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5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16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42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52篇
内科学   54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46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151篇
预防医学   89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61篇
  1篇
中国医学   71篇
肿瘤学   4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41.
计算机辅助设计数字化三维成形钛网修补颅骨缺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技术进行个性化塑形颅骨缺损修补术的临床价值。方法2007年6月~2008年6月,选择笔者所在医院颅骨缺损患者20例作为计算机辅助设计组,其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20。57岁,平均年龄33岁。术前将其颅骨缺损前后CT数据在计算机上分别进行三维重建,采用颅骨缺损部位的三维几何模型数据.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设计补片几何形状,制作出凸凹2个模具,利用模具将颅骨修补材料钛网压制成形,用成形好的钛网修补颅骨缺损。另选20例颅骨缺损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塑形、麻醉及手术操作时间明显减少,术后无一例出现因塑形欠佳造成的并发症,复查头颅CT修复以后的颅骨形状与原颅骨形状完全一致。结论颅骨缺损修补手术应用CAD/CAM技术塑形颅骨修补材料实现了个体化配置修补颅骨缺损,使患者颅骨修补后头颅形状最大限度恢复生理原貌,患者满意度100%。此方法重复性强,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性,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4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顽固性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48例,西药治疗对照组17例,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1例,均给予西药抗结核(复治)标准治疗方案及止血、护肝治疗3周后,对照组调整止血治疗,治疗组加用中医药辨证治疗。[结果]治疗组咯血症状1周内改善2例,2周内27例,2周以上为2例;对照组咯血症状1周内改善1例,2周内11例,2周以上5例。经统计学分析,P<0.02。[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病情改善显著快于西药组。  相似文献   
43.
硬膜外封闭治疗无效后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观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多次硬膜外封闭治疗后再手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效果不佳的原因。方法 收集经多次硬膜外封闭治疗后再手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观察术中探查椎管内的结果及其分析。结果 经多次硬膜外封闭治疗后腰椎间盘突出病例,绝大多数有不同程度的硬膜神经根粘连及脊前静脉丛淤血和血管怒张,手术难度加大,并指出粘连是影响要椎间盘摘除术后疗效的重要原因。结论 硬膜外腔封闭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不可长期、反复的使用,应严格掌握其适应症。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其保护机制.方法 提取胎龄16 ~ 18 d的孕大鼠皮层组织,消化、离心后培养,鉴定神经元细胞纯度90%以上.实验共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过氧化氢(H2O2)处理组(300 μmol/L刺激0.5、2、6及12 h),依达拉奉预处理组(刺激前预防性应用500 μmol/L保护30 min,分组同H2O2处理组).电镜观察线粒体形态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细胞的比率,免疫印迹及免疫沉淀检测凋亡关键蛋白的活性及蛋白间的关系.结果 相比依达拉奉预处理组,H2O2处理组相同时间点的线粒体明显呈水泡样肿胀变及空泡样变.H2O2处理组刺激后0.5、2、6及12h细胞凋亡比率分别为14.40%±1.23%、45.50%±2.81%、56.40%±3.53%、62.50%±4.23%;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神经元凋亡明显增加(F=274.8,P<0.01).依达拉奉预处理组相应时间点的细胞凋亡比率分别为0.90%±0.07%、1.10%±0.08%、3.50%±1.90%、12.60%±1.10%;与H2 02处理组比较明显降低(F=362.7,P<0.01).刺激0.5h后,磷酸化c-Jun氨基端激酶(p-JNK)、细胞质中细胞色素C、线粒体膜上B细胞白血病-淋巴瘤-2相关X蛋白(BAX)表达水平开始明显升高,直至12 h时达到顶峰;与此同时,细胞质中B细胞白血病-淋巴瘤-2关联死亡蛋白(BAD)、磷酸化BAD、BAX和14-3-3水平表现为持续性降低,而这些改变在依达拉奉预处理组均被抑制.结论 作为一种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可能通过抑制JNK的活性、抑制BAD与14-3-3分离及抑制BAX选择性地由细胞质向线粒体移位来保护神经细胞.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讨单孔下腹腔镜行胆囊切除术、肝囊肿开窗引流及囊壁切除术、肝脓肿切开引流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左肝外叶血管瘤切除术的手术技巧、手术难点、器械改进及治疗效果.方法 经脐下缘作一切口(若病变在右肝后叶、左外叶或胆道,则将孔上移置入Triport)分别置入光源、胆囊抓钳及电极钩或超声刀,完成胆囊结石胆囊切除术185例,肝囊肿开窗引流及囊壁切除术36例,胆总管切开取石46例,肝脓肿切开引流27例,左肝外叶血管瘤切除22例.结果 316例均在单孔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时间30 ~ 182 min,平均46 min.术中出血量5~100 mL,平均20 mL;住院时间3~7d,平均4.8d.术后无漏胆、出血、膈下感染等发生.结论 与常规四乳、三孔、二孔相比,腹腔镜下单孔法行胆囊切除、肝囊肿开窗引流及囊壁切除术、肝脓肿切开引流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左肝外叶血管瘤切除术.手术时间稍延长、出血量无明显增多,但术后患者疼痛明显减轻,下床活动时间明显提前,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住院费用降低,切口愈合后更美观,更具微创性.  相似文献   
46.
