于I/R组(P=0.001).IPC3组、IPC4组和IPC5组肝脏的胆汁分泌量明显高于I/R组(P=0.028,P=0.023,P=0.008). 结论: 5~10min予一次或两次缺血预处理,能启动IPC对肝硬化大鼠肝脏I/R损伤的保护作用;10 min的缺血预处理,对肝硬化大鼠肝脏I/R损伤的保护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hepatoeellular carcinoma,HCC)切除术后早期肝内复发的预测因素及复发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184例HCC患者切除术后肝内复发病例的临床病理资料,回顾性分析可能与早期肝内复发有关的13项临床病理学因素以及复发时间对HCC患者复发后生存期的影响.结果 单因素分析表明术前血清AFP>100 ng/ml(P=0.009)、肿瘤直径>5 cm(P<0.001)、血管浸润(P=0.001)以及术中输血(P=0.025)与HCC切除术后早期肝内复发有关;白蛋白<35S/L(P=0.083)可能与术后早期肝内复发有关.多因素分析表明 AFP>100 ng/ml(P=0.015)、肿瘤>5 cm(P=0.001)、微血管浸润(P=0.004)是与HCC切除术后早期肝内复发的独立的预测因素.早期肝内复发组复发后中位生存期(12个月)明显低于晚期复发组(18个月)(P=0.012).结论 术前AFP、肿瘤大小和血管浸润是HCC术后早期肝内复发的预测因素.HCC术后早期肝内复发病例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hepatoeellular carcinoma,HCC)切除术后早期肝内复发的预测因素及复发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184例HCC患者切除术后肝内复发病例的临床病理资料,回顾性分析可能与早期肝内复发有关的13项临床病理学因素以及复发时间对HCC患者复发后生存期的影响.结果 单因素分析表明术前血清AFP>100 ng/ml(P=0.009)、肿瘤直径>5 cm(P<0.001)、血管浸润(P=0.001)以及术中输血(P=0.025)与HCC切除术后早期肝内复发有关;白蛋白<35S/L(P=0.083)可能与术后早期肝内复发有关.多因素分析表明 AFP>100 ng/ml(P=0.015)、肿瘤>5 cm(P=0.001)、微血管浸润(P=0.004)是与HCC切除术后早期肝内复发的独立的预测因素.早期肝内复发组复发后中位生存期(12个月)明显低于晚期复发组(18个月)(P=0.012).结论 术前AFP、肿瘤大小和血管浸润是HCC术后早期肝内复发的预测因素.HCC术后早期肝内复发病例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化疗加外科手术治疗晚期胃癌的效果.方法 2006年3月到2009年9月共24例晚期胃癌患者入组,其中ⅣM0期14例,Ⅳ M1期10例;其中包括肝转移5例,腹膜种植转移4例,肺转移1例.予紫杉醇+顺铂+5-氟尿嘧啶(PCF)或表阿霉素+顺铂+5-氟尿嘧啶(ECF)方案化疗2~4疗程,然后手术治疗,手术后继续术前方案化疗2~4疗程.结果 本组中7例未进行手术治疗,其中4例因疾病进展放弃手术,另外3例因其他原因自动放弃手术治疗;17例进行手术治疗,其中16例达到R0切除,R0切除率为94%;完成术前化疗的病例中总临床反应率为75%,病理总反应率为82%;59%(10例)患者血清CEA和CA199水平恢复至正常;71%(12/17)病例术后病理分期明显下降;患者Ⅲ~Ⅳ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的发生率分别为79%、8%、13%,2例Ⅲ~Ⅳ级粒细胞减少伴发热,Ⅲ~Ⅳ级恶心、呕吐发生率为54%;无治疗相关的死亡病例.结论 对部分晚期胃癌可考虑行术前化疗及有计划的外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55.
角膜类脂环为一种角膜周边部基质层类固醇颗粒沉着。其形成与血脂及动脉粥样硬化有关。2248名健康疗养飞行人员中,体检发现角膜类脂环198例,占8.8%。角膜类脂环随年龄增长而发生率增高已成共识。本文2248名198例中40岁以上173例,占874%。各类飞行人员发生率,高低不等,运  相似文献   
56.
尿铅与情绪变化之关系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体内摄入较多的铅将会对神经系统产生毒性作用,进而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活动。临床除以神经系统症征特别明显外,还会出现各种精神心理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症状[1]。为了解铅对人情绪活动的影响程度,本文做了初步调查。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47名接受调查者均为1999年3~7月在保定市职业病医院进行体检和尿铅测定的工人,其工种密切接触铅,并在此环境中连续工作33天~30年,平均7.08±7.94年;男性39人,女性8人;年龄17~54岁,平均37.54±9.98岁。高中(中专)以上文化10人,初中26人,小学及文盲11人。1.2 方法 采用双硫腙法对受检者进行…  相似文献   
57.
目的了解年龄≤40岁年轻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因素。方法选择360例胃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年龄≤40岁与〉40岁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生存差异,并分析影响年轻胃癌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全组360例患者中,45例年轻组患者有更高比例的女性、PS为0—1分、原发部位位于胃下部、病理分化程度较差(中低分化)的患者。≤40岁与〉40岁患者的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6)。年轻组患者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直径、大体分型、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和神经侵犯是影响年轻胃癌生存时间的相关因素。结论可手术切除的年轻胃癌患者预后与年老患者相当,但前者多伴有肿瘤侵犯范围大、浸润深度深、淋巴结转移多以及神经侵犯的特点。  相似文献   
58.
在以四氯化碳复制大鼠肝纤维化过程中,分别于实验第1d(四甲基吡嗪预防组)、第31d(四甲基吡嗪治疗组)投予四甲基吡嗪,并用葡萄糖作为平行对照。结果发现:四甲基吡嗪预防组的门脉压、肝内胶原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四甲基吡嗪治疗组的上述两项指标虽高于正常对照组,但明显低于葡萄糖组(P<0.01)。四甲基吡嗪预防组和治疗组肝功能指标明显好于葡萄糖组。四甲基吡嗪具有预防和延缓鼠肝纤维化发生及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探究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效果及对创伤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9月本院收治进展期胃癌18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行分组处理,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收治91例为对照组,2021年6月至2022年9月收治91例为观察组,对照组接受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LADG),观察组给予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TLDG),比较两组术后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淋巴结数量无明显差异(P>0.05),而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且切口长度、手术及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观察组ACTH、CRH、PGE2创伤反应指标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5);术后两组CA199、CEA、AFP等肿瘤标志物水平均较治疗前低(P<0.05),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40%,较对照组13.19%低(P<0.05)。结论 两种手术方式均能降低肿瘤标志物表达,但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创伤反应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更低,且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更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影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头和壶腹周围癌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995年1月至2004年6月期间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196例胰头和壶腹周围癌患者的10项临床观察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1.1%,病死率为5.6%.术前低蛋白血症( < 35 g/L)、高血糖( > 10 mmol/L)、术中出血量 > 1 000 ml、围手术期的APACHEⅡ评分 > 12和POSSUM评分 > 38时手术危险度较大,与手术死亡率呈正相关(P < 0.05).而年龄 > 65岁、手术时间超过6 h、术前血清胆红素 > 170μmol/L、黄疸持续时间 > 30 d、肿瘤 > 3 cm并不增加手术的病死率(P > 0.05).结论术前低蛋白血症,高血糖,出血量多及高APACHEⅡ和POSSUM分值是影响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死亡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