目的 研究分析武汉地区首发精神分裂症(first-episode schizophrenia, FES)患者患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状况及危险因素。方法 将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于武汉地区精神科专科联盟机构就诊的450例FES患者纳入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的443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统计观察组患者OP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骨密度测量结果和骨代谢指标水平,分析影响FES患者OP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观察组骨量正常比例低于对照组,骨量减少及OP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骨代谢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血糖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脂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精神分裂症病程、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吸烟史、日均运动时长、合并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均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OP的发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年龄≥60岁、精神分裂症病程≥2年、BMI≥24 kg/m2<...  相似文献   
47.
48.
目的制备含萘普生钠和盐酸伪麻黄碱的复方缓释微丸,考察理论聚合物包覆量、抗黏剂用量、热处理时间等因素对盐酸伪麻黄碱缓释微丸释放度的影响。方法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萘普生钠速释微丸及盐酸伪麻黄碱含药丸芯,采用丙烯酸树脂水分散体(EudragitRS 30D)流化床包衣技术制备盐酸伪麻黄碱缓释微丸,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萘普生钠的含量及溶出度,采用HPLC法测定盐酸伪麻黄碱的含量及释放度。结果萘普生钠、微晶纤维素、硫酸钠质量比为10∶9∶1时,制得的萘普生钠速释微丸圆整度好,脆碎度低,10 min累积释药大于90%;当盐酸伪麻黄碱缓释微丸的理论聚合物包覆量为50%、滑石粉用量为聚合物质量的40%、热处理时间为24 h时,药物释放过程接近零级释药模型。结论所制备的萘普生钠速释微丸及盐酸伪麻黄碱缓释微丸体外释药均符合速释和缓释要求,后者的体外释药过程接近零级释药模型。  相似文献   
49.
目的:制备右美沙芬树脂口服缓释混悬液,并考察其释药特性。方法:采用离子交换树脂为载体制备含药树脂微粒,用流化床进行包衣,并通过处方优化制备右美沙芬树脂口服缓释混悬液。对含药树脂微粒、含药树脂包衣微粒及含药树脂缓释混悬液进行释药特性研究。结果:含药树脂微粒的释放度随着释放介质离子强度的增加而增大,其释药动力学过程可用Viswanathan方程表征;采用含药树脂包衣微粒制备的右美沙芬树脂口服缓释混悬液的物理稳定性良好,其释药动力学过程符合Higuchi模型。结论:采用离子交换树脂为药物载体,并对该含药树脂微粒进行流化床包衣,可以制备符合Higuchi模型释药的右美沙芬树脂口服缓释混悬液。  相似文献   
50.
西医院校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我国西医院校开办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从分析当前开办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必要性和有利条件、如何确定中西医结合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基本模式、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如何培养中医思维能力、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科学安排临床实习六个方面做了探讨。其中在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方面,提出了优化中医基础课程、扎实西医基础课程、开设中西医结合桥梁课程、结合实际合理选择临床课程教材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